偏鄉悲歌?台灣C肝聚落在「這」 7成居民患病好難醫!

by | 7 月 19, 2019


肝是沉默的器官,生病了卻不會痛,讓人難以察覺,一旦感染就有可能引發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死因統計 ,肝癌為我國癌症主要死因第二位,僅次於肺癌,而國內C型肝炎感染者約40萬人 ,近8成會演變成慢性C型肝炎,長期下來近3成恐轉變成肝硬化,約1至3成死於肝硬化或肝癌 ,若沒有及早接受篩檢與治療,將危害性命。

社團法人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高嘉宏會長對此表示,許多民眾不知自己是否為C肝帶原者,因而延誤治療,導致治療成效不佳,所幸,政府近來積極關注C型肝炎,並持續推動相關篩檢政策,除了醫療院所以外,也進行偏鄉地區篩檢以及提倡基層診所篩檢計畫。藉由2019年「世界肝炎日」宣導「全篩全治」(全面篩檢、全面治療)的觀念,期望台灣能在2025年滅除C肝! 


加強偏鄉篩檢 全篩全治拯救C型肝炎患者

然而,根除C肝的願景需要各地醫療團隊的支持,臺南市肝病防治協會鄭斌男理事長表示,台南市為全台肝炎疾病的盛行區域之一,據先前南市衛生局「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的篩檢資料統計發現,位在偏鄉的將軍區40歲以上C肝盛行率高達9.2%,為全台南市C肝盛行率的兩倍。此外,將軍區某些里C肝盛行率更高至7成,堪稱「C肝聚落」,不過,由於近十幾年人口老化及政府提供干擾素藥物治療,盛行率略降至4至5成左右。為加強偏鄉篩檢,臺南市肝病防治協會與成大偏鄉醫療團隊於2014年8月起至今,走訪9個偏鄉行政區、篩檢超過3600位民眾,揪出1340位C肝患者,期望能落實全篩全治的觀念,一起滅除C肝。

現年40歲的吳大哥就是一位「全篩全治」深入偏鄉治療成功的個案。從事養殖業的他,生長在偏鄉醫療資源缺乏且就醫不便的將軍區,早期生病只能求診密醫,20年前醫材消毒的觀念不足,共用針頭也是家常便飯,使得街訪鄰居大多患有C肝,就連父親也是C肝患者。他在25歲時檢查出患有C型肝炎,卻因擔心干擾素的副作用遲遲不願治療,直到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偏鄉篩檢與治療,才鼓起勇氣接受全新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經過3個月的完整治療,目前體內已無C肝病毒,順利滅除C肝。


C肝治療更進步 地區+政府雙管齊下滅除C肝

高嘉宏會長補充說明,C肝病毒主要透過血液或體液進入人體而感染,若與他人共用針頭、輸入汙染之血液、與感染者發生性行為、輸入未經檢驗的血袋、共用衛生用品(刮鬍刀、牙刷、指甲剪)等等,很容易感染C型肝炎。早期C型肝炎治療以干擾素注射為主,加上服用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輔助,不僅治療步驟多、副作用也較高,對於許多C肝患者來說是極大的負擔。慶幸的是,因藥物科技的進步,目前C肝治療皆以新口服藥物為主,不僅各期別肝臟纖維化患者都可治療、副作用少,僅需完整三個月療程,治癒率甚至高達98%以上,更在今年6月健保擴大給付,嘉惠更多C型肝炎患者。

鄭斌男理事長也說,政府應提供更多的資源並以政策推行C肝全面篩檢,全台各醫療院所應積極與政府配合進行篩檢計畫,揪出更多C肝患者,以台南市為例,台南市政府近幾年來持續推動「行動醫院」計畫,臺南市肝病防治協會配合市政府深入偏鄉與地區衛生局、鄰里合作,進行篩檢與宣導,讓偏鄉的C肝患者勇於接受治療,早日遠離肝病之苦,迎向彩色人生。


基層診所推篩檢與治療 取藥方便不怕沒藥醫

高嘉宏會長說,透過「全篩全治」才有機會滅除C肝,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多數C肝患者仍選擇在醫院進行篩檢與治療,其實,基層健保合作診所也能進行C型肝炎的篩檢與治療。桃園市診所協會蕭敦仁理事長進一步說明,國內肝膽腸胃科開業診所醫師皆具有消化系專科醫師證照,民眾除了至各大醫院篩檢以外,也可選擇就近至自家附近開業診所進行篩檢,目前國內C肝患者僅十分之一願意至診所治療C型肝炎,事實上,健保合作之肝炎診所,皆有處方C肝新藥的資格,只要健保尚有C肝治療名額,患者就能於健保合作之肝炎診所進行治療。因此,蕭敦仁理事長也呼籲民眾若有肝炎問題,可至鄰近診所治療,不僅取藥方便性,也提高治療品質,讓患者不再害怕沒藥可醫。

為宣導基層診所治療C肝救肝單,2019年8月起社團法人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偕同各區域基層診所,開啟「全篩全治救肝單計畫」,藉由各式衛教宣導活動,使民眾更了解C型肝炎篩檢與治療的重要性,並且宣導民眾可至各地診所進行篩檢與治療,落實C肝「全篩全治」的目標。


全篩全治救肝單!2025年滅除C肝好簡單

2025根除C肝絕非口號!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高嘉宏會長、臺南市肝病防治協會鄭斌男理事長與桃園市診所協會蕭敦仁理事長共同呼籲,C型肝炎是可以治癒的,若確診感染C肝,請千萬不要放棄治療,應盡早接受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此外,面對C肝切勿惶恐,尚未進行篩檢的民眾除了可以至各地醫療院所進行檢測外,也可就近至自家附近診所就醫,方便又快速。滅除C肝你我一起「全篩全治救肝單,遠離C肝好簡單」!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突破治療困境,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PCNSL標靶治療解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突破治療困境,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PCNSL標靶治療解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經過討論後,醫療團隊決定為患者申請使用標靶藥物–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因為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的副作用較少,且治療方式從住院化療轉為門診口服,大幅改善了生活品質,也讓患者願意繼續接受治療。

減重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減重手術方法、術後照料方式一次看!

減重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減重手術方法、術後照料方式一次看!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術後4個月成功減去原體重17%,原先病症也得以改善。

持續背痛三個月,越休息越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免疫風濕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持續背痛三個月,越休息越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免疫風濕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疾病好發於青少年至年輕成人,從十幾歲便可能開始發病,且男性患者的比例顯著高於女性,約為4:1,患者發病時可能正值青年,而因疾病影響了原本的生活、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