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護心,還是傷心?(懶人包)

by | 6 月 22, 2019


炎炎夏日,與三五好友找間民宿度假,小孩打鬧,大人忙著烤肉之際,是否該來幾瓶冰涼的啤酒呢?

走進餐廳點了牛排與燉飯,是否該選杯紅酒佐餐呢?

喝酒是常見的社交文化,甚至也有人認為喝酒有益健康!究竟這些說法打哪來?酒能喝嗎?該喝多少才叫有益健康?讓我們一起看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ㄧ般的定義。以下我們說到的「份量」或一份酒,約是指14公克的純酒精,所以「一份酒」可以是:

□ 350c.c.的啤酒,大約就是一罐小的啤酒。

 120c.c.的紅酒、白酒(建議為4-5盎司,算起來約113到141c.c.,為方便大家記憶而寫120。)

 45c.c.酒精濃度40%烈酒

 30c.c.酒精濃度50%烈酒


般酒精攝取量的上限是,男性一天兩份酒,女性一天一份酒。也就是若喝啤酒,男生一天不該喝超過兩瓶,女生一天上限是一瓶。


喝酒會傷心嗎?

你可能曾經聽過「紅酒護心臟」這樣的說法。再說,你可能也對「有喝傷肝,沒喝傷心」這句台語歌詞超有印象。這些說法常造成一股錯覺,讓人覺得「沒喝酒才傷心吧!不是都有新聞在講紅酒能保護心臟,怎麼又會說喝酒會傷心啊?」

若以為喝酒只會傷肝,卻不會影響心臟,那你就錯了!你得注意幾點:

● 喝酒過量時會增加血液裡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喝酒過量會增高血壓,且這些額外的熱量攝取導致的肥胖,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喝酒過量會影響心臟功能!有個症狀是「假日心臟症候群」,說的是很多人在放假時去聚餐喝酒,開趴喝酒,之後開始覺得不太舒服,原來是過量的酒精誘發心臟亂跳,心跳速度加快,讓人感到心悸、胸痛、頭暈、喘。過量的酒精不僅會造成心律不整,也可能帶來心肌病變、心臟衰竭、甚至猝死。

 一次喝下的酒精量愈多,愈容易讓心跳加速。心跳加速後就可能帶來心律不整心臟亂跳的危機。萬一這人本來就有心臟問題,喝酒過量引發的心律不整就可能引發致命危機。

 過量飲酒會猝發中風

看到這裡,請記得一件事:如果你本來沒喝酒,不要因為聽到「好像說紅酒會保護心臟」這樣的說法就開始喝酒



「喝紅酒護心臟」是怎麼樣一回事?

沒錯,吃葡萄、喝葡萄汁都對身體不錯吧,原因在於葡萄的皮含有類黃酮(flavonoids)與其他抗氧化劑。因此很多人也認為,喝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可能也能帶來獲取抗氧化劑的好處吧。有些研究顯示,紅酒裡面含有抗氧化劑,能夠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HDL」,也能夠減少血小板聚集在一起,減少心臟、血管受自由基的侵襲,這幾點應該對心臟、血管來說都是好事。這是大家會聽到「喝紅酒能護心」的主要原因。

不過,我們必須了解:

 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說,如果喝的是紅酒而非其他酒類就不會讓人心律不整或中風。只要酒精過量,都可能帶來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問題,並不會因為是紅酒就愈喝愈保護心臟

 紅酒裡含有抗氧化劑,就對心血管一定有幫忙嗎?從另一個抗氧化劑維生素E的臨床實驗結果來看,吃更多維生素E並無法保護心臟。而且就算抗氧化劑真的對身體不錯,我們也不需要靠著喝酒來獲取足量的抗氧化劑,吃水果、吃蔬菜就可以得到很足夠的抗氧化劑了。想提高血液中HDL好膽固醇的量嗎?你也不需要靠喝酒。規則運動就能提高HDL的數值了。

 目前美國心臟學會並不建議民眾藉著喝任何種類的酒精,包括紅酒、白酒,來獲取保護心臟、血管的功效。雖然針對酒類的研究有許多看起來有結論衝突之處,但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沒有哪一種酒叫做比較好的酒,雖然你聽起來會覺得紅酒比烈酒來得好,但不論哪種酒,裡面就是含有酒精啊!只要喝過量,酒精就會對人體帶來的傷害是ㄧ定的

 想保護心臟、血管,還是得靠著「規則運動、健康飲食、控制血壓、降低膽固醇、保持適當體重」幾件事情做起。不要想靠喝酒護心。另外,如果你已經在吃降膽固醇的藥物了,那更不要喝酒,喝了酒會讓你更容易肌肉痛。

 如果你適量地喝,也就是男性一天紅酒不超過240c.c.,女性一天紅酒不超過120c.c.,就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然而,要小心自己上癮,別喝紅酒到後來愈喝愈多。

 如果你現在已經每天都喝超量,趕快停止,降低自己中風的機會。


想喝酒不是罪,但務必適可而止。

根據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2018年的研究,對象是60萬個沒有心臟疾病問題的受試者,針對喝酒習慣分析的話,會發現,每周喝10份酒精(及以上)的人,會比每周喝5份酒精以下的人,早死個一到兩年。如果每周喝18份酒精以上的人其壽命更是大幅縮減四到五年。

所以,別再以為喝酒有益健康,當攝取的酒精過量,會增加高血壓肥胖、中風、乳癌自殺、意外的機會,都因此會減少壽命的。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代謝酒精的能力變差,更應該要下降酒精飲用量。否則過去20年前喝酒不會讓你心悸,年齡增長後就可能就會讓你心臟不適,甚至因心臟亂跳而誘發中風心肌梗塞。再說,銀髮族平常服用的藥物變多,許多都會與酒精有交互作用,更要注意攝取的酒量。

喝酒,不要喝到ㄎㄧㄤ,不要喝到掛,不要喝到心臟不適。適量即可,不喝也可以。別誤以為喝酒護心而開始不停喝紅酒喔!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六年前,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突發性劇烈胸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
現急性主動脈剝離,於是接受緊急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林口長庚心
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雖然胸口留下了一道三十公分的傷口,但是
也挽回寶貴的生命,如今患者已高齡近九十歲。」
這次住院的原因是患者主動脈弓的血管瘤快速擴大至 6 公分,需要再次手術。
所幸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引進新型一體成型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是近期
美國 FDA 核准可臨床應用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可在維持患者腦部動脈血流的
狀況下,以微創方式處理主動脈弓血管瘤,避免傳統開胸及心臟停止,降低手
術風險與恢復時間,為台灣心臟血管外科治療開創嶄新里程碑。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治療可提早啟動!健保給付再升級!
健保擴大骨質疏鬆症藥物給付,放寬至尚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患者,包含: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合併使用胰島素者
🔹 長期(超過3個月)使用類固醇者
讓治療能更早介入,有效降低未來骨折風險。
👉本次由骨科吳凱文醫師深入解說,帶您掌握最新骨鬆防治趨勢!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