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太勞累,皮蛇就發作,小心帶狀皰疹併發症

by | 8 月 29, 2018


帶狀皰疹是我們常聽到的「皮蛇」,起因於感染「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後,病毒潛伏在神經節,直到我們免疫力下降,病毒會從某條神經的神經節甦醒,再度活化,才會引發帶狀皰疹,讓患者肢體半邊會痛,這不僅是皮肉痛,而是又痠又麻的神經痛,讓患者很不舒服。之後皮膚發紅,冒出許多疼痛的小水泡,且小水泡會分布在身體單側。

治療帶狀皰疹時,醫師會使用抗病毒藥,滅殺皰疹病毒,縮短病程,並照顧皮膚傷口,使用止痛藥物緩解疼痛。患者這時要均衡飲食,補充睡眠不熬夜。若患者本身免疫力很差,像是做過器官移植,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或得了癌症正在做化療,都要格外小心帶狀皰疹擴散,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另外,如果帶狀皰疹長在以下地方,也要特別小心:

長在額頭、頭皮、眼皮、鼻子等處。若波及到眼睛,會導致視力受損的後遺症。

 長在耳朵附近。若造成耳朵疼痛,顏面神經麻痺,會造成顏面神經或是聽力永久性傷害的風險。

 長在私處或是肛門附近。這是薦椎神經負責支配的領域,一旦受到帶狀皰疹病毒波及,神經系統很可能會失去對膀胱或是肛門的控制,患者可能難以解尿或解便。

帶狀皰疹的發生率與嚴重度,都會隨年齡而升高,其中三分之二的病例是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因此若超過50歲,或免疫力不好,可以考慮接種帶狀皰疹疫苗,預防帶狀皰疹的產生,記得於門診與醫師討論喔!

延伸閱讀

這三個部位長皮蛇,當心嚴重併發症!

帶狀皰疹發作怎麼辦?

帶狀皰疹發作,可不可以抱小孩、餵母奶?

水痘病毒來搗亂,皮蛇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是個可能遍布全身肌肉、關節、肌腱處的深層疼痛,常常在活動時症狀變得更糟,也會伴隨著疲倦、睡不好、以及記憶和情緒障礙。目前認為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系統的失調有關,無論是痛覺或非痛覺的刺激,腦部似乎都將這種刺激感知為放大版的痛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