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聊天室】C型肝炎怎麼辦?

by | 1 月 26, 2018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今天來到我們現場的是肝膽腸胃內科的邱宏智醫師,我們要來請教一些C型肝炎的問題。到底大家是怎麼被傳染到C型肝炎的?

邱宏智醫師:一般來講,C型肝炎傳染途徑還是「血液」,最常見的途徑我們認為是不乾淨的針頭,像共用針筒,或消毒不乾淨的醫療器具。性行為或母體垂直感染,懷孕的時候會不會傳染?基本上來講這兩個還是有機會傳染,但傳染的機會相對來講不像B型肝炎這麼高。但C型肝炎和B型肝炎不一樣的是B型肝炎有疫苗,C型肝炎沒有疫苗,所以很重要的就是盡量要去避免這些不乾淨的針頭共同使用,還有就是說,我們生活上會遇到的血液傳染像是刮鬍子,這些可能會有血液的,當然要盡量避免共用,以免被傳染。

白映俞醫師:感染C型肝炎之後,會有什麼症狀嗎?一般人好像都覺得沒事對不對?

邱宏智醫師:這些慢性肝病常常都是這樣,C型肝炎除了急性感染時,少數人會有症狀,大部分得到C型肝炎的人,被感染到慢性肝炎其實是沒有症狀的。C型肝炎這些慢性肝炎可怕的地方就在這裡,你有慢性肝炎,但你沒有症狀,等有症狀的時候,可能來不及了。

白映俞醫師:大家是怎麼知道自己有C型肝炎的?

邱宏智醫師:基本上來講,C型肝炎的檢查和診斷還是要靠「抽血」,一般的抽血檢查肝指數GOT、GPT是不夠的。我們還是要去做C型肝炎血清的檢查,C型肝炎很特殊的是我們檢查的是C型肝炎的抗體。大家可能會想,抗體就是「我有抵抗力」,但我都跟病人講說,C型肝炎的抗體是「沒路用」的抗體,它對你根本沒有任何保護效果,它只能告訴你「你得過C型肝炎了」。什麼叫做「得過了」?就是說有15%到20%得到C型肝炎的人運氣很好,我們身體免疫力把它清除掉了,通常會發生在感染的前三個月。可是有80%的人,得到之後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這樣的人得到慢性C型肝炎之後,常會沿著肝炎、肝硬化、肝癌,我們叫肝炎三部曲。根據統計,20%的人20年後會變成肝硬化,這個比例其實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一旦知道你有C型肝炎抗體,我們要確定病人是不是慢性感染,下一步要做的就是C型肝炎的病毒量檢測,一定要測量病毒量。

白映俞醫師:聽起來有點麻煩,病人自己可能沒有症狀,不小心才會被檢查到自己有C型肝炎,很多人是不是就會覺得說,我也沒事啊!我需要治療嗎?

邱宏智醫師:現在的觀念,只要有C型肝炎且有病毒,不管你肝指數是否正常,統統建議應該要做治療。因為現在的研究告訴你,就算你肝指數正常,也不代表你肝臟裡面完全沒有發炎或完全沒有纖維化。肝指數的正常,病毒量的高低,不能代表疾病嚴重程度。更何況,C型肝炎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概念是,C型肝炎是一個可以根治的疾病,把它治療完,就沒有了。所以基本上來講,所有人都應該要做治療。

白映俞醫師:治療C型肝炎的選項究竟有哪些呢?

邱宏智醫師:這幾年因為一些新的口服抗病毒藥,全口服抗病毒藥,就只要吃藥,有些一天只要一顆、或兩顆、三顆,治療的成功率可以高達95%,大部分的人三個月的療程就結束了。我們會認為,這樣的突飛猛進之後,有一天我們應該可以把C型肝炎撲滅。

邱宏智醫師:另外一件事情要跟大家提醒的,你確定你有病毒量後,還要知道你是哪一個基因型的。你要知道是第一型到第六型中的哪一型,第一型還有分1A和1B,這個都會影響我們治療的選項。

白映俞醫師:今天就謝謝邱宏智醫師替我們講解C型肝炎,我們下次再見!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晨間床上簡易醒腦,喚醒血流筋絡不卡卡

晨間床上簡易醒腦,喚醒血流筋絡不卡卡

早上起床時,容易筋骨緊繃,頭昏腦脹嗎?試試看用11分鐘順過這簡單的醒腦流程,從躺在床上開始做,讓我們的四肢與筋絡獲得適當地伸展,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呼吸。迎接一天的挑戰!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六年前,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突發性劇烈胸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
現急性主動脈剝離,於是接受緊急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林口長庚心
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雖然胸口留下了一道三十公分的傷口,但是
也挽回寶貴的生命,如今患者已高齡近九十歲。」
這次住院的原因是患者主動脈弓的血管瘤快速擴大至 6 公分,需要再次手術。
所幸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引進新型一體成型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是近期
美國 FDA 核准可臨床應用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可在維持患者腦部動脈血流的
狀況下,以微創方式處理主動脈弓血管瘤,避免傳統開胸及心臟停止,降低手
術風險與恢復時間,為台灣心臟血管外科治療開創嶄新里程碑。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治療可提早啟動!健保給付再升級!
健保擴大骨質疏鬆症藥物給付,放寬至尚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患者,包含: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合併使用胰島素者
🔹 長期(超過3個月)使用類固醇者
讓治療能更早介入,有效降低未來骨折風險。
👉本次由骨科吳凱文醫師深入解說,帶您掌握最新骨鬆防治趨勢!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