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發高燒,沒其它症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玫瑰疹

by | 12 月 20, 2017


忽然高燒、退燒,讓父母驚慌失措

兒科門診,最常遇到焦急的父母帶著週歲左右的寶寶,面露焦容的告訴我「忽然發高燒!」面對發燒的寶寶,醫師通常會接著問「有沒有什麼症狀?」若是父母親想了又想、一直搖頭,或是說「退燒後精神還好…」、「好像有些軟便…」後,我心中大概知道寶寶發生什麼問題了。

通常6個月大~2歲間的寶寶,因為不會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所以一旦發燒,就只能由焦急的父母親向我形容看到寶寶的狀況。若是寶寶忽然間的高燒,沒有其他特別的症狀,退燒後精神又好像沒有生病一樣,通常我會告訴父母親「寶寶可能得到玫瑰疹!」


因為玫瑰疹就好發在6個月大~2歲半間的寶寶身上,剛好是包裹著尿布時期,所以若是寶寶只有高燒沒有其它明顯症狀,還要排除會不會是沒有及時換尿布,細菌逆行性的往泌尿道感染的尿道炎,這時候就必須借由收集寶寶的尿尿來鑑別診斷。


反覆高燒三天讓人好憂心

我自己的孩子在一歲時忽然間高燒,沒有什麼症狀讓媽咪心急如焚,只要一發燒就問阿爸「有沒有什麼關係啊?」、「怎麼就是一直燒退燒退啊?」

阿爸告訴媽咪「妳看她雖然高燒時病懨懨,但是一退燒、又是到處活潑亂動,剛剛幫她看過喉嚨,紅通通一片、沒有破洞,不會是腸病毒,三天後就會好了啦!」

「可是…」

阿爸知道此時的媽咪有著很多的擔憂、疑惑,就像是門診中天天都會遇到出現「一直高燒」的許多父母一樣。

「還記不記得小的也是在這個年紀高燒,因為擔心、還帶去醫院檢查尿尿?」

「對啊,晚上帶去檢查尿液、結果是正常的…」媽咪露出笑的說著「結果隔天就出疹子了…」


會發高燒的玫瑰疹很可怕嗎?

「玫瑰疹」又稱「猝發疹」,因為高燒退後會出現全身的細小紅色疹子,身上的疹子為呈現放射線擴散如玫瑰樣、而且粉紅色,所以稱為玫瑰疹。玫瑰疹是由於感染病毒所引發,最常見的是第6型及第7型人類皰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


玫瑰疹大部分是經由飛沫傳染而來,是一種良性的疾病,除了寶寶高燒要擔心引起脫水導致住院打點滴外,玫瑰疹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所以高燒的寶寶退燒後出現疹子,告知父母「這就是玫瑰疹」後,也會順便說「雖然過程驚心動魄,讓父母很難忘,但是卻是最不會有後遺症的疾病。」


玫瑰疹好發在6個月~2歲半的兒童

玫瑰疹大多好發於6個月~ 2歲半個月的寶寶,發病尖峰期集中在6~15個月。但小至2、3個月,大至2、3歲的孩子都有感染的可能性。

出生6個月內寶寶體內有媽媽的抗體保護,所以較不容易罹患疾病,但是隨著6個月大後寶寶體內原有抗體減少,其發病機會就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上升。

許多報告指出,一歲以前的嬰幼兒約有70%以上血清中存在第6、7型人類皰疹病毒的抗體,到了四歲左右幾乎100%具有此抗體。因此年紀越大的兒即使得到玫瑰疹,因為身體有抗體,症狀不那麼明顯。


皰疹病毒藏在大人唾液、親密接觸時傳給寶寶

玫瑰疹全年都有可能發生,又以春秋兩季發生機率最高,傳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皰疹病毒可能藏在父母的唾液裡面,因為父母已經有第6、7型人類皰疹病毒抗體,所以並不會有不舒服的症狀。

另外,因為此類病毒在感染以後可能會終身潛伏於身體裡面,大部分的父母都在兒童時期得到過感染,所以也可能經由無症狀的成人傳染給嬰幼兒。

病毒會經由口腔、鼻腔及結膜粘膜進入寶寶體內,進而引起玫瑰疹。所以家長要與寶寶親密接觸時,多注重清潔、加強洗手,避免傳染給寶寶。


忽然出現高至攝氏39~40度的發燒

玫瑰疹的初期症狀很像感冒,但最主要不同於一般感冒輕微的發燒,寶寶會忽然出現高至攝氏39~40度的發燒,持續3-5天後體溫才恢復正常。有大部份的兒童會伴隨腹瀉,很少的寶寶會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水症狀。

雖然高燒,但兒童在高燒時會顯得病懨懨,但是一旦退燒後精神與活力卻和沒有生病一樣活潑亂跳、沒有受到影響。


退燒後開始從臉和軀幹出紅疹

高燒退的同時或退燒後,身上由臉和身體軀幹開始到耳後、頸部、眼睛後方、腹部與背部和臀部,少部分在四肢,會開始出現密密麻麻、分開不成片的玫瑰色細小斑丘疹,這也是被稱為「玫瑰疹」的緣由。


疹子的出現代表病程即將進入尾聲,之後兒童不會再發燒,大約3天內疹子會自動消失,雖然圈身密密麻麻的疹子似乎很可怕,但疹子不痛不癢、不會感到不適,所以也不需特別使用外用藥膏。


玫瑰疹不會有後遺症,但要注意發燒導致的「熱痙攣」

疹子消失後身上不會殘色素沉著或脫屑的現象,也不會留下疤痕。此時食慾還是會不佳,大約在疹子消失三天後才會漸漸恢復。


因為玫瑰疹會高燒,有少部分的兒童會併發「熱痙攣」。所謂「熱痙攣」是指因發高燒造成手腳突發性對稱性抽動,有時會持續長達5分鐘。雖然會併發熱痙攣,但在玫瑰疹痊癒後都會恢復正常,不會對兒童造成任何不良影響。(熱痙攣該怎麼辦?會不會變成癲癇?


該如何治療玫瑰疹?

玫瑰疹會自然痊癒、並無危險性,治療上採取「症狀治療」,也就是「發生什麼特別的症狀,就給予什麼樣的治療」。但是要多注意孩子的精神活動力,有高燒時,2~3天讓醫師追蹤檢查一次,玫瑰疹並不可怕,但要留意別把其它嚴重的病症誤以為是玫瑰疹。

此時因為寶寶發燒不適,喉嚨紅腫導致食慾減少,再加上哭鬧不安,容易會因為吃得少導致脫水,此時要讓兒童儘量攝取易消化食物。

高燒時注意退燒和補充水分,促進排汗,可以多幫兒童擦澡退熱或是使用退熱貼片等。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兒童,則要適時使用退燒藥物。

若是因為發燒併發咳嗽、鼻涕或是腹瀉,此時會給予緩輕咳嗽、鼻涕和腹瀉的藥物症狀治療,但這種症狀治療對玫瑰疹本身的病程沒有影響。


同場加映:

口腔冒水泡,除了腸病毒也可能是皰疹病毒!

打過疫苗,怎麼還會得水痘?

紅眼睛、喉嚨痛、發燒好幾天的腺病毒

持續發燒,可能導致心臟病的川崎氏症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你這邊是怎麼了?」女友指著洛華的下體,問:「那算是個潰瘍嗎?」 「喔,真的嗎?」洛華表現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說:「我現在才注意到。嗯,可能是我前幾天不小心撞到受傷的吧,沒事沒事,現在一點都不會痛。」 「你有背著我做什麼事情嗎?」女友繼續追問:「這看起來就像是性病。」 「哪有,冤枉啊!」洛華連忙說:「我就說不會痛了,你看這裡也乾乾淨淨,沒有流膿流湯,這哪會是性病啊!」 乾淨的潰瘍,就不是性病引起的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各種生殖器潰瘍的表現。 感染性生殖器潰瘍...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踏步有氧這些動作可以讓人練到腿部、上半身、與核心肌力,且對關節是友善的,每天都做一些,可以幫助心血管健康並增肌減脂,還能練到平衡和協調性。練習過程中若覺得強度太高,請調慢影片速度。想要強度高一點,可以加快動作的速度。 高抬手踏步 左右點地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上擺手 後勾上擺手 舉手平移 後勾前勾 後勾前勾 開臂側點地 開臂側點地 手部腳踏車 反向手部腳踏車 野獸後V字走 野獸前V字走 打鼓平移 前抬後點 前抬後點 平移轉體 快腳變距 舉臂側點地 舉臂側點地 畫圈平移 交替肘後勾 手轉圈緩和 勾腳緩和...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要活就要動,但長者常常會覺得:「做運動會不會不安全?萬一受傷怎麼辦?」沒錯,運動之前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提供一些簡易牆壁運動的方式,在靠著牆壁做這些運動訓練的時候,可以額外提供支持性和穩定性,對較難維持平衡、活動度不高的長者們是很有幫助的。請跟著影片和圖說練練看吧。 扶牆臀後推 面對牆壁,手伸直在約與肩膀同高度的地方扶著牆壁,接著臀部向後推,直到手臂、身體、臀部呈一直線,感覺整個背部到臀部、後腿的伸展。 直角臂開肩...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先生,請問您有什麼慢性病嗎?」唯男到住家附近新開的皮膚科門診填初診資料時,護理人員詢問著。 唯男回答:「我是有在吃高血壓的藥物,不過,目前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不會高。這樣我算有高血壓嗎?」 「你是吃藥控制後才正常的嘛對不對,」護理人員回答:「這樣當然是有高血壓啊,只是你吃藥之後控制的不錯。萬一不吃藥,血壓一定又高起來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吃藥的話血壓就一定會高?」唯男不開心地說:「說不定我真的不吃藥也沒關係啊,說不定我早就沒病了。」 「不然你就問問你的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停藥喔。」護理人員回答。...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攝護腺癌可能造成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而延誤就醫。裘坤元醫師說,攝護腺癌容易轉移至骨骼、淋巴結,可能造成骨骼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