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的黃金時間,你選對了嗎?4萬人研究這樣說

by | 1 月 11, 2025

喝咖啡的黃金時間,你選對了嗎?四萬人研究這樣說

咖啡是全世界暢銷的飲品,許多人的生活一天都離不開咖啡,與咖啡相關的研究當然是非常常見,無論是咖啡與牛奶、甜味劑等不同添加物,做成低咖啡因,或是與其他抽菸、喝酒等生活習慣的組合,都有論文研究過在過去探討咖啡與咖啡因的時候,主要是討論「攝取量」與「來源」,想知道這些變化會不會容易致癌,或者能降低某些疾病的罹病機率。目前研究顯示,喝咖啡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機率,甚至適量飲用時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或失智等慢性病的機率。

咖啡因對身體有何影響?來源和量都很重要

然而,過去我們比較少了解的,是喝咖啡的時間點,究竟會不會也可能是讓咖啡造成健康影響的一個原因

關於喝咖啡時間點這部份,我們可以看看發布於2025年一月份歐洲心臟期刊的一篇論文,研究對象約四萬名,主要為包含各族群的美國人(白人最多),追蹤時間約為十年。

在這篇研究的分組裡,將習慣在早上四點到中午十二點以前喝咖啡的人,歸類於「晨用型」,另外一組則是一整天都可能喝咖啡的「全日型」。而在這約四萬名受試者之中,有36%為「晨用型」,16%屬於「全日型」;其他48%的受試者並不喝咖啡,是這個研究的對照組。

在近十年的追蹤後,研究分析這三組不同狀況的基本資料與後續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的差異。在校正各個變數之後,發現與不喝咖啡的人相比較,「晨用型」的咖啡使用者其整體死亡率較低。但若屬於「全日型」攝取咖啡者,就沒有看到喝咖啡能降低整體死亡率的好處。

如果更仔細地區分死因的話,可以發現晨用型咖啡攝取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明顯比不喝咖啡的人減少,而且不管一天喝的量是一杯、兩杯、三杯、或更多,相較於不喝咖啡者時,晨用型咖啡飲用者都能明顯減少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會;然而,若是全日型咖啡攝取者,其心血管疾病死亡機率則與不喝咖啡者是沒有差異的。

但如果是討論癌症造成的死亡時,喝不喝咖啡,或是什麼時候喝咖啡,就沒有特別的差異。

此篇研究屬於觀察性研究,對於「晨用型咖啡飲用者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率與整體死亡率,但全日型咖啡飲用者卻看不到相同的好處」這個結果,研究者提出了個說法,認為這是與我們身體規律性相關。也就是說,假使我們下午到晚上喝咖啡的話,可能比較會破壞身體的節律。

早晨起床時,我們交感神經的活性變高,人變得警醒,接著隨著時間推移,交感神經的活性降低,到睡覺時達到最低點。喝咖啡會刺激交感神經,在早晨可以適當地助拳,增加交感神經的活性,讓人變得清醒一些。假使我們下午也喝咖啡,晚上也喝咖啡,可能就會繼續提高交感神經的活性,導致身體無法在夜間適當的放鬆休息。另外,過去也有一些研究提到,若在較晚的時間點喝咖啡,會減少夜間身體分泌「褪黑激素」的能力,導致身體氧債變多,血壓變高,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因而提高。

或者,我們也可以想想,咖啡成分本身帶有抗發炎性質,於是適量飲用咖啡能帶來健康好處,如果我們讓其濃度集中在早晨,比起分散在一天的各時間點來說,會是更好的選擇。

這篇研究探討了兩種飲用咖啡的方式:「晨用型」與「全日型」,並與沒有飲用咖啡習慣的人相比較,在探討咖啡因攝取量、睡眠時間、與其他變數,追蹤十年之後,發現咖啡晨用型使用者與不喝咖啡者相比時,整體死亡率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明顯下降,甚至使用量愈高的話,死亡率下降更明顯;但若屬於全日型咖啡使用者,就沒有看到這樣的健康好處。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喝咖啡的話,早晨是你最好的選擇。

至於沒有喝咖啡習慣的人,需要為了這個結論而開始喝咖啡嗎?其實這篇研究的對象是美國人,因此那48%不喝咖啡的對照組主要是攝取汽水可樂之類的飲品!健康風險本來就不小!如果你不喝咖啡,大部分都是攝取白開水、無糖的茶類,並不用因為這樣的結論就開始學著喝咖啡。

另外一個有趣的點是,如果喝咖啡只有早上好,那喝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例如無糖的茶,難道也會是同樣的狀況嗎?也只有早上喝才對身體好嗎?或許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數據與研究才能確定囉。

咖啡因過量會怎樣?多少算過量?圖解懶人包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