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全世界暢銷的飲品,許多人的生活一天都離不開咖啡,與咖啡相關的研究當然是非常常見,無論是咖啡與牛奶、甜味劑等不同添加物,做成低咖啡因,或是與其他抽菸、喝酒等生活習慣的組合,都有論文研究過在過去探討咖啡與咖啡因的時候,主要是討論「攝取量」與「來源」,想知道這些變化會不會容易致癌,或者能降低某些疾病的罹病機率。目前研究顯示,喝咖啡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機率,甚至適量飲用時還能減少心血管疾病或失智等慢性病的機率。
然而,過去我們比較少了解的,是喝咖啡的時間點,究竟會不會也可能是讓咖啡造成健康影響的一個原因?
來看研究怎麼說
關於喝咖啡時間點這部份,我們可以看看發布於2025年一月份歐洲心臟期刊的一篇論文,研究對象約四萬名,主要為包含各族群的美國人(白人最多),追蹤時間約為十年。
在這篇研究的分組裡,將習慣在早上四點到中午十二點以前喝咖啡的人,歸類於「晨用型」,另外一組則是一整天都可能喝咖啡的「全日型」。而在這約四萬名受試者之中,有36%為「晨用型」,16%屬於「全日型」;其他48%的受試者並不喝咖啡,是這個研究的對照組。
在近十年的追蹤後,研究分析這三組不同狀況的基本資料與後續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的差異。在校正各個變數之後,發現與不喝咖啡的人相比較,「晨用型」的咖啡使用者其整體死亡率較低。但若屬於「全日型」攝取咖啡者,就沒有看到喝咖啡能降低整體死亡率的好處。
如果更仔細地區分死因的話,可以發現晨用型咖啡攝取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明顯比不喝咖啡的人減少,而且不管一天喝的量是一杯、兩杯、三杯、或更多,相較於不喝咖啡者時,晨用型咖啡飲用者都能明顯減少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會;然而,若是全日型咖啡攝取者,其心血管疾病死亡機率則與不喝咖啡者是沒有差異的。
但如果是討論癌症造成的死亡時,喝不喝咖啡,或是什麼時候喝咖啡,就沒有特別的差異。
為什麼喝咖啡的時間點會對健康有影響?
此篇研究屬於觀察性研究,對於「晨用型咖啡飲用者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率與整體死亡率,但全日型咖啡飲用者卻看不到相同的好處」這個結果,研究者提出了個說法,認為這是與我們身體規律性相關。也就是說,假使我們下午到晚上喝咖啡的話,可能比較會破壞身體的節律。
早晨起床時,我們交感神經的活性變高,人變得警醒,接著隨著時間推移,交感神經的活性降低,到睡覺時達到最低點。喝咖啡會刺激交感神經,在早晨可以適當地助拳,增加交感神經的活性,讓人變得清醒一些。假使我們下午也喝咖啡,晚上也喝咖啡,可能就會繼續提高交感神經的活性,導致身體無法在夜間適當的放鬆休息。另外,過去也有一些研究提到,若在較晚的時間點喝咖啡,會減少夜間身體分泌「褪黑激素」的能力,導致身體氧債變多,血壓變高,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因而提高。
或者,我們也可以想想,咖啡成分本身帶有抗發炎性質,於是適量飲用咖啡能帶來健康好處,如果我們讓其濃度集中在早晨,比起分散在一天的各時間點來說,會是更好的選擇。
目前關於喝咖啡時間點的結論
這篇研究探討了兩種飲用咖啡的方式:「晨用型」與「全日型」,並與沒有飲用咖啡習慣的人相比較,在探討咖啡因攝取量、睡眠時間、與其他變數,追蹤十年之後,發現咖啡晨用型使用者與不喝咖啡者相比時,整體死亡率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明顯下降,甚至使用量愈高的話,死亡率下降更明顯;但若屬於全日型咖啡使用者,就沒有看到這樣的健康好處。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喝咖啡的話,早晨是你最好的選擇。
至於沒有喝咖啡習慣的人,需要為了這個結論而開始喝咖啡嗎?其實這篇研究的對象是美國人,因此那48%不喝咖啡的對照組主要是攝取汽水可樂之類的飲品!健康風險本來就不小!如果你不喝咖啡,大部分都是攝取白開水、無糖的茶類,並不用因為這樣的結論就開始學著喝咖啡。
另外一個有趣的點是,如果喝咖啡只有早上好,那喝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例如無糖的茶,難道也會是同樣的狀況嗎?也只有早上喝才對身體好嗎?或許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數據與研究才能確定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