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嚴重氣喘入冬雪上加霜 長效生物製劑助「棄喘」

by | 3 月 8, 2024

記者:鄭宜芬報導

「咳咳咳!」一位66歲男性氣喘患者每周跑醫院求診,使用吸入性類固醇(ICS)加長效支氣管擴張劑仍一直咳,提高吸入性類固醇劑量還是咳個不停,而且常常急性發作,因此加上口服類固醇使用,又怕長期口服類固醇引發副作用,入冬以來病況雪上加霜,已符合嚴重型氣喘定義!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李柏昕為患者檢驗發現第二型氣喘相關指數偏高,成功申請到健保給付注射生物製劑,使用後不僅穩定控制氣喘症狀,不再需要使用止咳藥物,最重要的是能夠停掉口服類固醇,現在病患每個月規律回診同時注射生物製劑,擺平惱人的咳嗽後讓患者生活重新步上軌道。

3 大症狀控制不住    嚴重恐送急診插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約有 3 億多人受氣喘困擾。李柏昕表示,台灣氣喘盛行率為 10-15%,嚴重型氣喘佔了其中 5%,雖然人數不多,但發作起來不僅得用高劑量藥物控制,甚至須送急診,更嚴重甚至須插管治療。氣喘 3 大症狀為「喘、咳、胸悶」,好發於凌晨或晚上。尤其秋、冬季天氣變化大,加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來襲,感冒或病毒感染皆容易誘發氣喘。

吃類固醇    當心水牛肩、月亮臉爬上身

氣喘最核心的治療是 ICS,控制不佳會開始升階,將 ICS 加上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若還是控制不佳,便會提升吸入性類固醇劑量,甚至加入長效型抗膽鹼藥物或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李柏昕提醒,氣喘藥物大多是吸入型藥物,若一直沒有辦法獲得良好控制,可能得使用口服類固醇來控制。吸入型類固醇正確合理使用不需過度擔心全身性副作用,但口服類固醇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如水牛肩、月亮臉、浮腫、體重增加、血糖控制困難、骨質疏鬆,「最可怕的是會有免疫力下降的問題!」

健保給付部分嚴重氣喘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現有新型治療藥物「生物製劑」,針對身體裡免疫細胞所釋放出來的生物激素,特別研發單株抗體,進行阻斷達到療效。及早治療有助長期疾病控制 ,減少急性發作,並且能良好控制症狀,穩定肺功能。

醫師進一步解說,生物製劑優勢在於治療反應有效後,便可減少口服類固醇使用劑量,甚至能夠停止服用,適合第二型氣喘患者使用。第二型氣喘有以下指數可供後續生物製劑使用之參考,包括嗜伊紅性白血球(又稱嗜酸性球)、 IgE免疫球蛋白、以及呼氣時一氧化氮濃度,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的患者還可申請健保生物製劑,減輕患者治療經濟負擔。

李柏昕表示,生物製劑選擇多樣,醫師會依患者病況評估適合的用藥,若控制不佳也可考慮轉換用藥。另少數人注射生物製劑會有副作用,但頻率不高,如過敏現象、局部疼痛或是搔癢感,可尋求專業醫療處理,有助降低不適感。

醫師最後呼籲,患者切勿感到病況改善就擅自停藥,甚至消失數月不回診,一旦等到急性發作,肺功能恐變得更差而無法恢復。建議規律用藥才能長期控制氣喘,若覺得症狀穩定希望減少用藥,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後再行調整較為安全。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