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際菸偶爾抽危害不亞於每天抽! 間歇性吸菸有「這些」健康風險

by | 2 月 26, 2024


記者:吳儀文報導

吸菸行為會透過同儕相互影響,根據國健署110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有15.5%的青少年第一次吸菸原因為「別人吸跟著吸」,另外「應酬社交」也在青少年第一次吸菸原因中佔4.7%。


許多人認為只是偶爾在社交場合吸菸,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不過國健署表示,這些「間歇性吸菸」一樣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有鑑於青少年吸菸行為易受同儕影響,國健署傳授「拒菸八不」,鼓勵民眾拒絕「交際菸」。


間歇性吸菸健康危害大 也有可能出現戒斷症狀

「交際菸」已成為一種人情壓力難以拒絕,尤其是青少年,許多人會為了獲得同儕的認可而在社交場合吸菸。而這些只在社交場合才吸菸的吸菸者,即被歸為「間歇性吸菸」。

國健署表示,研究指出僅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認為間歇性吸菸有健康危害,並認為只要自己願意戒菸就能戒除,但事實上間歇性吸菸一樣會影響健康,研究已證實,間歇性吸菸者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每日吸菸者相同,而且死於主動脈瘤的風險幾乎是不吸菸者的3倍。

除了心血管風險外,間歇性吸菸也會增加胃腸道(食道癌、胃癌、胰臟癌)的風險,並引發身體各部位的疾病,國健署提到,像是呼吸道感染、白內障、生殖系統受損、肌肉骨骼損傷及病後殘疾等,機率都會提升,甚至會使男性死亡風險上升60%,女性平均壽命減少4-6年。

由此可知,偶爾吸菸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不亞於長期吸菸者,吸菸也不會因吸菸量較少而危害較少。另外還有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國健署提到,研究指出10%的人在抽第1支菸後2天內會產生戒斷症狀(如:焦慮易怒、情緒低落),25-35%的人則在1個月內出現症狀(如:精神難集中、難以入眠)。


如何委婉拒絕交際菸? 國健署授「拒菸八不」訣竅

吸菸的成癮性極高,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問題,其二、三手菸也會危害到家人及朋友。因此,明確拒絕交際菸相當重要,不過該如何委婉拒絕又不失禮貌呢?國健署表示,民眾可以透過「拒菸八不」向菸說不:

堅持拒絕:堅定拒絕可有效化解對方的要求。
告知理由:用簡單的理由拒絕對方的要求。
自我解嘲:幽默自己,我就是不做,又何妨。
遠離現場: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藉機遠離現場。
友誼勸服:以友情為出發點,動之以情,規勸對方。
轉移話題:邀請一同做別的事,化解情境。
反說服法:用道理、證據說服對方。
反激將法:反將一軍,能不盲從朋友意見,才是成熟。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交際菸對身體一樣有害,當一個好朋友應以拒菸取代交際菸,為自己與朋友的健康一起把關。


戒菸藥品免收部分負擔 可透過「這些」管道諮詢

另外,自111年5月15日起已免收戒菸服務藥品部分負擔費用,戒菸合約醫事機構(醫院、診所及藥局)都可提供戒菸藥物治療服務與衛教諮詢、支持與關懷。

民眾也可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尋求戒菸服務相關資訊,若對戒菸過程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撥打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與專業人員一對一諮詢,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或透過LINE通訊軟體獲得戒菸諮詢服務(ID:@tsh0800636363)。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我們常說的「中風」代表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導致腦部沒有氧氣而失能。而一般口語所說的「小中風」,代表著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為TIA),其實原理也是像中風一樣,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只是症狀沒有持續很久,在24小時內,腦部的血液循環自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