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美味顧健康 – 食物成分比一比(持續更新)

by | 7 月 18, 2019


醫學期刊《柳葉刀》的報告認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因為自己的飲食習慣而提早死亡」,讓不好的飲食習慣擊敗菸草,成為最嚴重的健康殺手。

雖然我們每天吃的東西大同小異,但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嗎?更認識食物的成分,能給我們做出更聰明的選擇。

我們先來看看想補充鈣質,可以選擇哪些天然高鈣食物:


想要減少骨質疏鬆,務必把鈣質吃好吃滿。

(延伸閱讀:停經婦女如何面對骨質疏鬆?醫師圖文解說

(延伸閱讀:銀髮族的天敵 – 骨質疏鬆
飲食錯誤習慣的第一名是「吃太鹹」,這可說是歷史共業。像你可能不會注意到,吃麵條的含鈉量真是都不少!雞絲麵、麵線尤其高!如果你需要控制血壓,或有心臟衰竭的狀況,就需要控制飲食的鈉含量,務必要注意這些隱藏的鈉!

(延伸閱讀:年齡愈小,鹽要越少!減少鹽份攝取的五大法寶!

(延伸閱讀:你為什麼應該好好控制血壓

血糖控制更是值得注意的議題。人都有嘴饞的時候,你會想選什麼零食呢?雖然許多人認為果乾看起來比較健康,但果乾的含糖量可不少。香魚片、豬肉乾算是鹹食,吃下肚後的糖分卻也不容被忽略。

(延伸閱讀:高血糖的前奏 – 糖尿病前期

(延伸閱讀:假日血糖控制!–實戰篇




大家耳熟能詳的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健康檢查中,看到「膽固醇過高」是家常便飯。這時醫師會跟你說,要飲食控制,究竟哪些美味食品的膽固醇比較高呢?





(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該不該吃藥?




而孕婦很需要注意的營養素 – 葉酸,對胎兒神經發育好重要,你可以在以下的天然食物中攝取到葉酸。


維生素C有許多好處,是天然的抗氧化利器:


1. 降低肺癌、乳癌、大腸癌的風險
2. 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 減少老年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的風險
4. 減輕感冒症狀,縮短病程


想補充點維生素C嗎?你可以試試看下面的食物:

冬季吃湯圓前,也可以先比較比較熱量!

台灣是水果王國,市面上光是芒果就有愛文、玉文、黑香、凱特、金煌、土芒果等多種選擇,它們之間的營養成分也有些許差別呢!




番茄也有好多種:



再來看看西瓜:




一起看看木瓜:




還有苦瓜的種類

對食物成分有愈多認識,能讓自己更聰明選擇,吃出健康!

吃出健康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是個可能遍布全身肌肉、關節、肌腱處的深層疼痛,常常在活動時症狀變得更糟,也會伴隨著疲倦、睡不好、以及記憶和情緒障礙。目前認為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系統的失調有關,無論是痛覺或非痛覺的刺激,腦部似乎都將這種刺激感知為放大版的痛覺。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20歲的大學生,因為蕁麻疹反覆發作,讓生活大受影響。」林尚宏醫師表示,「每次蕁麻疹發作,就像全身有螞蟻在爬,奇癢無比。患者全身皮膚佈滿抓痕,常抓到破皮出血。甚至讓他不願意上課,也放棄參加社團活動。」

患者一開始接受抗組織胺治療,後來再增加到四倍劑量時,症狀改善仍有限,讓他感到非常沮喪。林尚宏醫師說,後來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使用第三線藥物。所幸,經過治療後,他的症狀終於獲得大幅改善,隨著病情受到控制,他逐漸恢復信心,也回到校園,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教你分辨「醣」與「糖」,聰明挑選,減少負擔!看懂食品營養標示

教你分辨「醣」與「糖」,聰明挑選,減少負擔!看懂食品營養標示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大家漸漸曉得甜滋滋、好好吃的「糖」可能對健康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不過每次看到「糖」、「醣」又常常覺得一頭霧水,傻傻分不清楚。 想要吃得健康,在買食物的時候一定要養成看營養標示的習慣,台灣的食品營養標示會呈現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含量[1]。...

癌症疼痛不要忍,腫瘤科醫師解說

癌症疼痛不要忍,腫瘤科醫師解說

癌症疼痛是一種持續存在的痛,慢性背景的疼痛需要靠長效的藥物,而突發性的疼痛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就需要使用比較短效的藥物來解決。請陳國維醫師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