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懷孕與使用生物製劑可兩全

by | 6 月 19, 2019


記者:田柏升報導

自體免疫疾病有很多種,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較常見,因為患者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及細胞激素侵犯組織器官,身體頻頻產生發炎反應。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女性居多;僵直性脊椎炎以男性居多;乾癬性關節炎則男女相當。而發炎情況下的紅、腫、熱、痛,最令病人難以忍受的就是各種型式的疼痛。

懷孕免疫異常活躍 停藥恐關節變形

女性懷孕時因為胎兒一半基因來自父親,多多少少她們的免疫系統總會對胎兒產生一些排斥反應,這就構成了媽媽的免疫系統能否適當的容忍這位滿心期待卻又有一半不同於自己的上天禮物,尤其自體免疫疾病女性患者懷孕,自身的免疫系統本來就對外來基因會異常活躍,更會擔心這個問題。有些孕媽咪因為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或流產而選擇停藥,卻可能產生不可逆的病情惡化,導致關節變形、無法下床行動等嚴重後果。

生物製劑新劑型 懷孕與治療兩全其美

自體免疫疾病女性患者懷孕必須謹慎使用包含非類固醇型抗發炎藥物、免疫調節藥物及生物製劑等等的治療,否則會對胎兒造成不同程度影響。而近年來生物製劑大量用於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經研究人員的努力,更出現了適合懷孕患者的劑型,懷孕和治療終於可以兩全其美。

蔡長祐主任指出,懷孕或要生產時,骨盆腔的發炎如果程度很嚴重,會影響胎兒分娩過程,可能會導致難產,是非常大的潛在危險。所以患者骨盆腔的照護要做好,減少發炎情況,再使用較恰當的生物製劑; 因為已有證據證實,新型藥物幾乎不會穿透胎盤,因此胎兒血中濃度極低,使得胎兒的安全性獲得保障。

蔡主任說,傳統治療藥物對疾病治療要滿6個月沒有效,才能申請健保使用生物製劑,但蔡主任認為,生物製劑能越早期使用越好,在嚴重合併症或關節變形都還沒發生前,就可以開始使用更為理想。

乳汁安全不受藥物影響 育齡女性患者免煩惱

英國醫學期刊也有數據指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哺乳期使用新型生物製劑後,乳汁僅微量藥物殘留,無需擔心懷孕及嬰兒的健康問題。蔡醫師特別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最好能及早治療。而關節痠痛、腫脹可能是早期的病灶,千萬別輕忽,如能持續治療、穩定地用藥,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就不再是問題了。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晨間床上簡易醒腦,喚醒血流筋絡不卡卡

晨間床上簡易醒腦,喚醒血流筋絡不卡卡

早上起床時,容易筋骨緊繃,頭昏腦脹嗎?試試看用11分鐘順過這簡單的醒腦流程,從躺在床上開始做,讓我們的四肢與筋絡獲得適當地伸展,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呼吸。迎接一天的挑戰!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六年前,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突發性劇烈胸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
現急性主動脈剝離,於是接受緊急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林口長庚心
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雖然胸口留下了一道三十公分的傷口,但是
也挽回寶貴的生命,如今患者已高齡近九十歲。」
這次住院的原因是患者主動脈弓的血管瘤快速擴大至 6 公分,需要再次手術。
所幸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引進新型一體成型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是近期
美國 FDA 核准可臨床應用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可在維持患者腦部動脈血流的
狀況下,以微創方式處理主動脈弓血管瘤,避免傳統開胸及心臟停止,降低手
術風險與恢復時間,為台灣心臟血管外科治療開創嶄新里程碑。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治療可提早啟動!健保給付再升級!
健保擴大骨質疏鬆症藥物給付,放寬至尚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患者,包含: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合併使用胰島素者
🔹 長期(超過3個月)使用類固醇者
讓治療能更早介入,有效降低未來骨折風險。
👉本次由骨科吳凱文醫師深入解說,帶您掌握最新骨鬆防治趨勢!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