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骨質疏鬆,從飲食與運動做起!

by | 9 月 5, 2018


骨頭看來硬梆梆,但裡頭其時不斷改變,「蝕骨細胞」能移去老舊骨質,「造骨細胞」會製造新鮮骨質取代。年輕時我們「造骨」的速度高於「蝕骨」速度,到三十出頭前骨質密度持續變高。大約到了三十五歲以後,「蝕骨」速度開始高於「造骨」速度,骨質密度逐漸走下坡。

骨質流失後代表著骨質變脆,更容易斷裂,骨折危險性大幅上升。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最容易出現在脊椎、髖部、和手腕這幾處。尤其女性停經之後,骨質流失的速度更快,女性骨質疏鬆的機會是男性的六至八倍。體重過輕,缺乏運動,抽菸,缺鈣或維生素D不足,甲狀腺機能亢進、早發性停經、飲酒過量、或長期使用類固醇也都是造成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

所以年輕時最好養成運動習慣與均衡飲食,繼續延長我們骨骼的「耐用年限」。做一些負重型態的運動,跳繩、快走、慢跑、爬樓梯等運動會讓骨頭承受身體重量並做出移動,能提升骨質密度。游泳、騎腳踏車雖然也是好運動,但較無法提升骨質。

要維護骨質,鈣和維生素D都要補足,平時飲食中要喝足量的牛奶,吃優格及起司來補充鈣質。吃鮭魚、鮪魚等則有維生素D,能調節骨質生成。一般人在防曬做好的狀態下接受適量陽光照射,能夠補充維生素D。假使抽血後發現維生素D數值偏低,記得向醫師諮詢後再補充維生素製劑,否則維生素D過量也對身體不好。避免吸菸、喝酒過量、喝太多咖啡、或吃得太鹹等對骨質沒好處的習慣。




骨質疏鬆的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但若發現自己或家人開始駝背、腰酸背痛,或因輕微碰撞就發生骨折,就要注意是否有骨質疏鬆,就醫檢查,並遵從醫師建議的運動處方。針對骨質疏鬆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各有其優缺點,醫師會依據每個人的狀況選擇不同的治療策略。提醒大家,從年輕就開始從運動及飲食保護骨質,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銀髮族的天敵 – 骨質疏鬆(懶人包)

骨質疏鬆症如何自我察覺?如何診斷?醫師告訴您

肌肉變少、肌力變差的 – 肌少症(懶人包)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免疫合併標靶治療開啟新篇章!晚期肝癌不再絕望,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合併標靶治療開啟新篇章!晚期肝癌不再絕望,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 60 歲的男性患者,原本肝功能就不太理想,確診晚期肝癌時,發現肝臟內有多顆腫瘤,最大超過 10 公分,且壓迫周圍器官,AFP(甲型胎兒蛋白)指數高達 190,000 ng/ml(正常值小於 20 ng/ml)。」林裕民醫師表示,「我們先改善他的肝功能,隨後與家屬討論後決定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並協助申請健保給付以減輕經濟負擔。」經治療後,患者的 AFP 指數從 190,000 ng/ml 迅速降至 30 ng/ml,且持續治療一年,目前穩定維持在 5 ng/ml 以下。電腦斷層顯示腫瘤明顯縮小,僅殘留少量癌細胞,肝功能也逐漸穩定。

HIV感染者達到U=U後 活得長更要活得好!感染科醫師詳解HIV治療5個必問 李雋元醫師圖文解說

HIV感染者達到U=U後 活得長更要活得好!感染科醫師詳解HIV治療5個必問 李雋元醫師圖文解說

隨著醫學進步,HIV已不再是絕症,透過持續穩定服用抗病毒藥物,感染者已可有效控制體內的病毒量,預期壽命也幾乎與一般人無異。但在治療效果與平均壽命的提升後,感染者如何活得更好,成為了新的治療目標。

照護線上請李雋元醫師來談談HIV治療,希望藉由5個問答能讓感染者對HIV治療有進一步認識。

骨折手術要提防感染、骨髓炎,傷口併發症的成因與對策,骨科醫師圖文解析

骨折手術要提防感染、骨髓炎,傷口併發症的成因與對策,骨科醫師圖文解析

「骨科手術的傷口很怕感染,如果感染無法控制,便得將植入物、人工關節移除,然後需要長時間的換藥,等到感染改善後再想辦法關閉傷口,往往需要3至6個月以上。」呂憲宗醫師指出,「為了降低傷口併發症的風險,可以多管齊下,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避免手術低體溫、使用手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讓傷口順利癒合,能夠減輕患者與家屬的壓力,也能避免許多衍生的醫療花費。」

十分鐘運動–四足跪姿練髖部肌力,附伸展

十分鐘運動–四足跪姿練髖部肌力,附伸展

想要改變髖部僵硬、常常髖部痛,請試著增加髖部的活動度與肌力。活動度是我們身體可用的活動範圍,也是運動能力的基礎。你需要有足夠的髖部活動度,才能讓髖部關節好好運作,增加對髖部的控制力,讓活動上協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