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死亡率的 – 感染性心內膜炎(懶人包)

by | 8 月 1, 2018

我們全身上下都可能讓細菌入侵而感染,大家最常聽見的就屬呼吸道感染,像是細菌破壞肺臟而引發的肺炎。心臟感染的發生率沒像肺炎這麼高,然而一旦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可是會引起不少麻煩,我們一起來看看!


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通常源自於細菌或黴菌的感染,細菌流竄到心臟並附著於心臟內層,並在心臟瓣膜上形成一團由細菌和細胞組成的感染性贅生物,再隨著血流到處跑,通往全身各個角落,影響身體各處的健康。

讀到這裡,您可以發現要形成感染性心內膜炎通常需要幾個關鍵因素,一個是細菌或黴菌的量侵入血液的量要比較大,讓我們身體免疫系統難以馬上整體消滅,而讓細菌黴菌能抵達心臟落地生根。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當細菌、黴菌或其他病原體混入血液中,流竄到心臟並附著於心臟內層時,細菌黴菌會附著在哪呢?很多人吃過豬心,你會發現心臟的肌肉部分是比較平滑的表面,對細菌而言比較難附著於上,因此細菌黴菌常常是附著於較粗糙的心臟瓣膜表面,再開始破壞心臟的結構。如果原本瓣膜就曾經發炎過,或有其他先天瓣膜異常,表面較變得粗糙,細菌就愈容易附著於上。感染性心內膜炎這種破壞可能是難以逆轉及致命的。


談到細菌感染,還要一次很大量,大家一定會問,這些細菌是打哪來的?其實生活中有些細節都可能帶來大量細菌進到血液,而最常見的細菌來源是來自於口腔、牙齦、喉嚨、與腸道之處。舉例來說,假如一個人口腔衛生不佳,有牙周病,刷牙常流血,那就比較容易一次有大量的細菌進到血液裡。或是患者在看牙時做了拔牙等治療,也有機會讓口腔內的正常細菌菌叢進到血液裡。因此最常見的感染性心內膜炎病原體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靜脈注射施打毒品,在皮膚刺青或在身體穿洞穿孔,或在醫院接受輸血、打點滴等治療,靜脈導管放在身上放了一段不短的時間,細菌也容易從這裡進入血流。手術開刀、洗腎等侵入性的檢查、治療同樣是讓細菌大量進入血液的機會。


細菌進到血液裡我們稱為「菌血症」,但菌血症不一定會致病!很健康的個體其免疫系統會馬上派出大軍消滅清除細菌,但若本來就有糖尿病、酗酒等免疫力較弱的個體,且心臟結構曾經受到破壞,像是曾經置換過人工瓣膜,瓣膜隨著年紀已經退化,先天性心臟瓣膜異常,過去的發炎感染讓心臟瓣膜有傷疤,其瓣膜就比較容易被細菌纏上、躲藏其中。



血小板和凝血沉積物容易聚積於有缺陷受破壞的心臟瓣膜,細菌一攪和進去後繼續混雜,形成一團細菌與細胞混雜而成的「贅生物」,我們身體目前對這個感染性贅生物沒什麼對策,一旦形成之後,這團細菌性的贅生物會隨著血流通向身體各處,如果被血流送到腦部,就在血管變小分支後卡在那裏,導致缺血性中風,或是引發癲癇。這團贅生物打到肺部的話,會阻塞肺部血管,引發肺栓塞。當然,贅生物打到肝臟可能引發肝膿瘍,打到腎臟可以發腎臟中風,因此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可能帶來多重器官衰竭及嚴重感染,導致患者喪命的麻煩疾病。


由於造成感染的細菌種類不同,並不是每位患者剛開始就症狀緊急,有些人雖然症狀來的非常突然,但有時則是緩慢進展的。而且症狀嚴重程度也與患者本身心臟是否有瓣膜疾病及心衰竭等問題有關。剛開始患者最常指出的不舒服就是發燒。當然沒有人能夠在一發燒時就知道自己是得了感染性心內膜炎,這種發燒與一般感冒或流感類似,會讓患者發冷後發燒。

另外患者可能會覺得疲憊,喘不過氣,表現類似心臟衰竭的症狀,或原有的心衰竭症狀變更嚴重。患者的四肢、口腔、或結膜會出現紫斑狀的出血點。手指或腳趾頭出現異常的紅色點狀痛點或出血點,及有壓痛性的結節。患者同時可能表現夜間盜汗,手腳及腹部腫脹。


醫師檢查時,聽診患者心臟很可能出現雜音,因為每次血流都要經過瓣膜,而缺損、被破壞的瓣膜會影響血流,以至於產生新的雜音。當醫師懷疑病人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時,會安排血液培養,確認是否有細菌感染的證據。並安排心臟超音波,一般是先做把探頭放在患者胸膛表皮檢查的心臟超音波。超音波檢查能看心臟的結構是否正常,瓣膜是否完整,若有瓣膜贅生物,也可以測量贅生物的大小。然而有時經胸膛檢查的心臟超音波影像會被厚實的胸肌皮膚或乳房擋住視線,而有看不清楚的死角。這時想要看得更清楚的話,可以選擇經食道心臟超音波。醫師會像是做胃鏡那樣,從患者口腔伸進一個探頭進入食道,從這樣的位置做心臟超音波能得到更多清楚的影像。

如果血液培養證實病菌生長,且心臟超音波檢查看到贅生物及新的瓣膜逆流等問題,並同時評估有到處栓塞等證據,大致上就能診斷細菌性心內膜炎。接下來,要怎麼治療呢?想到細菌黴菌感染,當然治療上還是針對是哪一隻細菌造成了感染為主,並從靜脈注射抗生素殺菌。治療細菌性心內膜炎時,醫師使用抗生素的時間比治療一般感染還要來得長,療程要四到六個星期。

如果瓣膜已經被消耗殆盡、穿孔、破裂,引發患者的急性心衰竭,或藥物治療的反應不佳,都要考慮用手術方式置換人工瓣膜或生物瓣膜來治療!

感染性心內膜炎發生率雖然不高,但其死亡率高達四分之一。目前醫學共識已經不建議對所有患者都在各種侵入性治療前給上抗生素來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但請記得,若您個人有以下情況,請記得提醒您的牙醫或醫師,讓他們決定在進行各種侵入性治療前是否需開立抗生素

● 過去曾有感染性心內膜炎

 曾經更換心臟瓣膜

 有未矯正的先天性心臟疾病,或在矯正手術術後半年內

延伸閱讀

可以救命的傻瓜電擊器─AED

心臟無力 愈來愈喘 – 心臟衰竭(懶人包)

心臟衰竭該怎麼辦?(懶人包)


心臟病發警訊(懶人包)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縮小胃容量助減輕體重,新式訂書針縫胃解析,劉家嘉醫師圖文懶人包

縮小胃容量助減輕體重,新式訂書針縫胃解析,劉家嘉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二十多歲的女士,在生產後合併壓力性肥胖,進食量真的很大。」劉家嘉醫師表示,「因為健康檢查顯示有脂肪肝,且肝功能及膽固醇偏高,再加上大食量,自己藉由飲食和運動的效果一直很有限,所以讓她決心積極尋找醫學方式來治療她的肥胖問題。

經過詳細和病患討論後,她決定接受訂書針縫胃手術,利用胃鏡於胃內進行胃部體積縮小,幫助減少進食量。劉家嘉醫師說,術後不久,她已減少了14公斤,肝功能已恢復正常,目前仍持續追蹤與控制中,相信3個月即可順利達到理想體重。」

女性血壓上升比男性更快?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屬!破解性別差異與心血管風險!

女性血壓上升比男性更快?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屬!破解性別差異與心血管風險!

我們經常談到血壓控制的重要性,告訴大家即使暫時間你沒有體驗到高血壓直接帶來的不適,但長期的血壓高還是會造成血管內的變化,影響到身體許多器官的健康,尤其是大血管、腦部、腎臟、心臟都會因為高血壓而受損。也就是說,心血管疾病通常是血壓控制不良的結果,讓血管硬化,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心臟衰竭的機會。 許多人會有個印象:「應該是男生比較容易心肌梗塞吧!」 甚至有人會說:「女生大概要等到停經以後才會有血壓問題啦,如果在五十歲以下不會怎樣啦,不用吃血壓藥。」...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需要長期打針治療,以降低復發的機會。」成大醫院兒童神經科余文豪醫師指出,「由於患者正值青少年,相當在意同儕的眼光,非常不願意在學校打針,所以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也讓病情反反覆覆。」 對青少年患者而言,口服藥物可以提升便利性與治療遵從性,幫助患者把病情控制穩定,減少復發次數,才能避免失能或殘疾!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