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一點通

by | 9 月 7, 2017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乳癌。

乳癌發生率在台灣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同時也趨向年輕化,大概五、六位患者裡就有一位是小於四十歲的女性。所以我們要好好認識這個癌症。

首先我們來想想看,哪些人比較容易罹患乳癌呢?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家族史。

沒錯!如果你的媽媽、外婆、姊妹、或阿姨,這些親屬有得過乳癌的話,你得到乳癌的機率確實是會比較高。

尤其當這些親屬是在小於四十歲以前就罹患乳癌的話,這樣跟家族史的關聯性會更高。

但實際上我們新診斷的乳癌患者裡,不到一成的人有家族史,那其他乳癌又是什麼引起的呢?

我們可以看到跟荷爾蒙的刺激是有關係的,也就是說當一位女性的一生之中,被荷爾蒙刺激的愈久,罹患乳癌的機率就愈高。

像是很小的時候,小於十二歲,就來初經;或者是比較晚,大於五十五歲才停經;或者是沒有生育過小孩的女性;也有可能是在停經後繼續使用荷爾蒙藥物,而且使用很長期,這些因子都會讓女性得到乳癌的機會增加。

另外,若工作是需要早晚班換班,日夜顛倒、或經常需要熬夜,這樣子的工作性質也會讓女性比較容易得到乳癌。

但是臨床上很多女性都沒有以上特徵,她們還是得到乳癌,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定期檢查,所謂的定期檢查是要檢查什麼?

有些人會說:「我有做胸部X光檢查!」

錯!

胸部X光檢查是在看心臟、肺臟、肋骨,而不是在檢查乳房。

如果要檢查乳房的話,確實也可以照X光,這個我們叫做「乳房攝影」。

乳房攝影時會把乳房上下夾一次,和左右斜斜的夾一次,所以一邊的乳房會各照兩張片子。我們會來看裡面有沒有什麼特殊的鈣化點,代表乳癌或是癌前病變。

在政府的補助裡,有補助四十五歲到六十九歲的女性,每兩年可以做一次乳房攝影檢查,大家一定不要忘記。

但是我們剛剛有說過,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那年輕一點,小於四十五歲以下,這些乳癌該怎麼檢查呢?

其實年輕乳房的首選是「超音波」,超音波的話可以用來檢查乳房腫瘤,就算是一些乳腺很緻密的乳房也都會適合,甚至有的人在懷孕的時候摸到硬塊,也是要先由超音波來做檢查。

另外還要提醒大家,平常的時候也可以做自我檢查,每個月至少一次,摸摸看乳房有沒有硬塊,兩邊腋下有沒有硬塊,或擠擠看乳頭有沒有分泌物,看一下皮膚有沒有凹陷、紅腫的情況,這些都是我們該自己注意的狀況。

如果在定期檢查或自我檢查的時候,發現有硬塊的話,請隨著醫師的指示按部就班的檢查。就算是被診斷為乳癌,只要有接受完整治療,現在乳癌第一期第二期的存活率都是非常高的。

歡迎大家把正確的資訊分享出去,也請大家繼續追蹤照護線上!


※乳房問題,一次掌握!
  
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劉宗瑀 醫師】
 
乳癌第一期怎麼辦?(懶人包)
 
乳癌第二期怎麼辦?(懶人包)
 
乳房重建怎麼做?會不會影響乳癌?【蕭福尹 醫師】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十歲的小豪骨齡竟然高達十三歲!!媽媽好擔心小豪會因而長不高,一進診間就著急地要求邱醫師給小豪性早熟的針劑治療,甚至詢問能不能施打生長激素?
然而,經邱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小豪當時沒有任何第二性徵,根本還沒開始青春期發育! 身高153公分(超過第95百分位),體重卻重達65公斤(BMI超過第99百分位),屬於肥胖體格。近一年來體重也增加了近10公斤!原來,小豪的骨齡超前是因為肥胖與快速增加體重所致。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