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時別仰頭,正確處置很重要!耳鼻喉科醫師解說

by | 3 月 19, 2017



流鼻血又稱「鼻衄(ㄋㄩˋ)」,一般發生在10歲以下或50歲以上的族群。最常發生鼻血的地方在鼻中膈前方位置,因為這兒剛好是血管匯集的地方,鼻黏膜稍有損傷或是血管破裂就容易流鼻血。


流鼻血常見的原因有:挖鼻孔、撞擊(運動或車禍)、冬天低溫、空氣乾燥、打噴嚏太大力、酒精、異物、鼻瘜肉、鼻中膈彎曲、使用抗凝血藥物或有凝血功能障礙疾病等等。感冒或過敏鼻黏膜會充血,有時打個噴嚏或是鼻子癢揉一下摳一下就會流鼻血。


少數藥物濫用(如古柯鹼)、腫瘤(良性腫瘤如血管瘤;惡性腫瘤如鼻咽癌)、遺傳疾病等等也是流鼻血的原因。(血痰、鼻塞、喉嚨痛、頸部腫塊,當心鼻咽癌


高血壓通常不是造成流鼻血的直接成因,但是假使流鼻血的當下血壓正高,就會像打開水壓強的水龍頭一樣,可能會流血較多且較不容易止血。




流鼻血該怎麼辦?何時就醫?


輕輕擤鼻子的話,可能會流更多血,不過可以清掉鼻腔內血塊。壓住兩側鼻翼(鼻孔圓圓軟軟的地方)10到15分鐘(小孩捏五分鐘),用嘴巴呼吸,15分鐘內一直捏著加壓不要頻頻放鬆手指的壓力。坐直頭往前傾避免吞入血液,喉嚨有血就吐掉,冰敷鼻根處(山根)而非額頭。不要塞衛生紙摩擦脆弱的鼻黏膜,也不要頭往後仰或躺下來,這樣只會讓血液往喉嚨流,增加嗆到的機會,甚至堵住呼吸道。


如果鼻子捏了半小時以上還無法止血,那就盡快就醫(耳鼻喉科門診或是急診)。題外話,如果您懷疑小朋友將電池類的物品塞進耳、鼻,甚至誤吞了,也請馬上就醫。失血過多可能會頭暈,欲就醫就別自行駕車。不小心吞下血液可能會噁心嘔吐,保持冷靜繼續冰敷加壓止血。




就醫前要準備什麼?醫師會問您這些問題


流鼻血頻率最近有增加嗎?還是僅此一次?最近會不會容易瘀青?目前使用藥物(如抗凝血劑、阿斯匹靈、類固醇等)、個人病史(最近手術、有無外傷、鼻胃管放置、最近有無潛水、肝硬化、血友病、愛滋病等)。先不要進食喝水,以免需要緊急手術。




耳鼻喉科醫師可能會做什麼檢查?


抽血(凝血功能)、鼻咽內視鏡或鼻竇內視鏡檢查有無出血點,並確保呼吸道暢通。醫師為了止血可能需要塞鼻子,也就是將敷料塞進鼻腔加壓止血,通常只塞流血那一邊,如果填塞了還繼續流,可能另一邊也會塞起來增進加壓效果,那就需要用嘴巴呼吸,一兩天後回門診讓耳鼻喉科醫師移除填塞的醫材(不要超過三天)。如果可能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如鼻中膈太過彎曲,或是簡單的電燒止血),耳鼻喉科醫師會檢查後跟您討論。


回家後注意室內濕度不要太乾燥,可以噴食鹽水鼻噴劑或是塗少許凡士林讓鼻腔保濕,千萬不要再摳鼻子,尤其是指甲太長的人。如果服用抗血劑的病人太常流鼻血,請務必回開立處方的醫師門診調整藥物。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每次好像我只要一出國,手掌上就會出現這些好癢的小水泡。」飛機一落地,若真就向來接機的姐姐抱怨著。 姊姊看了一眼若真的手,輕輕鬆鬆地回應:「你還好,只有出國時才會這樣。我覺得我的腳每隔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次這些小水泡,本來想要不理它,不過好像因此而感染了,在皮膚科吃了幾天的藥才好。」 「天啊,原來你也有同樣的狀況,」若真驚呼:「醫生說我的狀況是汗皰疹,所以汗皰疹是遺傳引起的嗎?」 汗皰疹(Pompholyx, Dyshidrosis)是種影響手部和腳部的濕疹變化, 汗皰疹的症狀...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進展快、易復發,微量殘留病灶檢測(MRD)助調整治療策略,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進展快、易復發,微量殘留病灶檢測(MRD)助調整治療策略,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六十多歲的女士因為頭暈、虛弱、疲勞而就醫,結果發現血球數量嚴重異常,紅血球與血小板數量偏低,且有大量不成熟的淋巴球,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竟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簡稱ALL)引起。」簡聖軒醫師指出,「由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程進展快速,所以個案在確診後,就有即刻治療的必要。」

然而,患者因為身體機能相對較差,難以接受完整的化學治療,治療成效有待加強,遲遲未達殘留病灶檢測(MRD)陰性。所幸,後來透過免疫治療大幅殲滅癌細胞,並接續使用異體幹細胞移植,穩定控制疾病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