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大腸直腸癌搭配標靶藥物,打造個人化精準醫療,腫瘤科醫師圖解說明

by | 2 月 17, 2022

晚期大腸直腸癌搭配標靶藥物,打造個人化精準醫療,腫瘤科醫師圖解說明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大便不太好解,食慾胃口減低、肚子有點不舒服而就醫,原本以為只是便秘,但在大腸鏡及切片檢查之後卻意外發現是大腸癌。為了擬定治療計畫,醫師替他安排了影像檢查。

 
「這邊是你的肝臟,裡面這顆腫瘤可能是大腸癌轉移過來的腫瘤。」醫師指著螢幕上的電腦斷層影像解說。
 
「什麼!癌症已經轉移了…」接連而來的壞消息讓患者和家屬都非常震驚,「接下來要怎麼辦?還能夠開刀嗎?」
 
經過詳細討論,患者決定接受全身性治療,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使用化學治療搭配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經過幾次療程後,腫瘤顯著縮小,於是經過討論便接受手術切除直腸腫瘤和轉移至肝臟的腫瘤,術後也持續追蹤治療。
 
 
出現症狀已是中後期的大腸直腸癌
 
早期大腸直腸癌大多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腫瘤較大顆時才會漸漸出現症狀,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洪家燕醫師指出,有時候是輕微的腹痛、腹脹,比較嚴重的可能出現血便、或是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體重下降、食慾不振等,當症狀較明顯時,往往已經屬於中、後期。
 
「由於國健署持續推行大腸癌篩檢,所以有機會找到較多的早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洪家燕醫師提醒,「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也會比較好。」
 
出現症狀已是中後期的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有先天性風險因子,以及後天性風險因子,」洪家燕醫師說,「先天性風險因子包括遺傳性家族疾病和特殊的基因表現,這些情況可能讓患者先天體質較容易發生大腸直腸癌;至於後天性風險因子,包括飲食、肥胖、抽菸、缺乏運動等。根據研究,高脂、低纖的飲食習慣,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個人化精準醫療,迎戰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工具有很多種,隨著期別會有不同的搭配組合,洪家燕醫師解釋,局部大腸直腸癌的標準治療是動手術切除,部分患者(第二期高風險族群及第三期)術後會建議搭配輔助性化學治療;如果到了局部晚期無法開刀,或甚至遠端轉移時,除了手術切除以外,則主要是以全身治療為主,在部分治療效果佳的患者可討論接受手術開刀治療。受惠於醫學的快速進步,全身治療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化學治療,還可使用標靶甚至免疫藥物治療。
 
個人化精準醫療,迎戰大腸直腸癌
 
標靶治療可以加強化學治療的成效,延長存活期,洪家燕醫師解釋,標靶治療是一種較精準的個人化醫療,會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來選擇藥物。大腸直腸癌細胞具有不同的基因表現,其中其中如RAS基因突變與否,將影響到後續搭配的標靶藥物。
 
目前針對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另外一種是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標靶藥物。
 
如果大腸直腸癌RAS基因有突變,適合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標靶藥物;如果大腸直腸癌RAS基因沒有突變,除了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標靶以外,還可以使用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有較多的藥物治療選項。
 
事先進行基因檢測,可以較有效的預測患者在使用標靶藥物後,能否達到預期的療效,洪家燕醫師說,如果屬於RAS基因沒有突變,也就是原生型的大腸直腸癌患者,若使用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搭配化學治療,相較於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標靶治療,可以達到更好的反應率,更有機會腫瘤縮小,並且進一步接受手術開刀治療,讓病人有更長的存活期。
 
選擇合適標靶藥物,提升治療成效
 
標靶藥物可針對癌細胞上特別容易表現的受體發揮作用,如同瞄準特定標靶,發揮更針對性的效果。洪家燕醫師說,採用個人化的精準用藥,可以增加治療反應率,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整體存活期,也能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臨床上所有初診斷,特別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一般都會建議檢測RAS基因的突變狀態,台灣的健保已有給付此項基因檢測,幫助患者選擇更合適的藥物,提升治療成效。
 
 
貼心小提醒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提升大腸直腸癌的預後,洪家燕醫師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逐漸增加,建議定期做糞便潛血反應篩檢,故政府提供50至74歲高風險族群每2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反應篩檢,才能找出比較早期、沒有症狀的大腸直腸癌,目前看到已有卓越的成效,降低了高達35%的死亡率。
 
如果在診斷大腸直腸癌時,已經晚期,甚至發生轉移,也不需要灰心,按部就班接受標準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同樣可以顯著改善症狀並延長存活期。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安進提供
TW-03045-VBX-2022-Feb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九大心理防衛機制,你是否也用這些方式傷人傷己?!(圖文懶人包)

九大心理防衛機制,你是否也用這些方式傷人傷己?!(圖文懶人包)

我們都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地球不是為了我們而公轉自轉,但每天有這麼多不開心的事情,我們要怎麼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傷呢?每次當你得知各種不如己意的消息,又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在潛意識中,會出現一些防衛機轉來保護自己。這樣說好了,當你看一齣連續劇時,會不會有時覺得這個角色怎麼這麼奇怪,為什麼做錯事被拆穿時,他要暴怒成這副德性?或是他明明很想要有人陪,卻因為怕告白失利,而選擇讓兩人感情永遠都在原地徘徊?或者,明明一句道歉就能結束誤會,為什麼要扯東扯西毫不坦白呢?...

從毛巾開始消除腿部僵硬,活化緊繃髖部

從毛巾開始消除腿部僵硬,活化緊繃髖部

拿一條毛巾就能優化整個伸展的流程,如果你有彈力帶的話,也可以利用彈力帶輔助。這次來跑一段腿部的伸展拉筋吧。大腿後側伸展大腿內側伸展大腿外側伸展臀部伸展髖部伸展大腿前側伸展大腿後側伸展大腿內側伸展大腿外側伸展臀部伸展髖部伸展大腿前側伸展...

提高警覺!不只手腳無力,這些症狀都可能是中風!(圖文懶人包)

提高警覺!不只手腳無力,這些症狀都可能是中風!(圖文懶人包)

當我們口語說到「中風」,通常是指腦部血管出了事情。較常見的是血管栓塞,血液流不過去,稱為「缺血性中風」,導致某個區塊的腦部就失去了功能。另外一種可能是血管破裂出血,稱為「出血性中風」,同樣會造成腦部失能。於是,我們會看到中風患者無法順暢說話,嘴巴歪一邊,某一手某一腳無法出力活動,與過去的樣貌完全不同。 你可能也曾覺得奇怪:「為什麼有的人臉看起來好好的,卻說他被診斷中風呢?」「為什麼有的人中風後看起來很嚴重,一下子就過世。有的人卻好像很輕微呢?」又或者:「為什麼有的人中風後,只是動的不好,有些人卻還會又麻又痛呢?」...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是透過3個小傷口,在胸腔鏡的輔助下,從左心耳外安裝左心耳夾。除了解決二尖瓣逆流的問題,一併處理了左心耳來降低未來中風風險,術後患者順利恢復,目前狀況穩定,在門診持續追蹤。」

白內障手術一併處理近視、老花、散光,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解說(圖文懶人包)

白內障手術一併處理近視、老花、散光,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解說(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手術完成後,患者順利恢復。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夠提供遠、中、近連續視力同時矯正散光,讓患者不用再戴近視眼鏡,也不需要戴老花眼鏡,生活與工作都方便許多。

不痛不代表沒事!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圖文懶人包)

不痛不代表沒事!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圖文懶人包)

「你這邊是怎麼了?」女友指著洛華的下體,問:「那算是個潰瘍嗎?」 「喔,真的嗎?」洛華表現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說:「我現在才注意到。嗯,可能是我前幾天不小心撞到受傷的吧,沒事沒事,現在一點都不會痛。」 「你有背著我做什麼事情嗎?」女友繼續追問:「這看起來就像是性病。」 「哪有,冤枉啊!」洛華連忙說:「我就說不會痛了,你看這裡也乾乾淨淨,沒有流膿流湯,這哪會是性病啊!」 乾淨的潰瘍,就不是性病引起的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各種生殖器潰瘍的表現。 感染性生殖器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