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長出小肉芽,愈來愈多好難看!皮膚贅疣原因治療解析(圖文懶人包)

by | 5 月 8, 2023


皮膚贅疣應該算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表皮變化,是一團突出物,摸起來軟軟的,有人會形容皮膚贅疣是「零星肉」。皮膚贅疣形體有個較大的「頭」處,或說贅瘤本體處,與身體表皮相接連處則是一個很細的「頸」部。多數的皮膚贅疣只有0.2到0.5公分大小左右,有的贅瘤長出來後就維持同樣的大小,有的之後愈長愈大,變得更為明顯;少數會長大到1、2公分以上。


皮膚贅疣的顏色通常是與膚色類似,不過有的時間久了,會到深膚色或咖啡色、略黑的程度,這時如果這顆皮膚贅疣的頭部、頸部相差不遠的話,可能會被誤認為是一顆突起的痣。



皮膚贅疣的常見部位與症狀

皮膚贅疣算是挺常見的,而且會長皮膚贅疣的人,常常不是只長一顆,而是愈長愈多顆,光脖子處就長了十幾二十幾顆。由於皮膚贅疣是皮膚最表層處的細胞增生,容易長在皮膚皺褶處及容易摩擦的位置,像是脖子、腋下、腹股溝、眼皮、乳房下方等處,因為這些位置皮膚容易過度摩擦,而導致表皮與真皮增生,導致形成這樣一顆顆的贅疣。

多數人長皮膚贅疣時,不會帶來什麼不舒服,只是討厭其影響了外觀而已。當然,少數長的比較大的贅疣會在摩擦時造成疼痛,甚至有小的出血。


皮膚贅疣的生長原因

這些小小贅疣屬於良性的增生,非惡性變化,平常除了影響外觀之外,並不礙事。但許多人想問的是:「為什麼是我?脖子長了這麼多小顆小顆的息肉,很難看啊!有夠討厭的。」


關於皮膚贅疣的生成可能,退化、老化是一個可能因素,另外有家族遺傳者(家裡的長輩容易長小贅疣)也比較可能會長。懷孕的時候體內的生長激素濃度較高,也容易亦有研究發現,體重過重者、本身有糖尿病、有胰島素阻抗性、血中胰島素過高的患者,比較容易長出來這些小小的皮膚瘜肉。所以,這可能代表容易長出皮膚贅疣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比較高。也就是說,當你注意到自己有很多小贅疣的話,最好也同時檢查一下血糖、血壓、血脂這些指標,要看看是否有代謝症候群的狀況。


面對皮膚贅疣

這裡要提醒一下,不要自行診斷皮膚贅疣。有些皮膚其他的狀況可能看起來與我們描述的皮膚贅疣是類似的,像是痣、病毒疣、脂漏性角質堆積等等,因此最好還是讓醫師檢視過自己擔憂的皮膚變化,通常皮膚贅疣並不需要特殊檢驗,但若懷疑是其他皮膚問題,或許需要切片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若覺得贅瘤妨礙觀瞻,或長的位置比較尷尬,常常會摩擦造成痛、流血等不舒服,可以考慮去除這些零星肉。有些坊間傳說會教人自己在家處理,但在家自己處理並不安全,可能較容易留下疤痕,或造成出血過多、感染,傷害更大。

到診所、醫院去除皮膚贅疣時,醫師可以用液態氮冷凍治療,或用電燒切除、雷射切除、手術切除等方式去除小贅瘤,較為安全有效。

如果想要預防皮膚再長出這些小贅疣,記得平時好好做好皮膚保溼,脖子附近少戴項鍊首飾等容易造成摩擦的物品。如果目前體重過重,記得減重並維持規律運動。


皮膚贅疣:結論

皮膚贅疣是長在表皮上的小息肉,長多了會影響外觀,可以考慮找醫師去除。另外,長較多顆的患者記得檢查血糖值,並保持健康體重。當然,皮膚上長的一顆顆,並不一定就是皮膚贅疣,請看:老了就會長?皮膚一顆顆沒事嗎?皮膚良性腫瘤圖文解析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為嚴重氣喘發作而被送到急診室,到院時已無法自行呼吸。由於狀況非常嚴重,最後甚至需要動用葉克膜(ECMO)來搶救。」劉景隆醫師表示,「經過詢問才曉得,患者平時都是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由於長期缺乏有效控制,氣喘才會持續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患者,因為在夜裡感到胸痛而到急診室,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肺動脈高壓的問題」李克仁醫師表示,後來發現,患者容易感到喘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都沒有放在心上,自己也不覺得跟紅斑性狼瘡有關,所以沒有就診。

部分自體免疫疾病會併發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與皮肌炎等患者病程中出現肺動脈高壓,病情進展快且複雜,需密切追蹤與早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