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嘔吐、視力模糊,趕快追查腦壓高原因,才能保住性命!(圖文解析)

by | 4 月 16, 2023


「氣氣氣氣氣,我腦壓都升高了。」聽了幾句公司菜鳥的報告,老闆怒氣衝天地唸道:「都沒有學過怎麼做簡報嗎?」

「腦壓高是急症,我們是不是要幫老闆打119了?」敬真是全公司唯一有護理背景的員工,悄悄地跟一旁的同事搞笑說著。



什麼是腦壓高?

頭顱內是個密閉的空間,裡面包含了腦組織、腦脊髓液、血液,這三種成分的體積基本上是近乎固定的,維持著顱內壓力平衡,當任一的壓力改變都會影響腦壓。


正常腦壓通常小於20毫米汞柱。若腦壓不斷上升,會帶來什麼影響呢?患者可能會先感覺到頭痛,並開始無法抑制地嘔吐,當壓力更高,對大腦和脊髓的功能也有影響。因為腦部組織灌流的壓力等於動脈血壓與顱內腦壓的壓力差。當腦壓上升太多,腦部灌流就會顯得不足。於是,當腦壓過高,會讓腦部組織因為血液灌流不足導致缺氧與進一步的腦部損傷。因此,腦壓高是個急症。


為什麼會腦壓高?

會讓腦壓變高的原因,就要從我們剛剛提到的腦組織、腦脊髓液、血液這三種成分談起,無論是腦組織的體積、腦脊髓液的體積、或血液的體積變多,都會提高顱內的壓力。我們接下來看看哪些狀況會讓這三種成分的體積變多:


● 腦組織體積增加:
例如當因為頭部外傷、腦炎、低血鈉、尿毒性腦病變等原因,導致腦部組織腫脹,體積就會讓腦壓上升。

還有就是當顱內出現了額外的血塊(顱內出血)、腫瘤(腦瘤)、膿瘍等體積,就會增加腦壓。

● 腦脊髓液增加:
腦脊髓液是流動於蜘蛛網膜下腔與腦室之中的液體,可以作為腦與脊髓的緩衝。腦脊髓液過多的原因可能來自於製造過多的腦脊髓液,或是腦脊髓液排出變少。(延伸閱讀:水腦症

● 血液增加:
這裡講到的血液增加代表血管內的血流量是變多的。像是靜脈被栓塞影響,會導致靜脈血流鬱積而壓力上升。還有,心衰竭的時候,靜脈血流的壓力也會上升。


腦壓高的症狀

什麼時候會讓醫師懷疑患者有腦壓升高的狀況呢?最主要的腦壓高症狀,是頭痛、嘔吐、和精神狀態和行為的改變,從無法精神集中到嗜睡、昏迷都有可能。如果患者還能口語表達,可能會說自己視力模糊、或看到兩個影(複視)。假使懷疑腦壓高的患者同時還有血壓上升、心跳變慢、呼吸不規則的話,就是非常緊急的狀況,代表腦壓太高了,甚至會讓腦部往下方脊髓的方向擠壓。


當懷疑患者腦壓高的時候,醫師會替患者做神經學檢查,並安排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找出患者腦壓高的原因,並考慮是否要抽脊髓液測量壓力並評估是否有顱內感染、出血等問題。


治療腦壓高

想要治療腦壓高,第一步就是要穩定患者的呼吸狀況與循環,確保意識變化的患者其生命徵象。接下來就是要找到造成腦壓高的原因,維持適當的腦組織血液灌流,並試著降下腦壓。

幾個可以考慮降腦壓方式:

○ 調整床頭高度,讓頭高與身體約呈30度。

○ 若患者已經使用呼吸器裝置,可以暫時調整呼吸器讓患者過度換氣,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值降到30毫米汞柱。

○ 利用改變滲透壓的藥物或類固醇來減少腦部腫脹。

○ 可以考慮引流部份的腦脊髓液或出血。

○ 如果各種方式都失敗了,可以考慮移除部分顱骨,打開硬腦膜,這樣一來腫脹的腦組織較不受壓迫。

總之,若一個人頭很痛、嘔吐(尤其是噴射型的嘔吐法)、視力模糊,很有可能是腦壓過高的表現,要趕快就醫,接受神經學檢查與影像檢查,找到腦壓高的原因並接受治療、穩定生命徵象。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