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糖友控糖訣竅:「控糖鐵三角」原則,讓控糖更有信心不憂鬱

by | 9 月 19, 2022


模範糖友劉先生今年75歲,罹患糖尿病已經26年,卻一直能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5%的標準範圍內。劉先生分享他的秘訣,就是遵守控糖鐵三角「飲食、運動、用藥」,保持各項的均衡,例如運動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就要加強其他兩方面的控制。

雖然劉先生幸運地在疾病早期就發現,但當時血糖數值偏高,他表示,由於糖尿病無法根治,只能長期控制,確診後最大的難題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所幸主治醫師持續鼓勵他提早用藥,透過長期規律用藥、保持回診的好習慣,如果不說,完全不知道他是糖尿病患,「我的健康狀況好,家人就可以不那麼擔心,做他們想做的事,這也是我最想要的」。

銀髮病人要如何控糖才能樂觀不憂鬱呢?臺中榮民總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李奕德醫師針對高齡糖友和病友家屬,分享銀髮病人需要知道的控糖觀念:


高齡糖友該如何管理血糖?

很多長輩有糖尿病卻不自知,最近糖尿病學會的提醒:台灣65歲以上人口有40%都患有糖尿病,因此建議年紀稍長的長輩應多關心自身血糖。目前健康檢查都可測量空腹血糖,若已確診為糖尿病,應該積極與它和平共處,只要控制穩定,仍然可以像健康的人般快樂的生活。


請問高齡糖友在血糖控制上常遇到哪些困擾?

相較於年輕人擅長用各式管道查資料、解讀複雜的資訊,長輩更容易遇到治療觀念錯誤的問題,但銀髮病人若能夠規律回診,就可以透過與醫師、衛教師聊天來獲取正確資訊。尤其年紀大的病人可能合併多種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同時可能服用多種藥物,或是有些肝腎功能較差的人,部分藥物無法使用,如果擔心藥物交互作用或對於無法忍受副作用,應好好向醫師溝通,尋求最好的解決方式。

此外,若病人行動困難、難頻繁外出就醫,現今數位工具也很發達,子女、親朋好友都可以幫忙從糖尿病衛教學會的LINE Chatbot等線上工具中獲得衛教資訊。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的憂鬱症盛行率為一般人的兩倍,約兩成五糖友受憂鬱症所苦,請問糖尿病與憂鬱症有何關聯?

糖尿病跟憂鬱症可謂是一種惡性循環,當腦部的能量代謝異常,如高血糖、低血糖引起腦部受損,就容易出現如憂鬱的症狀,當病人出現憂鬱症狀,活動量可能降低,進而導致血糖更難控制。其實糖尿病病人得到憂鬱症的比例偏高,因此在問診時醫師有時候會主動與病人聊天,透過問答探索患者是否已經出現相關症狀,確認是否需要做進一步評估憂鬱症風險。

糖尿病與憂鬱症互相影響



合併憂鬱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是否會受到影響?

憂鬱症患者在病情較嚴重的時候,通常血糖會控制成果也較差。原因包含日常活動量降低、高血糖引起的腦部代謝異常,都可能加重憂鬱症狀。在這樣惡性循環之下,醫師大多會介入治療,最常做的是鼓勵病人盡量正面迎接困難、解決壓力,當憂鬱症狀改善後,多數病人的血糖控制狀況也會變好。


對於剛確診的高齡糖友,您會如何與其溝通規律用藥的重要性?

若確診為糖尿病後,病人覺得很不舒服、難過、抗拒,往往會得到更差的控制效果。但若能稍加轉念,把治療糖尿病當成一種正面標章,像是「我雖有糖尿病,但控制得宜」,這樣思考或許反而能獲得榮譽感。所以我很常鼓勵病人在確診糖尿病後,好好了解、把它當作是一輩子的朋友,試著與疾病和平共處。


請問要如何幫助患者做併發症的控管?

糖尿病治療中,預防其他併發症發生也是關鍵。建議病人要定期檢查眼睛、腎臟、尿蛋白、周邊血管,盡量規律且全面地檢查,才可提早發現哪裡有問題,提早進入治療。


【糖尿病智慧好幫手快問快答】

相信大家對於糖尿病還有許多想要了解的問題,糖尿病衛教學會在「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中蒐集許多糖友的提問,請李奕德醫師為糖友解答。

Q1、面對糖尿病應如何鼓勵自己?
得到糖尿病不是任何人的錯,只要對糖尿病有正確認識,與醫師合作一起面對血糖管理,相信每位糖友都能越來越健康。

Q2、糖尿病同時有憂鬱症有哪些徵兆?
合併憂鬱症的糖友通常伴有心情低落、易怒、對任何事提不起勁、胃口不佳、活動力下降,也容易失眠導致疲憊。

Q3、覺得憂鬱時該怎麼做?
糖友不需要自己一人面對糖尿病,家庭成員如果能適時給予糖尿病友關心與鼓勵,甚至願意一起陪伴糖友一同回診,都有助於減緩糖友的憂鬱情緒。

Q4、糖尿病病人多久該篩檢是否有憂鬱症?
血糖控制不佳容易誘發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同樣也會提升憂鬱症的發生率;而合併憂鬱症也會影響血糖治療成效。建議糖友若察覺相關異常症狀,就可以向醫師索取憂鬱症評估量表進行檢測。

Q5、總是擔心血糖忽高忽低怎麼辦?
糖尿病是需要長期控制的慢性疾病,只要糖友能建立正確的治療與照護觀念,定期回診、規律用藥並學習自我血糖監測,相信都可以找到與糖尿病和平共處之道。

Q6、糖尿病跟失眠的關係?
血糖控制不佳帶來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等問題都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失眠問題;另一方面,失眠也會影響血糖控制,可以說血糖不佳與失眠兩者會形成惡性循環。

Q7、年長糖尿病患是否用運動來降血糖?
在規律用藥的基礎下,配合適當的運動與飲食管理都有助於改善高血糖。

Q8、年長糖尿病患有哪些運動建議?
只要不造成身體負擔,避免受傷或跌倒等意外,糖友可以持之以恆去執行的運動都是好運動。

Q9、糖尿病病人是容易感染肺炎的族群嗎?
目前還沒有大型研究證實糖友較容易感染肺炎,不過有許多研究都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感染肺炎將有較高風險演變成重症,所以提醒糖友要兼顧防疫與血糖管理。

Q10、糖尿病病人應接種新冠疫苗嗎?
基於防疫考量,建議糖友應該接種新冠疫苗,如果本身身體狀況不佳又合併多種慢性疾病,可以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後再安排接種疫苗。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幫助擬定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計畫,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幫助擬定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計畫,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60歲男士,確診腎細胞癌時,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及腎臟血管周圍的淋巴結。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為4分,屬於重度風險。」闕士傑醫師表示,「由於腫瘤範圍廣泛,醫療團隊決定先採取標靶治療合併免疫治療,以控制病情並爭取未來手術的可能性。」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淋巴結腫大減少,轉移的病灶也維持穩定。隨著血尿減少,貧血的狀況逐漸改善。因為治療反應良好,醫療團隊評估後決定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幫患者爭取較佳的預後。

低鈉飲食真的有效?研究揭示:七天內見效,快速降血壓!

低鈉飲食真的有效?研究揭示:七天內見效,快速降血壓!

你可能休假時出國個五到七天,想要好好犒賞自己、放縱一下,旅程中不斷吃吃喝喝,尤其喜歡口味重、特別鹹的拉麵、燒肉,一方面你會告訴自己「這是我努力工作後應得的」,「畢竟是休假嘛!只有幾天吃得放縱一點,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或者:「出門在外流汗運動比較多,當然應該要吃的鹹一點吧。」

晚期肝癌治療契機,釔 90微球放射治療

晚期肝癌治療契機,釔 90微球放射治療

釔-90治療是由肝動脈將釔-90注入肝臟腫瘤,肝臟腫瘤會吸收大部分的釔-90微球,之後它會從裡面慢慢釋放出放射線把腫瘤殺死。釔-90治療能夠幫助腫瘤降期,達到較佳的預後。請余俊彥醫師解說。

久坐之後下背痛,肌力不均導致的「下交叉症候群」

久坐之後下背痛,肌力不均導致的「下交叉症候群」

下背痛非常常見,而下背痛與姿勢的不平衡很有關係。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下交叉症候群」,也與姿態問題脫不了關係。

下交叉症候群影響範圍包括了骨盆處、髖關節、以及下背肌群,起源於這些不同位置的肌肉其肌力和張力並不平衡。下交叉症候群常常是久坐之後的副作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