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心律不整恐致心臟衰竭 電燒治療斷除心患

by | 11 月 1, 2021

輕忽心律不整恐致心臟衰竭  電燒治療斷除心患 雲嘉地區心臟衰竭照護中心  嘉義長庚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照護成果佳
 
 一名70多歲阿公,長期喘到不行,每次躺下就像肺部溺水一樣,完全沒辦法好好睡覺,半年來只能坐著睡,心電圖檢查發現是心房顫動造成心臟衰竭,在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潘國利建議下接受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後,阿公終於能夠躺下來好好睡覺,讓阿公覺得鬆了一口氣,總算找回了理想生活,且術後追蹤心臟收縮指數也有明顯進步。

 
潘國利表示許多老人家經常感到疲累或四肢水腫,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甚至晚上躺下來就感覺快要溺水,必須坐著才有辦法睡覺…小心可能是心律不整引起的心臟衰竭癥兆。研究指出,心臟衰竭患者5年內死亡率高達5成,也就是半數病患5年內死亡,尤其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若未及時治療,患者不僅死亡率高,也會增加中風風險。
 
哪些人要小心心臟衰竭?
 
 
哪些人容易有心臟衰竭?三高、高齡皆要注意
 
心臟衰竭好發在年紀大及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問題的老人,潘國利主任表示,由於嘉義縣市老化程度較高,平均每5人就有1位是65歲以上長者,因此更須對心臟衰竭有所警覺,尤其患有三高、老年病者更須特別留意。若有活動耐受力變得越來越差、稍微走路或活動一下就喘到不行,猶如肺臟泡在水裡一般快要溺水,又全身水腫非常不舒服等「累、喘、腫」的狀況務必盡早就醫。
 
潘國利主任解釋,心臟就像幫浦,負責將血液打到全身器官,當心臟衰竭、幫浦不夠力時,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不足,導致供應周邊器官的血液與養份變少,身體就會容易感到疲累。另外,心臟打不出去的血液也會容易積在身體循環的前一個器官「肺臟」,這時患者容易感覺肺臟積水,尤其躺下睡覺「溺水」感覺會特別明顯,連帶影響活動力下降,稍微走路運動就喘個不停。
 
事實上,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很多,包含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狹窄、高血壓控制不佳…等,潘國利主任表示,當患者確診為心臟衰竭時,一般會再透過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認衰竭的原因與病況的嚴重程度,並藉此提供精準的治療。
 
心律不整合併心臟衰竭若不治療有哪些風險?
 
 
電燒手術為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治療首選 
嘉義長庚心臟衰竭治療中心致力提升全方位照護 
 
部分民眾可能會忽視心臟衰竭的嚴重性,研究指出,心臟衰竭患者5年內死亡率不僅高達5成;若是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中風風險更是比一般人高出3至4倍,且死亡風險也倍增。潘國利主任強調,若是由心房顫動引起的心律不整心臟衰竭,「介入性電氣燒灼手術」可說是治療首選,且同時健保也有給付。
 
嘉義長庚醫院於2017年2月成立心臟衰竭中心,整合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營養師、衛教師等多團隊聯合照護,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方位照護服務,提高患者治療順從性、改善生活品質。是嘉義心臟衰竭治療重要單位。面對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的患者,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也主要採用電氣燒灼手術治療,患者只需住院3天到1星期後門診追蹤即可。
 
 
電燒治療助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患者 解決病症、找回生活品質
 
除了心房顫動,心律不整中,因心室某處心肌產生異常放電,造成多餘心跳、打亂心臟節奏的「心室期外收縮(VPC)」也會導致心臟衰竭。潘國利表示,也曾遇過一位52歲婦人,因心室期外收縮導致心臟衰竭,原本長期吃藥控制,門診追蹤1到2年都很正常,但最近發現不僅講話容易喘,且全身水腫,尤其雙腳腫脹到連鞋子都穿不下。在安排婦人接受心臟電氣生理檢查,找出心室期外收縮的發生位置,並進行電氣燒灼手術後,婦人心臟功能終於恢復正常,心室期外收縮情況也沒有再發生。
 
潘國利主任說,心室異常放電如果佔一天心跳的15%-20%,建議患者應接受心臟電氣生理檢查,透過藥物或電氣燒灼手術來做進一步治療。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