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摸到不明硬塊 竟罹患罕見皮膚癌「默克細胞癌」

by | 6 月 3, 2019


記者:曾正豪報導

「默克細胞癌」是一種罕見的侵略性皮膚癌,較黑色素瘤更為惡性、病程進展更快速。

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燿宇醫師說明,默克細胞癌在台灣一年大約新增10-15位案例,他曾收治一名50歲的案例,先前在手肘摸到不明硬塊,覺得不對勁而至皮膚科就診,檢查後確診是默克細胞癌。因為發現的早,僅使用手術切除,目前控制良好,只需定期回診檢查,故謝燿宇醫師提醒病友,雖然默克細胞癌為惡性腫瘤,但只要能及早發現,還是能有較好的疾病控制,故民眾若發現身體有不明的痣或是紅紫色硬塊出現,請儘早至醫院就診。



默克細胞癌病程發展快 易與其他腫瘤混淆

謝燿宇醫師表示,根據研究,只有30-64%的默克細胞癌患者(不論期別為何)能夠存活5年以上;若為轉移性的默克細胞癌病友,超過5年存活率則低於20%(備註1.2)。其危險因子包含:

1. 長期照射紫外線且皮膚白皙的民眾

2. 曾感染HIV、接受器官移植受體及罹患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 年齡大於50歲以上的民眾

因為默克細胞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病程進展很快,導致多數病友發現癌細胞時,已轉移到淋巴結或其他器官,且罹患默克細胞癌後的復發率及致死率高,除局部復發外,也容易發生淋巴腺轉移甚至是全身性的擴散轉移至肝臟、骨頭、腦部及其他器官。另外,因為默克細胞癌在病理切片下,呈現圓形藍色的小細胞腫瘤,與其他廣泛被認知的腫瘤,如:轉移性內臟神經內分泌癌腫瘤、肺癌、淋巴癌的腫瘤相似,故國外研究指出,超過4成默克細胞癌,容易與其他淋巴癌或神經內分泌癌症混淆!

因此,醫師需要進一步替病友做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驗(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否則較難診斷,而早期默克細胞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若腫瘤過大或病友年事已高不宜手術,可以使用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控制病情,但也會產生較多的副作用。但謝燿宇醫師表示,病友的病識感還是最關鍵的。民眾若發現身體有不明痣或硬塊出現,應及早就醫,才能及早控制病情。


醫師建議透過A.E.I.O.U 口訣初步辨識臨床特徵

謝燿宇醫師也希望皮膚科醫師,若接到病理報告顯示為轉移性皮膚神經內分泌癌症,記得請病理科醫師做CK20染色,若為陽性,則有高機率為默克細胞癌。醫師也可以透過以下A.E.I.O.U口訣初步辨識臨床特徵:

● Asymptomatic:無明顯症狀

● Expanding rapidly:腫瘤迅速擴張(≤3個月大幅增長)

● Immune suppression:曾感染HIV、接受器官移植受體及罹患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Older than 50 years age:年齡50歲以上

● UV­exposed area in a fair­skinned individual:長期照射紫外線且皮膚白皙的民眾

參考資料:
1. Lemos B et al. Pathologic Nodal Evaluation Improved Prognostic Accuracy in Merkel Cell Carcinoma: Analysis of 5,823 Cases as the Basis of the First Consensus Staging System for this Canc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0;63:751–761.
2. NCCN Merkel Cell Carcinoma Guidelines Version I. 2017. Available from: 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mcc.pdf. Accessed August 2017.
3. Christopher K. Bichakjian, MD; Thomas Olencki, DO; Sumaira Z. Aasi, MD; Murad Alam, MD, MBA, MSCI; James S. Andersen, MD; Rachel Blitzblau, MD, PhD; Glen M. Bowen, MD; Carlo M. Contreras, MD; Gregory A. Daniels, MD, PhD; Roy Decker, MD, PhD;Jeffrey M. Farma, MD; Kris Fisher, MD; Brian Gastman, MD; Karthik Ghosh, MD; Roy C. Grekin, MD;Kenneth Grossman, MD, PhD; Alan L. Ho, MD, PhD; Karl D. Lewis, MD; Manisha Loss, MD;Daniel D. Lydiatt, DDS, MD; Jane Messina, MD; Kishwer S. Nehal, MD; Paul Nghiem, MD, PhD;Igor Puzanov, MD, MSCI; Chrysalyne D. Schmults, MD, MS;Ashok R. Shaha, MD; Valencia Thomas, MD; Yaohui G. Xu, MD, PhD; John A. Zic, MD;Karin G. Hoffmann, RN, CCM; and Anita M. Engh, PhDMerkel Cell Carcinoma, Version 1.2018
4. Author Patricia Tai, MB, BS, DABR, FRCR, FRCPC. Pathogene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Merke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你這邊是怎麼了?」女友指著洛華的下體,問:「那算是個潰瘍嗎?」 「喔,真的嗎?」洛華表現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說:「我現在才注意到。嗯,可能是我前幾天不小心撞到受傷的吧,沒事沒事,現在一點都不會痛。」 「你有背著我做什麼事情嗎?」女友繼續追問:「這看起來就像是性病。」 「哪有,冤枉啊!」洛華連忙說:「我就說不會痛了,你看這裡也乾乾淨淨,沒有流膿流湯,這哪會是性病啊!」 乾淨的潰瘍,就不是性病引起的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各種生殖器潰瘍的表現。 感染性生殖器潰瘍...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踏步有氧這些動作可以讓人練到腿部、上半身、與核心肌力,且對關節是友善的,每天都做一些,可以幫助心血管健康並增肌減脂,還能練到平衡和協調性。練習過程中若覺得強度太高,請調慢影片速度。想要強度高一點,可以加快動作的速度。 高抬手踏步 左右點地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上擺手 後勾上擺手 舉手平移 後勾前勾 後勾前勾 開臂側點地 開臂側點地 手部腳踏車 反向手部腳踏車 野獸後V字走 野獸前V字走 打鼓平移 前抬後點 前抬後點 平移轉體 快腳變距 舉臂側點地 舉臂側點地 畫圈平移 交替肘後勾 手轉圈緩和 勾腳緩和...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要活就要動,但長者常常會覺得:「做運動會不會不安全?萬一受傷怎麼辦?」沒錯,運動之前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提供一些簡易牆壁運動的方式,在靠著牆壁做這些運動訓練的時候,可以額外提供支持性和穩定性,對較難維持平衡、活動度不高的長者們是很有幫助的。請跟著影片和圖說練練看吧。 扶牆臀後推 面對牆壁,手伸直在約與肩膀同高度的地方扶著牆壁,接著臀部向後推,直到手臂、身體、臀部呈一直線,感覺整個背部到臀部、後腿的伸展。 直角臂開肩...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先生,請問您有什麼慢性病嗎?」唯男到住家附近新開的皮膚科門診填初診資料時,護理人員詢問著。 唯男回答:「我是有在吃高血壓的藥物,不過,目前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不會高。這樣我算有高血壓嗎?」 「你是吃藥控制後才正常的嘛對不對,」護理人員回答:「這樣當然是有高血壓啊,只是你吃藥之後控制的不錯。萬一不吃藥,血壓一定又高起來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吃藥的話血壓就一定會高?」唯男不開心地說:「說不定我真的不吃藥也沒關係啊,說不定我早就沒病了。」 「不然你就問問你的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停藥喔。」護理人員回答。...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攝護腺癌可能造成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而延誤就醫。裘坤元醫師說,攝護腺癌容易轉移至骨骼、淋巴結,可能造成骨骼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