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怡亭報導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日前證實罹患肺腺癌,需先手術治療,她樂觀面對病情稱「只是一塊小蛋糕」。然而肺腺癌因早期無症狀,許多患者發現時多屬無法手術的晚期,其中4成患者更無法標靶治療。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強調,許多患者化療效果也很好,關鍵在於降低副作用,再與醫師討論最適當的用藥,都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肺腺癌常見不吸菸女性 發現多晚期
根據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包辦男性、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共奪去9,372條人命。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多與吸菸有關。至於「非小細胞肺癌」又可再細分3類,其中肺腺癌又屬最常見肺癌,常見於非吸菸女性。
肺腺癌由於早期無症狀,大部分患者不舒服時,大多是晚期癌症發生遠端轉移所致。手術治療是早期肺腺癌主要方式,至於無法手術的晚期肺腺癌,則以化療和標靶治療為主。
腫瘤基因檢測 分標靶藥物或化療
針對晚期肺腺癌治療方式,周百謙表示需考量3點,肺腺癌需先分期,若為晚期,則要判斷轉移至何處器官,再來需檢測有無基因突變,不同基因型腫瘤生長速度不同,也關係到是否適用標靶治療,最後則要評估患者身體免疫力。
周百謙指出,在台灣,腫瘤基因突變適用標靶治療的機率約5-6成,但隨著更多標靶藥物開發,未來機率會慢慢增加。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北榮胸腔部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受訪時補充,根據臨床經驗,若患者先進行標靶治療,待癌症出現抗藥性,再改用化療,一般存活率約可達2年。
標靶非萬靈丹 化療也能延長生命
可使用標靶治療固然欣慰,但周百謙也強調,標靶治療效果也沒有大眾想像那樣突出,視病人體質因素影響很大,攸關藥物是否達到治療濃度。
醫師勉勵4成只能施行化療的民眾不要灰心,目前許多患者化療效果也很好,關鍵在於降低副作用,並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當化療藥物,都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陳育民則說明,肺癌患者經醫生評估後,也可考慮搭配免疫治療,然而缺點是目前要自費,未來若健保給付,規定條件也可能會很苛刻。
預防肺腺癌 高風險族群才特篩
抽菸、二手菸、常開火煮飯、職業暴露、遺傳,甚至空氣汙染,都可能是風險因子,肺腺癌無症狀怎麼防?周百謙提醒,若家族中有人年輕就得肺癌等高風險族群,可考慮電腦斷層檢查,一般40歲以上民眾,定期X光篩檢及可。
但是民眾也不該因為名人罹患特定癌症,就風湧至醫院診所進行篩檢。陳育民醫師強調,平時就要注意各種不適症狀,若出現咳嗽超過3週等身體不適,可尋求醫師診斷病因,「不用因特定癌症恐慌,有時身體不適也可能是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