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痛看不清 竟是白內障誘發急性青光眼

by | 3 月 8, 2019


部分眼部疾患常因初期症狀受忽視,而導致視力難以恢復,甚至有失明危機。對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視網膜科主任張耀中指出,許多長者會忽略視線模糊、畏光等初期白內障症狀;殊不知白內障恐引起急性青光眼導致失明;呼籲民眾一定要對自身症狀提高警覺,把握黃金治療期。


6 旬婦白內障引發急性青光眼 黃金期內診治復明

67 歲張阿姨因眼壓突然升高,眼睛疼痛、視力模糊,隔日就診發現為白內障引發急性青光眼,醫師遂安排打點滴、虹膜雷射穿孔術等方式先降低眼壓,再進行白內障手術,發現有水晶體懸韌帶鬆脫情況;所幸把握黃金治療期,在置放囊袋支撐環穩定人工水晶體後,解除失明危機,也大幅度改善視力。

收治該患者的張耀中指出,此案例中更有白內障合併水晶體懸韌帶鬆脫,造成水晶體往前位移,前房壓迫後,導致小樑網排水孔遭阻塞,所以需要先將白內障移除,置放人工水晶體以及囊袋支撐環,用以穩固植入的水晶體。張阿姨術後隔天眼壓恢復正常,一個月後視力恢復至 0.5,生活品質提昇。


外傷或常揉眼恐致眼壓高 經手術可治療

張耀中說明,正常的水晶體是由懸韌帶懸掛於睫狀體上,但當水晶體懸韌帶有缺陷時,懸掛的力量會失衡,造成水晶體位置異常,導致眼壓急遽升高,這樣的問題會因為外傷、長時間揉眼睛等而有影響;多可以經由手術恢復正常,但亦有少數人會需要透過藥物控制,來避免急性青光眼復發。


白內障初期症狀不可輕忽 拖延未治易致失明

為防治急性青光眼影響視力,張耀中提醒,民眾務必要留意初期白內障症狀,如:畏光、視線輕度模糊、度數改變(近視、遠視、散光)、頭痛等,切勿拖延;其中 60 歲左右長者更易因為忽略初期症狀,而導致白內障含水量增加、水晶體膨脹,狀況危險,因此務必要掌握自身健康狀況,不可輕忽身體警訊,及早就醫治療。


深入了解白內障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