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頭暈要小心,醫師圖文解說(懶人包)

by | 1 月 11, 2019


倩碧四十五歲,過去是家庭主婦,極少運動,最近報名健身房課程,開始一星期運動兩次的新生活。一個月後,倩碧覺得自己身體狀況變好許多,跳上跑步機,點開手機的影片就開始認真運動,不知不覺破紀錄地跑了三十分鐘。跑步機突然停下後,倩碧踏下跑步機大口喘氣,突然間頭暈的很,腿一軟坐到地上。

你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嗎?運動過程還算順利,但卻在運動後感到頭暈不舒服?!如果有的話,我們先來說說嚴重的狀況。


如果運動後你頭暈的程度是到了人要昏倒了,人變得意識不太清楚,旁邊發生什麼事都搞不清楚,自己不知道人在哪,坐下來休息也沒改善,或伴隨著以下狀況,就要先就醫:

● 胸部緊緊的很痛

 頭很痛,之前沒這樣痛過

 撞到頭

 休息後還是喘不過氣

 噴射狀的嘔吐

 肢體有麻木或無力的狀況

如果沒有以上需要緊急就醫的狀況,而是在認真運動後,你覺得有點頭暈,你可以先喝幾口水、坐下來,靜下來好好想想這次的狀況。


首先先分辨,這是眩暈嗎?如果頭暈的同時,你覺得外界的東西都在轉,或自己也在轉,這種屬於眩暈。可能是因為在運動時某些特定的頭部動作而誘發了眩暈。此時可以先回到安靜的環境平躺、休息。眩暈最常是起因於內耳問題,若覺得太不舒服或眩暈反覆發作、沒有改善,或伴隨頭痛、發燒等危險徵兆,需要就醫檢查。(天旋地轉好噁心 – 眩暈


如果不是四周在旋轉的那種眩暈感,而是自己頭重腳輕,我們要先了解:腦部需要穩定的血液供應,並帶來足量的氧氣和葡萄糖,否則就會覺得頭暈。因此當運動後輸往腦部的血流不足、血氧不足、或血糖不足,都會造成頭暈




什麼時候會血流不足?

一個可能是運動時脫水太嚴重。運動時我們身體體溫上升,身體需要排出更多汗來維持體溫恆定,假如你在運動後覺得口乾舌燥、很渴很無力、並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很可能是脫水造成的頭暈。記得運動的過程中要補充水分,不要太一鼓作氣的運動。另外,運動前或運動中不要喝咖啡、茶、碳酸飲料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會更容易脫水。(運動喝水,不單解渴,還可調節體溫!

除了脫水外,光是久站就可能讓一些人,尤其是年紀大的長者,血壓開始下降,供應腦部的血流不足;尤其本身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血栓問題的患者,運動後更多血液流往肌肉,供應腦部的血流就可能不足。如果是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在開始運動訓練前,循問醫師或復健師較適合自己的入門運動。尤其平常有固定服用藥物的話,更要向醫師確定,服用抗憂鬱劑、高血壓用藥、鎮定藥物等都可能讓人運動後容易頭暈。

有些人平常沒有心血管問題,但做運動時做得太操,收操時過於突然!我們運動時身體增加循環,讓心跳速度加快,血管呈現擴張的狀態;如果突然停止運動,我們的心跳速度變慢,但血管還是擴張的,這時血壓會下降。通常運動後三十到六十分鐘時,血壓是比較低的,容易讓人因而感到頭暈,若此時又伴隨脫水太嚴重,血壓會掉得更快。 




什麼時候會血氧不足?

運動的時侯,肌肉組織需要更大量的氧氣,因此我們的呼吸速度和心跳速度都變快,讓更多帶有氧氣的血液流向肌肉。不過有時在做重量訓練或核心出力的運動時,我們會為了要支撐住重量,或為了撐住身體而不敢呼吸,或根本忘記呼吸,全身動彈不得上演暫時停止呼吸。這時血液中帶氧氣的含量不足,就容易造成腦部暫時缺氧而感到頭暈。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頭暈是因為喘不過氣,或是忘記好好呼吸換氣,就先坐下來,深吸氣,慢慢吐氣,專注在調息上,反覆做個三分鐘後,再試著站起來看看還會不會暈。




什麼時候會血糖不足

假如在運動後頭暈時,還伴隨著疲憊、發抖、頭痛、發冷汗,則可能是因為血糖變低,大腦獲取的葡萄糖不夠,而導致的頭暈。這比較容易發生在運動前太久沒進食者(早晨空腹去跑步),或本身是糖尿病病患的人身上。可以考慮在運動前喝點牛奶、豆漿、果汁,或是吃根香蕉,吃兩片鹹餅乾或能量棒這類不會讓你撐的很飽的補充品。


所以總結一下,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運動後頭暈呢?

◎ 運動前,要喝足量的水,或喝牛奶、豆漿、果汁等,吃根香蕉或兩片餅乾。

◎ 運動中,不是一直踩下油門加速往前衝,不能只求「一鼓作氣」,要保持呼吸頻率,並持續補充水分。逐步提高自己的運動強度比較好,不要一下子練得太操。

◎ 運動後,收操時不要太急躁,說停就停,多給自己十分鐘做緩和的散步,找回呼吸速度,並繼續補充水分。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以上幾點,還是在運動後容易頭暈,可以在運動前後都測量一下血壓、血糖,並就診諮詢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身體狀況


還有一些人在跑步、舉重、游泳完,不是頭暈,是覺得頭痛痛的!我們剛剛說,運動時心跳速度變快但血管擴張,而頭部血管擴張就容易讓人頭痛!所以大部分運動後的頭痛是「沒關係」的,沒有藏著什麼特殊的身體狀況,只是在激烈運動後血管擴張,讓人在運動的幾分鐘後感覺頭部抽痛,且通常這種的頭痛是兩側頭部都痛。


但如果你年紀已經超過40歲,突然在運動後頭痛,而且不是痛一下就結束,而是痛了好幾個小時,甚至還有其他症狀,像是頸部僵硬,眼睛看到雙重影像,或伴隨著嘔吐,就要小心,就醫找出原因,看是否要做影像檢查。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

外科陳彥州醫師表示,「其實腰部曲線不是只跟體重有關呦。」 影響腰部曲線的主要因素包括腹部皮下脂肪、內臟脂肪、腹部肌肉、骨骼結構。陳彥州醫師解釋,腹部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腰線,使腰部曲線不明顯,有人會透過減重或抽脂手術來改善。內臟脂肪過多會使腹部膨脹,必須透過飲食調整與運動來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腰線。腹部肌肉的部分,有部分產後女性可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及筋膜鬆弛的問題,導致腰線不明顯,這類狀況可能需要透過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來改善。 若上述三項因素皆已改善,但腰線仍不明顯,則可能與肋骨骨架有關,而需要考慮透過肋骨雕塑來調整。...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