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小病 都要命

by | 1 月 30, 2019



急性闌尾炎好發於年輕人,是極為常見的腹部急症,在急診室裡幾乎每一天都會遇到。


「先生,從你的臨床症狀和檢查結果看起來,有可能是急性闌尾炎。」趙醫師道。


「那要怎麼辦?」男大生擔憂地問。


「我們的建議是住院動手術治療。」


「什麼?要開刀!」顯然這個建議讓男大生很緊張,「那要住多久?」


趙醫師道:「闌尾炎的狀況極為多變,從很單純到很複雜都有,且手術及麻醉同樣都伴隨著一定的風險。順利的患者約3、4天可以出院,若是出現嚴重併發症亦可能需要住到加護病房。」


「這……這……」男大生結結巴巴地望向母親。


站在床邊的王太太聽完說明後很不以為然地道:「欸,你不要聽醫生亂講,闌尾炎沒什麼大不了,只是個小手術,很簡單,一下子就好了,不用害怕啦。」


闌尾炎是小病、小手術嗎?當然不是。幾年前有個「轟轟烈烈」的個案就曾讓大夥兒人仰馬翻,故事主角還是位醫界前輩。


許教授在看診的時候開始感到腹部不適,而且漸漸轉移到右下腹。這是相當典型的症狀,許教授當然很清楚,不過他決定用抗生素來治療。服藥的前幾天,症狀似乎稍有改善,但是在一個夜裡,他腹部劇痛難耐,終於被家人送到急診室。當許教授決定接受手術時,闌尾炎已經破裂形成膿瘍及腹膜炎。


術後,許教授依舊得虛弱地躺在病床上和敗血症奮鬥。他過了6天才排氣,下床活動更已是一個禮拜後的事。


豈料,當家屬們正為了下床感到欣喜時,許教授卻突然臉色蒼白喘不過氣來。長時間的臥床讓下肢靜脈裡鬱積的血液形成血塊,下床活動加速了血液循環,血塊便被沖回心臟。這些血塊會卡在肺動脈裡阻斷血流,造成足以致死的肺動脈栓塞。幸而有葉克膜的協助,許教授才撿回一條命。


從急性闌尾炎到肺動脈栓塞,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是環環相扣。只要目睹過慘烈併發症的醫護人員,肯定都如履薄冰,萬萬不敢輕忽闌尾炎,畢竟沒人敵得過無情老天的捉弄。


本文收錄於《手術刀下的年代》凱特文化出版社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