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以打疫苗嗎?打疫苗有什麼副作用?

by | 12 月 12, 2018


打了疫苗會有發燒、精神差的副作用?

「歐醫師,聽說打了疫苗後,會發燒、精神不濟,食慾也會下降,真的是這樣嗎?」


新手父母親帶著初生之犢,把孩子放在看診台後,馬上轉過頭問著幫孩子身體檢查的我。


產生抵抗力的過程,有些會有不舒服的副作用

施打疫苗,就是把少量的病菌注射到身體裡面,讓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對抗病菌的免疫反應、產生長久的抵抗力,產生抵抗力的過程容易發燒,造成孩子活力下降,這些都是疫苗的副作用!」 

「每一個孩子都會有這些副作用嗎?」父母親繼續問著。 

「因為每一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反應力不一定,所以並不是每一個孩子施打疫苗後都會有這些反應。」我告訴皺著眉頭的父母親。 

「當然,也要看看是哪一種疫苗啦!每一種疫苗製作方式不同,就會有例如容易發燒、注射部位腫脹、疼痛較容易哭鬧的不同副作用!」、「會開個退燒藥給孩子,這段時間請密切注意孩子的溫度,若是持續高燒,就要懷疑是其它問題、再帶回複診!」 


為什麼打疫苗可以產生較久的抵抗力?

身上的免疫系統,就像是國家軍隊一樣,負責保護身體,當有敵人入侵時,身上的軍隊就會發動與敵人的戰爭,保衛身體健康。當人體的軍隊,也就是抵抗力、抗體,第一次遇到外來的敵人,也就抗原、病菌時,需要花費比較久的時間來誘發身體的軍隊來對抗敵人、產生所謂的免疫反應。 


但是第二次遭遇到相同的敵人、抗原病菌時,對敵人、抗原病菌就會有之前第一次反應後俱有記憶力的免疫力,便可以在短時間內誘發大的免疫反應,即時與敵人、抗原作戰。 


大多數的造成生病的病菌潛伏期都非常短暫,而且這些疾病常常造成身體嚴重的反應,而剛出生的新生兒自己的免疫力還沒有架構完成,屬於免疫力最脆弱時期,因此容易遭受到病菌的感染、造成嚴重的病發症,所以會從新生兒就開始接種各種疫苗注射。 


產生抵抗力時間和疫苗本身、孩子體質有關

把疫苗內部微量的病菌注射到新生兒身體後,會將身體的免疫系統預先製造出抵抗力、抗體,讓身體產生免疫力認識抗原病菌,降低一旦生病被病菌感染時造成嚴重疾病的機率。但當接種疫苗後,孩子是否誘發出足夠的免疫反應來認識病菌,則是和自己身體有關。 


因此,會遇到孩子在一段時間後,之前注射的疫苗而產生的免疫力不見了,醫師告知要再補接種。例如入大學前的身體檢查,有些孩子身體裡面的B型肝炎抗體已經沒有了、必須補打疫苗,但仍有一些孩子身體內的B型肝炎抗體依舊存在。 


依據活性與否分為兩大類疫苗

目前嬰幼兒所施打的疫苗種類,可根據是否仍然保留了原來病原的活性,而分為活性減毒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例如卡介苗、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等。 


另外就是非活性疫苗(killed vaccine)兩大類,例如B型肝炎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痹、b型嗜血桿菌五合一疫苗,日本腦炎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 


常見的副作用是發燒

父母擔心孩子打了疫苗後,是不是會產生許多副作用?由於疫苗本身由病菌構成,對身體而言就是外來的物質,身體自然會產生一些免疫反應,而在身體抗體與病菌抗原的免疫力形成過程,就可能引發副作用。 


絕大部份的疫苗都是安全的,有些孩子打完疫苗後會有些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可能會輕微的發燒,然而接種疫苗所引起的發燒,溫度通常不會太高,發燒不會超過38.5℃,而且不會超過三次,若體溫未超過38.5℃,父母親可幫孩子洗個溫水澡或是多喝水,並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不一定要服用退燒藥。 


會發生發燒反應,除了孩子本身體質外,和疫苗種類也有關係,例如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痹、b型嗜血桿菌五合一疫苗,因為有五種病菌結合在一起,比較容易引起發燒症狀;疫苗若添加了佐劑,例如B型肝炎疫苗,則容易在注射後會有暫時性痠痛感,注射部位容易產生紅腫硬塊副作用,可藉由冰敷來舒緩。 


有可能疼痛不適而哭鬧不安,疲倦、食慾不振

除了發燒之外,孩子還可能因為注射部位感到疼痛不適而哭鬧不安、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通常2~3天後即會恢復。 


但若是孩子接種水痘或是痲疹、德國麻疹、腮腺炎三合一活性疫苗後的1~2個星期間,才有可能會發燒,出現疲倦不舒服症狀。另外孩子身上可能會冒出數個類似水痘的水泡、出現一些小顆皮疹,或是局部產生紅腫痛反應。

若隔一陣子發現有硬塊也不用太擔心,這是因為疫苗與身體產生的免疫反應造成的硬塊,這些狀況通常會隨著時間逐漸緩解。 


卡介苗後10到14天後接種部位會產生紅色丘疹,約2~3個月後才會癒合結疤,父母親照顧孩子時若發現結痂前出現化膿,不要特意把化膿部分擠出來,洗完澡後應維持乾燥。 


持續高燒大於39℃等症狀必須立即回診

只有非常少數的孩子會出現高燒不退大於39℃、全身出現蕁麻診嚴重過敏,甚至有痙攣、休克等狀況,應立即就醫治療。 



即使感冒了,病情不嚴重都可施打疫苗

接種疫苗前,醫師會先確認孩子最近的身體狀況後才會施打疫苗。一般的疾病,例如感冒、咳嗽鼻涕,或是上吐下瀉,病情不嚴重都不影響預防接種,至於輕微發燒,因為擔心施打疫苗後也會發燒,容易造成到底是疫苗的發燒、或是疾病本身的發燒混淆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所以不建議施打疫苗。 


不能施打預防針的狀況包括發高燒、對雞蛋嚴重過敏者產生休克、對同一種疫苗曾發生嚴重副作用,或是罹患重大疾病,例如肺炎、肝炎、心血管或腎臟疾病,和長期使用類固醇、抗癌藥的孩子也要注意。 


另外,若是孩子要施打活性疫苗時內,若是輸血或打過免疫球蛋白,則是6~9個月不宜打活性疫苗,這是因為血中外來抗體會影響活性疫苗、免疫球蛋白會降低身體免疫力的效果緣故。 


活性疫苗時間大於15年,非活性5~10年

活性疫苗的免疫反應比較持久,至少10年以上,而非活性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較差,約5~10年,所以非活性疫苗要接種較多劑。例如B型肝炎可能要每隔5~10年就要追加注射,否則身體就會沒有抗體。 


活性疫苗雖然產生的抵抗力比較久,但是年紀大、或是免疫功能下降了,功能也會開始變差。每一種疫苗注射完成後隔多久後,需要再追加注射,則每種疫苗不一定。 


即使是活性疫苗也可以一起打

目前國健局建議可以一起施打的疫苗,是經過臨床試驗證實同時施打,並不會影響彼此抗體產生的能力,也不會增加不良的反應機會,接種完疫苗後是否會發燒,和個別疫苗以及孩子的體質有關,沒有加乘作用。 



而活性疫苗與活性疫苗可以一起施打,或是兩支之間隔一個月以上施打。活性疫苗與非活性疫苗可以一起施打,或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非活性疫苗與非活性疫苗也可以兩支一起施打,或間隔任何時間施打。 


持續發燒大於39℃要回來複診

由於每個小孩的體質不同,對疫苗反應會有差別,有些孩子打完疫苗後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副作用,接種疫苗後,需要注意出現症狀是否與疫苗有關、需不需要進一步求診。 


一般兒童接種非活性疫苗的反應,大多是在接種疫苗的3天內發生;而活性減毒疫苗則在1~2週之間。若不是在這個時間內發生,就可能是其它的疾病造成的作用。 


無論是非活性疫苗,或是減毒疫苗,這些疫苗引起的發燒大約只有1天,溫度也不會超過39℃,如果孩子持續發燒,或是高燒伴隨著咳嗽鼻涕,就必須檢查是否有其它原因造成。

父母需知:


玫瑰疹


肺炎鏈球菌



熱痙攣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每次好像我只要一出國,手掌上就會出現這些好癢的小水泡。」飛機一落地,若真就向來接機的姐姐抱怨著。 姊姊看了一眼若真的手,輕輕鬆鬆地回應:「你還好,只有出國時才會這樣。我覺得我的腳每隔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次這些小水泡,本來想要不理它,不過好像因此而感染了,在皮膚科吃了幾天的藥才好。」 「天啊,原來你也有同樣的狀況,」若真驚呼:「醫生說我的狀況是汗皰疹,所以汗皰疹是遺傳引起的嗎?」 汗皰疹(Pompholyx, Dyshidrosis)是種影響手部和腳部的濕疹變化, 汗皰疹的症狀...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進展快、易復發,微量殘留病灶檢測(MRD)助調整治療策略,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進展快、易復發,微量殘留病灶檢測(MRD)助調整治療策略,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六十多歲的女士因為頭暈、虛弱、疲勞而就醫,結果發現血球數量嚴重異常,紅血球與血小板數量偏低,且有大量不成熟的淋巴球,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竟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簡稱ALL)引起。」簡聖軒醫師指出,「由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程進展快速,所以個案在確診後,就有即刻治療的必要。」

然而,患者因為身體機能相對較差,難以接受完整的化學治療,治療成效有待加強,遲遲未達殘留病灶檢測(MRD)陰性。所幸,後來透過免疫治療大幅殲滅癌細胞,並接續使用異體幹細胞移植,穩定控制疾病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