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致命的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肺炎

by | 1 月 13, 2018


每當父母聽到醫師告知得到肺炎時,通常會露出驚恐的表情問:「什麼是肺炎?是不是很嚴重?需不需要住院?」

兒童得到感冒後,症狀通常會在2~3天內會改善,若是咳嗽、鼻涕發燒等感冒症狀過了3天依舊沒有改善,上呼吸道喉嚨、咽喉感染的病菌會往主要是由氣管、支氣管和肺泡構成的下呼吸道感染。

當病毒或是細菌侵犯支氣管導致發炎,就叫做支氣管炎。而病毒或是細菌侵犯到肺泡引起的急性肺部發炎,就是肺炎。病菌抵達肺泡之後,很容易進入血管四處跑了,隨時有可能突然惡化成影響全身的菌血症。



典型肺炎變化很快、病情嚴重

肺炎通常可以分兩種:細菌性肺炎非典型肺炎。在兒童肺炎中,細菌性肺炎約20%,兒童常見的細菌性肺炎為「肺炎鏈球菌」和「b型嗜血桿菌」的細菌性典型肺炎。

細菌性肺炎病情重、進展快,感染的兒童常會有突發的症狀,例如忽然間高燒,接下來嚴重帶痰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精神活力會忽然變差。

若是發燒每次都超過39℃,持續2天以上,精神變差,抽血檢查時會發現白血球和發炎指數上升,就必須懷疑是感染細菌性肺炎,要積極治療。



非典型肺炎約占80%,症狀沒有典型肺炎造成的高燒、咳嗽濃痰,精神活力也較佳,大部分症狀較輕微。而非典型肺炎則包括常見的病毒,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融合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或黴漿菌與披衣菌2種特殊的病菌感染。


兒童肺炎的嚴重程度,和當時身體的免疫力,以及致病原有關。

根據統計,若是兒童一年內反覆性的呼吸道感染、感染時併發喘鳴發作、得過中耳炎或是剛上幼稚園的兒童,都會容易加重肺炎感染的嚴重程度。


要怎麼區分是哪一種肺炎?

首先要知道兒童得到的是細菌性肺炎還是非典型肺炎。可以先從兒童的臨床症狀來大致區分,若是感染肺炎的兒童在退燒時精神好、活力佳,大概可以判斷是非典型肺炎。

第二就是參考抽血的報告,如果白血球和發炎指數低,可以判斷兒童得到非典型肺炎。也可以從X光片看看有沒有出現浸潤或是大葉性肺炎來判斷。


如果是懷疑病毒感染,就是症狀治療:口服退燒、化痰、清鼻涕等症狀治療的藥物,多喝水、多休息,注意精神活動力。

若是診斷為黴漿菌或是披衣菌,就必須口服紅黴素藥物。

若是感染細菌性肺炎,就必須住院治療。


肺炎鏈球菌存在人類鼻腔,伺機而動

肺炎鏈球菌肺炎就是由肺炎鏈球菌所引起的肺炎,肺炎鏈球菌潛伏在人類鼻腔中,若是兒童感冒或生病時免疫力降低,肺炎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感染導致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嚴重的經由血液入侵導致敗血症及腦膜炎。

感染肺炎鏈球菌的兒童會表現發高燒、嚴重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精神活力會忽然變差,有時候還會咳出血痰。

肺炎鏈球菌感染以冬季與初春多見,常與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相伴行。2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的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肺炎。

流感會讓患者非常不舒服,倘若又因細菌感染引發肺炎更是會讓病情雪上加霜,嚴重的流感併發肺炎可能出現膿胸、胸腔積水等,可能演變成敗血症,所以建議施打流感疫苗避免身體同時遭受流行性感冒和細菌性肺炎感染。


b型嗜血桿菌侵犯力相當強

b型嗜血桿菌也是一種在潛伏在兒童上呼吸道常見的一種細菌,可分為有莢膜和無莢膜二類,無莢膜的菌種只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例如咽喉炎、鼻竇炎、中耳炎等。

有莢膜的菌種,尤其是b型嗜血桿菌較最具侵犯性,除了容易引起肺炎、中耳炎,有些會經由血液感染導致腦膜炎、敗血症。

90%以上的b型嗜血桿菌感染容易發生在5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3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超過5歲很少感染b型嗜血桿菌。


細菌性肺炎病情變化迅速,建議住院治療

若是兒童得到了細菌性肺炎,臨床症狀變化是相當迅速,容易有氣胸、膿胸、菌血症等嚴重併發症,所以會建議這些兒童一定要住院治療。

除了給予兒童充足的水份補充、氧氣供應、拍痰外,儘早確定致病菌、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至少7~10天。


如何預防細菌性肺炎感染?

預防細菌性的肺炎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最常見於兒童的細菌性肺炎病原是肺炎鏈球菌及b型嗜血桿菌。台灣嬰幼兒會在2、4個月及12個月大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而b型嗜血桿菌疫苗則在嬰幼兒2、4個月大接種五合一、6個月大接種六合一疫苗。

如果有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五合一和六合一疫苗,對於成長過程肺炎鏈球菌和b型嗜血桿菌就會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預防重於治療!」,除了按時帶接種疫苗外,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能減少肺炎鏈球菌或是b型嗜血桿菌的威脅。父母記得勤洗手以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尤其外出返家後,一定要洗手並更換衣物,再抱小孩。

若家中有人感冒,務必戴上口罩避免飛沫傳染。次外,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有助維持免疫力的正常運作。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體重過重,危害健康!胃內水球減重手術成效與步驟解析,腸胃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體重過重,危害健康!胃內水球減重手術成效與步驟解析,腸胃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個BMI高達36 kg/m2的患者,因為陸續出現多種肥胖併發症,於是決心減重。」許柏格醫師表示,「他曾經嘗試用飲食、運動、藥物來減重,但效果都不理想。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胃內水球手術。」

完成胃內水球手術後,他同時搭配運動並配合營養師規劃的飲食,體重從94公斤下降到68公斤,後續即使在取出水球後,也沒有迅速復胖。患者覺得水球幫助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順利達到滿意的減重成果。

久坐者必練的簡易開髖伸展,消除僵硬緊繃

久坐者必練的簡易開髖伸展,消除僵硬緊繃

髖部卡關會導致慢性疼痛!移動髖臀部疼痛的原因常常是關節周圍多層次的肌肉、結締組織等的緊繃,或壓迫到神經而引起的。鍛鍊並伸展髖關節附近的肌肉可以改善關節的活動能力,減少代償,並減輕肌肉、韌帶、神經的壓力。 活動跪坐 活動下犬式 下犬→上犬 單腳下犬收腿 活動蜥蜴式 單腳下犬收腿 活動蜥蜴式 活動側弓步 開髖前傾 臀後推直腿 貓牛式 側直腿前傾 坐姿體前彎...

破解減重迷思,健康減重不復胖!胃腸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破解減重迷思,健康減重不復胖!胃腸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30多歲的女性,BMI在30左右,除了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求助過中醫,甚至是近年很流行的減重針也都嘗試過了,但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鍾承軒醫師表示,「患者希望避免肥胖相關併發症,但因朋友接受外科手術後,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因此不想接受侵入性較高的減重手術。」

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胃鏡減重治療「無痕胃拉提」(或稱「內視鏡胃袖狀縫合術」)。患者的配合度非常高,術前便依照我們的建議調整飲食和運動的習慣,術後也持續維持。術後半年,她的BMI從30降至27,術後一年更進一步降至24,這些改變讓她很有信心,精神明顯改善,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