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音樂的誤會

by | 8 月 13, 2018



護理師馨慧懷有5個多月身孕,為了不要壓迫逐漸隆起的肚子,她換上新的孕婦裝。這天上午開始門診之前,她很認真地看著自己的手機。

「你在看什麼呀?」沈醫師問。

「安排今天的節目。」

「節目?」

「嗯,」馨慧拍拍肚子,得意地說:「胎教音樂。」

原來她的孕婦裝裡有組「胎教機」,4個喇叭貼在肚皮上彷彿環繞音響一般,選好曲目之後便能持續播放。

「聽說二十周以後,胎兒就能對聲音有反應,所以我買了一整套古典音樂,準備天天放給他聽。」馨慧秀出手機裡的胎教App。

沈醫師饒富興味地瞧了一會兒,忍不住問:「你曉不曉得胎兒聽到的聲音是什麼樣子?」

馨慧露出疑惑的表情。

「你會不會游泳?」沈醫師又問。

馨慧點點頭。

「水裡的世界聽起來怎麼樣?」

「欸……聲音悶悶地,有點模糊。」

「那就是了,當你把頭整個潛進水裡時,其實就類似胎兒泡在羊水裡的狀態,不過胎兒聽到的聲音會更加模糊。因為隔著肚皮、小腸、子宮、羊水,經過好幾種組織後,聲音會迅速衰減、失真,此外音樂還會跟心跳聲、呼吸聲、腸子蠕動的聲音混雜在一塊兒,胎兒聽到的音樂其實和我們聽到的音樂大不相同。恕我直言,這些失真的音樂肯定一點兒都不悅耳。」

「可是,大家都說多聽古典音樂,能夠開發潛能並讓孩子更聰明啊。」

「這是讓全世界父母親心甘情願掏錢買單的好理由,不過完全是個大誤會,一點兒根據都沒有。」

「怎麼可能沒有根據!」

「那是個在1990年代發表的研究,當時研究人員讓大學生在做測試前先聆聽莫札特的作品。他們發現有聽音樂的大學生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分數。後來這個結果漸漸被擴大解讀為『多聽古典音樂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更搖身成為行銷利器。」沈醫師道。

「既然有研究,你怎麼可以說沒有根據呢?」

「因為後來有不少學者對這項研究進行檢驗,但是得到的結果分歧很大,即使成績變好也只是暫時的效果。再說,測試成績本來就不等於智商,而大學生也不等於小胎兒。」

見馨慧有點兒失望,沈醫師道:「別想那麼多,放鬆心情、多休息、均衡營養才是最好的胎教呀!」




同場加映:


懷孕能不能做愛?


孕婦能不能運動?該怎麼運動?


孕婦看牙齒,可以照X光嗎?醫師來解答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當外面空氣品質不佳,不適合室外運動時,你可以在家做做舒活筋骨的有氧伸展,確保大關節都有適當的活動度。每天練習也非常適合,無論你用此作為一天的開始或結束,都能讓身體感覺更棒!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70多歲女士,因為在家裡昏厥而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有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建議動手術治療。」陳紹緯教授表示,「因為患者有多種慢性病,身體狀況較差,家屬相當擔心手術伴隨的風險。」

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利用導管置放生物組織人工瓣膜取代硬化狹窄的主動脈瓣。陳紹緯教授說,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失血量較少、術後疼痛較少,幫助患者較快恢復,並順利出院,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