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看牙齒,可以照X光嗎?醫師來解答

by | 8 月 18, 2017



「醫生,我懷孕,可以拍牙科 X光嗎?」


「醫生,我懷孕,拍牙科 X光會不會讓胎兒流產或畸形呀?」


根據美國牙科協會(ADA)網站提到:「當孕婦需要牙科的 X 光,包括單張的牙科根尖 X光片,或是站著掃描一圈的牙科環口 X光攝影,甚至牙科的錐狀束電腦斷層,於拍攝過程中時,在有防護的情況下是相對來說相當的安全的。」


這篇文章,沒有很多阿哩阿雜的專業術語與名詞,我試著用病人能夠秒懂的角度出發,且不悖離實證。


輻射領域非常廣,有天然輻射、人為輻射、游離輻射、非游離輻射、職業暴露、醫療暴露…等等分類。


接下來我們以診斷性質,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拍攝牙科數位 X光檢查做說明。 它的照射劑量非常低,遠低於醫療上用於治療性的放射線劑量。所以,以下用「照幾張」來說明時,前提應是指數位新設備系統。


我的目的是想讓大家知道,牙科數位 X光照射的劑量,是非常低的, 不太需要為了害怕而放棄醫療診斷,進而失去醫療介入的黃金點。




先認識一下牙科常用的 X光攝影


牙科常用的X光攝影有以下幾種


● 牙科單齒 X 光攝影:0.005毫西弗


●牙科環口 X 光攝影:0.01毫西弗


●牙科錐狀束電腦斷層:0.011 ~ 1.073毫西弗(小範圍 ~ 大範圍)




一次性照射的劑量安全範圍?


一次性照射的意思就是,單一次就診,拍攝牙科數位 X光的劑量安全範圍。




對於胎兒的單次參考劑量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資料指出,對於胎兒來說,單次急性劑量(在短時間,通常為分鐘內遞送的劑量)若小於 0.05 Gy(戈雷)是安全的範圍。


「戈雷」是吸收劑量單位,牙科 X光的射質因素是 1,所以 0.05 Gy(戈雷)的吸收劑量可視為 50毫西弗的等效劑量。經過一連串的簡化與計算,也許可以簡單視為 50毫西弗的有效劑量。


牙科單齒 X光攝影的劑量約0.005毫西弗,換言之,單一次拍攝牙科單齒數位 X光片,在 10,000張以內的劑量是相對安全的。




對於一般人的單次參考劑量


美國醫學物理學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建議,當單次醫療劑量暴露在 50毫西弗以下,或是短期多次醫療放射暴露累積劑量在 100毫西弗以下時,該風險可能太低以致無法被評估,或是不存在風險。


根據該建議,換算起來大概是這樣子:


單一次拍攝牙科單齒數位 X光片,在 10,000張以內的劑量是相對安全的。


單一次拍攝牙科環口數位 X光片,在 5,000張以內的劑量是相對安全的。


單一次拍攝牙科錐狀束電腦斷層,在 46 張以內的劑量是相對安全的。



這也就是說,孕婦或病人來我們診間就診,短短的 30 ~ 60分鐘一次診療時間,也許會拍攝一至兩張牙科數位 X光片,在標準的防護下進行拍攝,這劑量是相當安全的。




不照X光就沒有輻射嗎?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會不斷接受背景輻射,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資料,台灣人每人平均 1 年接受的背景輻射劑量為 1.6 毫西弗。甚至從台灣坐飛機往返美國西岸一趟,背景輻射也有 0.09 毫西弗。


至於醫療方面的輻射劑量,如下圖。由此可知,牙科所拍攝的數位 X 光,在醫療輻射的診斷部分,劑量非常的低。





做好防護,該用則用


既然牙科數位 X 光照射劑量已經很低了,牙醫師在對於疾病的評估,若需要 X 光的輔助檢查,病友可以暫時把所謂的成見、偏見、農場文、聽說文擺一邊。


只要做好適當的防護,像是防護鉛衣的穿戴,就無需太多擔憂。


讓牙醫師好好為您診視、與處置,才不至於病入膏肓、悔不當初。




醫療決策需要醫病共同理解與參與


當然,數據歸數據,即便很多研究都說,安全劑量下胎兒不太會出問題。


但是萬一,人生總是會有萬一的,萬一流產或是有問題的嬰兒,病人或是家屬會不會歸咎於牙科 X光呢?這是一道難解的題。


所以,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資料特別指出:「如何與孕婦溝通任何類型的風險,取決於許多因素。首先,考慮的是患者的教育背景和語言和文化障礙。但一般也要考慮到母親的壓力水平和其他潛在的心理影響。」


由此可知我們醫療決策仍是需要在提供相對適度的資訊溝通後,醫師與病人共享這個決策。




貼心小提醒


倘若孕婦對於拍攝 X光有任何疑慮,請務必尊重婦產科醫師給您的意見,婦產科醫師會依照您的個體狀況、差異,給予適合的建議。


網路有很多文章,任何文章內容務必慎選以及思辨。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改善癌症惡病質,幫助抗癌更有效

改善癌症惡病質,幫助抗癌更有效

癌症惡病質對於患者來說,不只單純是體重的減輕,它會帶來的影響非常全面,有可能會導致癌症治療的效果降低,或者是疾病復發或惡化。如果能夠比較早發現,比較早治療,才能有比較好的結果!

乳房良性腫瘤需要手術切除嗎?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適用時機與手術步驟,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乳房良性腫瘤需要手術切除嗎?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適用時機與手術步驟,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接受超音波檢查時發現一顆約2公分的乳房腫瘤。」黃啟瑜醫師表示,「即便是良性的乳房腫瘤,患者還是會擔心、焦慮,但是又對手術感到害怕,而一直猶豫不決。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後續在局部麻醉下,利用真空抽吸輔助針進行手術,順利切除乳房腫瘤,傷口約0.3公分,術後恢復相當順利。術後病理報告顯示為良性腫瘤,讓患者鬆了一口氣,相當開心。

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治療進展,國際指引列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入後線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治療進展,國際指引列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入後線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濾泡性淋巴瘤多好發於50至60歲中年患者,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是在做檢查時意外發現;或在頸部、鼠蹊、腋下等處摸到腫大的淋巴結,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疲勞、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確定診斷時大多已是第二、第三期。」張明志醫師指出,濾泡性淋巴瘤為淋巴結濾泡生發中心中的淋巴球不受控制地生長,導致增生的細胞大於正常比例而形成,如果濾泡內的淋巴球數量過多,甚至溢出到淋巴結外,就有機會進一步發展成瀰漫性淋巴瘤。

長不高,好煩惱!提前佈局長高黃金期,最大化增值兒童成長的生長激素治療解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長不高,好煩惱!提前佈局長高黃金期,最大化增值兒童成長的生長激素治療解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幾年前有位12歲的男生,來就醫時身高只有135公分。」高銓宏醫師指出,「追蹤發現,他一年長高不到4公分。進一步檢查後,確定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

雖然診斷生長激素缺乏症,也準備向健保申請生長激素治療,但是患者卻沒有回診。幾年後,患者再度回到門診,身高只有150公分,當時X光檢查顯示骨齡已經超過15歲。當男生的骨齡達16歲後,幾乎無法再長高,所以150公分大致就是他的成人身高了,錯過治療期,真的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