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聊天室】流感不是普通感冒,要小心防範!

by | 11 月 7, 2017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我們今天很開心邀請到家醫科的蔡忠紘蔡醫師。現在天氣真的是變涼了,感冒的人愈來愈多,為什麼天氣涼的時候大家就開始感冒啦?

蔡忠紘醫師:很多人都以為身體著涼之後,病毒就會侵入,其實不是因為這樣的關係。而是因為天氣冷之後,病毒比較活躍,所以即使你穿了很多很多衣服,但沒有做到足夠的保護,沒讓自己的抵抗力增加,病毒還是很容易侵入體內,造成感冒。

白映俞醫師:除了感冒之外,大家更擔心的還有一個,就是「流感」。流感與一般感冒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蔡忠紘醫師:流感跟感冒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引發的致病原不一樣。

白映俞醫師:病毒不一樣。

蔡忠紘醫師:一般造成感冒的病毒種類非常的多,包含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講都講不完的病毒種類。那流感就不一樣囉。流行性感冒雖然也有「感冒」這兩個詞在裡頭,但流感造成的嚴重性就會遠大於一般感冒。流感病毒主要是有三種,A型、B型、和C型。A型與B型又特別容易引起大流行。所以他主要造成的病毒型不同,症狀也比感冒來得嚴重,會發高燒,一燒就是39、40度,除了喉嚨痛之外,還會明顯全身痠痛,或是倦怠、疲累的情形。反而剛剛講的一般感冒症狀,像是咳嗽、流鼻水,倒就沒這麼嚴重,這就是流感和感冒不同的地方。

白映俞醫師:流感的話還有可能引發更重症的情況,到底什麼是流感重症啊?

蔡忠紘醫師:流感重症就是流感的併發症,流感的併發症可能來源有兩個,一個是流感病毒本身所引起,另一個是病毒破壞了呼吸道和抵抗力之後,細菌侵入造成的狀況,一般常見的重症包含肺炎腦炎、甚至是一些心肌炎等等,這些都是流感重症的表現。剛開始的時候,都只是流感一般症狀。小朋友如果出現流感的症狀之後整個食慾變得很差,很病懨懨的情況,或者是成年人、中老年人出現流感症狀以後,咳嗽變多、有黃痰、或高燒持續不退,都要小心是否由原本的流感病毒的症狀引發成重症的情形,就要特別小心,讓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流感肆虐,除了發燒還要注意這些危險徵兆!

白映俞醫師:如果覺得狀況變嚴重的時候,不要遲疑,要趕快回去醫院。哪一些人我們要特別小心會容易有流感重症?

蔡忠紘醫師:流感重症剛剛講到就是病毒對我們本身的抵抗力一直破壞,造成後續的影響。所以最簡單的就是說,如果我們本身抵抗力不好的人,像是5歲以下的小朋友,或是6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本身有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些慢性病的病患,心臟病的患者、腎臟病的患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本身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包含一些阻塞性肺病或者是常常抽菸的病人,這些都是比較容易引發流感重症的高危險族群。所以特別要讓自己有好的抵抗力和保護力,才能在秋冬之際避免流感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

白映俞醫師:所以不管您是屬於這樣的族群,或者是你家裡是有這樣族群的人,都要特別特別的小心喔。

蔡忠紘醫師:在這樣的病患裡,我們希望他有好的保護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施打流感疫苗。

白映俞醫師:流感疫苗非常重要,不知道大家打了沒?

蔡忠紘醫師:大家一定要記得趕快去打流感疫苗!

白映俞醫師:謝謝家醫科蔡忠紘蔡醫師,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20歲的大學生,因為蕁麻疹反覆發作,讓生活大受影響。」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副主任林尚宏醫師表示,「每次蕁麻疹發作,就像全身有螞蟻在爬,奇癢無比。患者全身皮膚佈滿抓痕,常抓到破皮出血。甚至讓他不願意上課,也放棄參加社團活動。」 患者一開始接受抗組織胺治療,後來再增加到四倍劑量時,症狀改善仍有限,讓他感到非常沮喪。林尚宏醫師說,後來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使用第三線藥物。所幸,經過治療後,他的症狀終於獲得大幅改善,隨著病情受到控制,他逐漸恢復信心,也回到校園,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PD-L1免疫抑制劑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武器,能夠降低死亡風險、提升存活率;現在劑型進化出現皮下注射給藥,在相同的療效下,能大幅將注射時間縮短至僅約10分鐘,不須留置針頭或人工血管,降低疼痛感,因此能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反覆出現腹瀉與腹痛,曾經在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又因為發現直腸腫瘤合併肝轉移,而接受切片檢查。」王照元教授表示,「病理報告顯示,患者的腫瘤是神經內分泌瘤,大家才曉得原來導致反覆腹瀉與腹痛的主因是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後續也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治療,減少腫瘤分泌相關荷爾蒙,幫助緩解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由此可知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治療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多專科的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