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氮冷凍治療,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by | 9 月 16, 2017


什麼是「液態氮冷凍治療」?

液態氮冷凍療法在皮膚科是一種常見的物理性療法,利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到達皮膚表面約零下20-50度,透過冷凍與回溫數個循環,凍傷破壞病變的表皮細胞,造成病變的皮膚細胞壞死,陸續結痂而後一層層脫落,來達到治療效果。


哪些皮膚疾病會用到「液態氮冷凍治療」?

病毒疣、皮膚贅瘤(或表皮小肉球、零星肉)、上皮角化症(老人斑)、雞眼、蟹足腫、肥厚增生型疤痕、傳染性軟疣、結節性癢疹、化膿性肉芽腫(血管瘤)、皮膚癌前病變 (日光角化症或波文氏疾病)等等。主要以治療表皮的疾病為主,但實際使用還是以病灶深淺、病人狀況和醫師的建議為主。

大多數有健保給付,但與美容相關的病灶(例如:老人斑),需要自費。(對抗老人斑


液態氮冷凍治療會很痛嗎?

治療過程的確會感覺冰冰的、刺刺痛痛,不適感大約持續數小時到一天。疼痛的程度因人、因病灶而異,每個人耐痛的程度不一樣,依照病灶大小所需要的治療劑量也不同,病灶越大越厚、冷凍停留時間越久、疼痛度相對也會提高。


做完液態氮冷凍療法後,會影響日常生活嗎?病灶會有什麼變化?

病人非常關心的冷凍治療之後,會有大傷口嗎? 可以碰水嗎? 可以正常洗澡嗎? 

冷凍治療後,局部皮膚一般仍是完整的,可以正常碰水、洗臉、洗澡等。 
接受冷凍之後,病灶會有類似凍傷的反應,局部皮膚可能會稍微紅、腫、痛,都算是正常現象。然後會慢慢形成一層硬掉死去的痂皮,請大家讓它自行脫落,或是等到回診由醫師把厚皮削薄,不要自行用力把痂皮摳破,反而容易造成傷口。 

如果當次的冷凍治療有加重劑量或是治療皮膚薄嫩的部位,治療後1-2天內是有可能會有水泡、甚至是血泡的形成,請小心照護,不要隨意弄破,盡量不碰生水,並且可用局部抗生素藥膏或優碘塗抹,再用OK繃貼起來保護傷口。 


有什麼特殊狀況,需要提早回診?

一般而言,冷凍治療是間隔1-2周接受治療,一周之內太早回來,單次效果還沒完全發揮,而間隔太久又無法累積療效,達到治療效果。 

但如果出現以下情形,局部的紅腫或血泡持續擴大、遠超過當時做冷凍治療的範圍,甚至出現發燒現象,請盡早回院複診。 


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問:冷凍治療是像電療?要把皮膚燒死?

答:不是,冷凍治療並非「燒死」,比較算是凍傷。 


問:冷凍治療是用乾冰?

答:不是,是用液態氮。 


問:冷凍治療是要把病毒疣凍死嗎?

答:不是,這種低溫還不足以直接凍死病毒,主要是把被病毒感染的皮膚細胞凍死,讓底下新生的正常皮膚慢慢長出來。


問:用噴槍和用棉棒做冷凍治療哪個效果比較好?哪個比較不痛? 

答:無論用噴槍或用棉棒都是類似的效果、相似的疼痛。

  ● 噴槍噴的和棉棒沾的都是同樣的液態氮,只要足夠的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都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而兩種工具都一樣的原理:接觸時間越長、治療能量越強、疼痛度也越明顯。

  ● 大範圍的病灶常用噴槍比較集中能量且省時,微小病灶用小支棉棒接觸比較不會傷及周圍正常皮膚。


問:為什麼病灶的周圍、小部分正常皮膚也被噴到了? 

答:因為需要完整處理。

  ● 如果是老人斑或是疤痕等病灶,基本上只會集中噴在病灶處,但病毒疣或是癌前病灶等,冷凍治療範圍會擴大到病灶外邊緣約1 – 3 mm的正常皮膚,把周邊肉眼看不到的潛藏病灶也完整處理。


問:為什麼我的病毒疣都不會好,不是已經做冷凍治療了嗎?

答:因為你的病毒疣可能太大又太厚了。

  ● 小而薄淺的病灶平均2-4次冷凍治療,大而厚深的病灶平均需要3-6次以上的治療。

  ● 每次治療間隔1-2周。直到原本粗糙的病灶恢復光滑有正常紋路的皮膚才算徹底,否則容易復發!(病毒疣會傳染,該怎麼治療和預防?請醫師解答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我們常說的「中風」代表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導致腦部沒有氧氣而失能。而一般口語所說的「小中風」,代表著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為TIA),其實原理也是像中風一樣,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只是症狀沒有持續很久,在24小時內,腦部的血液循環自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