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疣會傳染,該怎麼治療和預防?請醫師解答

by | 8 月 22, 2017

病毒疣會傳染,該怎麼治療和預防?



腳底長一顆顆表面粗糙的凸起物,醫生說是病毒疣,怎麼辦?

治不斷,新的又來亂,病毒疣該怎麼治療和預防?


什麼是「病毒疣」?

「疣」=「病毒疣」=台語的「魚鱗贅」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 HPVs)感染。魚鱗贅這個名稱是過去誤以為殺魚時,魚鱗附著在皮膚,但事實上疣與魚鱗完全無關。

雖然都是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所造成,但不同血清型的人類乳突病毒表現出不同型態的皮膚疣[1]

1. 尋常疣common warts:HPV 2、4、27、29 血清型為主。外觀為往外凸起的棕色、粗糙角化的顆粒或斑塊。常出現於手部、指甲周圍或四肢。 

2. 足部疣plantar wartsHPV 1 血清型為主。出現在腳底,好發於孩童和青少年。比尋常疣來得厚皮,由於在足底不易提早發現,當病灶長太大時可能會疼痛紅腫,造成行走不適。

3. 扁平疣flat wartsHPV 3、10血清型為主。突起面與上述的疣不同,較平滑、扁平、粉膚色,常出現在前額、臉部、前臂和小腿,很常被忽略而延誤治療或誤以為是老人斑。

4. 生殖器疣genital wart or condyloma acumilatum:HPV 6、11 血清型為主。也就是俗稱的菜花,好發於男女生殖器及肛周。主要是不安全性行為接觸所引起的。生殖器疣和上述的三種病毒疣是不一樣的臨床表現和傳染途徑。


究竟是疣?還是雞眼?

腳底的病毒疣有時候與雞眼不易區分,病毒疣有時候也可能合併雞眼的變化。病毒疣的表面會有數個黑色小點(像灑了黑胡椒),當醫師把最上層的厚皮角質刮除,疣的底層會露出許多針狀出血點。

如果我們剝除雞眼外層的厚皮,可以看到底下有半透明灰色中心點像是眼珠,而且雞眼多位在足部受壓力點走路好像踩釘子!雞眼和病毒疣該怎麼辦?醫師來解答

病毒疣的相片-照護線上



為什麼會長疣?

病毒疣是經過接觸傳染而來。主要是人與環境,或是人與人接觸時,病毒接觸感染到皮膚表皮。 

國外曾統計學齡孩童病毒疣的盛行率高達23成,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疾病。而針對4 –12歲的兒童而言,身邊親近的人是最主要的傳染來源例如:家人長疣或班上同學長病毒疣[2]。而一般認為的光腳行動、公共衛浴和游泳池,反而並不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長病毒疣是不是免疫力差?要不要做檢查?

幼童長疣的確是因為免疫力尚未發育成熟,較容易受到感染,大部份隨著年紀長大,免疫力自然成熟,感染機率和病灶範圍也會逐漸下降[3]

至於比較容易長疣的成人,一般而言,整體的免疫能力其實都是正常的,只是皮膚脆弱有縫隙時剛好接觸到病毒,或是病毒本身利用某些方式逃避了免疫力的監控,趁虛而入。

只有極少數的病例是基因問題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或全身免疫力低下造成的,但這類病人大多是廣泛面積且極難治癒的疣。如果醫師有懷疑其他病變,才需要額外做皮膚切片或其他詳細檢查。


病毒疣該如何治療?

病毒疣四大治療方向:凍、燒、藥、切

但實際臨床上,我們常常遇到病人起初沒注意或以為那是厚皮或雞眼,拖延之後反而越長越大或傳染到更多部位。而病灶長越大,治療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

病毒疣的治療方式-照護線上



● 冷凍治療、電燒或手術治療

冷凍治療是門診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將液態氮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來破壞表皮,連帶去除病毒疣。

冷凍治療藉由調整液態氮接觸到皮膚的秒數,來決定當次療程的強度。如果做得較弱,疼痛度較低,但可能要做好幾次,延長治療時間;冷凍做得較強,疼痛度高,可能縮短療程,但也可能會起水泡並造成表淺傷口。

醫師會視病毒疣的位置大小來決定治療強度,一般都要做到結白霜並稍有痛感才有療效。至於治療次數因病灶大小和個人狀況而異,小而淺的病灶平均2-4次冷凍治療,大而深的病灶平均需要3-6次以上的治療,每次治療間隔1-2周。(液態氮冷凍治療,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對於難治型或單顆的病毒疣,則可以考慮電燒或是直接切除手術,但需要施打局部麻醉,也會有傷口恢復期以及可能留下疤痕等副作用。 


● 居家水楊酸Salicylic acid、門診三氯醋酸TCA或Imiquimod免疫調節藥物

市面上雞眼貼片、治疣液或角質軟化膏裡面含有的成分就是水楊酸濃度從2.5-40%都有,但濃度越高就越需要小心使用,不要過度治療傷及正常組織。塗藥後可用紗布或OK繃貼住隔絕,避免水楊酸碰到正常的皮膚。

酸類的原理是軟化並破壞代謝受感染的皮膚角質,外用水楊酸藥物可用於足部疣、尋常疣及手部的扁平疣,但不建議用於臉部或生殖器。臉部的扁平疣,門診會使用三氯醋酸,局部點在病毒疣的病灶。

酸類藥物的副作用最常見是皮膚的刺激、皮膚色素沈澱或脫失。若是出現嚴重之紅腫、疼痛刺激,就必須暫停藥物的使用。

Imiquimod 則是一種免疫調節作用的藥膏,主要用於治療生殖器及肛門周圍的疣,扁平疣也有不錯的療效,刺激性較小,但健保不給付,屬自費藥品。


預防病毒疣,跟我這樣做

1. 不接觸病灶

不要刻意摳抓病毒疣,病灶本身是摳不乾淨的,若摳完病灶再去搔抓其他正常皮膚,反而可能將病毒疣散播到其他身體部分。若不小心接觸到疣病灶,請洗手以防傳染到他處或傳染給他人

可以使用ok繃或小紗布把病毒疣遮住隔離,避免接觸傳染給親近的家人或孩童。足部疣的病患盡量減少光腳行動或與人共用拖鞋,避免交叉感染。接觸過病灶的磨石、指甲剪或磨甲板,不要碰觸到正常肌膚。


2. 保持良好皮膚屏障

保持皮膚的完整性,合併有濕疹/汗皰疹、香港腳、富貴手、皮膚乾燥龜裂的人,容易有脫屑小破皮,讓病毒透過小傷口伺機而入,所以要積極治療上述合併的皮膚疾病,並可配合使用護手霜或護足霜保養皮膚。


3. 減少公共感染的機會

容易反覆感染病毒疣的人,去公共場所(例如:游泳池、溫泉、健身房),盡量自備拖鞋,避免赤腳直接暴露在公共環境中或共用鞋子、毛巾等物品,手腳接觸公共場所或公共設施之後要用肥皂或洗手乳搓揉清洗。


做個總結

目前皮膚疣的治療有許多的選擇,建議由醫師確定診斷後,配合疣的生長部位和病人的考量,接受完整治療並積極預防,而原本粗糙的病灶要治療到恢復光滑有正常紋路的皮膚才算徹底,較不容易再次復發。

參考資料:
1. Goldsmith LA KS, Gilchrest BA, Paller AS, Leffell DJ, Wolff K eds.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012:2422-2424.
2. van Haalen FM, Bruggink SC, Gussekloo J, Assendelft WJ, Eekhof JA. Warts in primary schoolchildren: prevalence and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Br J Dermatol. 2009;161(1):148-152.
3. Bruggink SC, Eekhof JA, Egberts PF, van Blijswijk SC, Assendelft WJ, Gussekloo J. Natural course of cutaneous warts among primary schoolchildre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n Fam Med. 2013;11(5):437-441.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為嚴重氣喘發作而被送到急診室,到院時已無法自行呼吸。由於狀況非常嚴重,最後甚至需要動用葉克膜(ECMO)來搶救。」劉景隆醫師表示,「經過詢問才曉得,患者平時都是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由於長期缺乏有效控制,氣喘才會持續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患者,因為在夜裡感到胸痛而到急診室,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肺動脈高壓的問題」李克仁醫師表示,後來發現,患者容易感到喘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都沒有放在心上,自己也不覺得跟紅斑性狼瘡有關,所以沒有就診。

部分自體免疫疾病會併發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與皮肌炎等患者病程中出現肺動脈高壓,病情進展快且複雜,需密切追蹤與早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