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具備貧血基本知識

by | 5 月 10, 2017

五分鐘具備貧血基本知識



貧血時患者可能出現倦怠、頭暈、喘、心悸、頭痛、耳鳴,這些症狀相當不具特異性,所以當患者有貧血症狀時,並不一定會聯想到貧血,而會在其他科別(心臟科,胸腔科,神經科,耳鼻喉科…)求診,醫護人員診斷時一定要把貧血列入考慮!

這張圖簡單講述貧血的病理生理學,簡單但是重要!這個原則也適用在血液學很多方面(如白血球,血小板),一個人口袋沒有錢(貧血),原因不外乎下列可能:


1. 錢都儲存在銀行裏了(血都儲存在脾臟裏了)!


2. 賺錢太少了(紅血球製造太少了)!


3. 錢花得太兇了(紅血球破壞太多了)!



為什麼會貧血?


臨床上,病人產生貧血的機轉,也必須分為這三個方向來思考:


1. 血都儲存在脾臟


2. 紅血球破壞太多了:例如出血、溶血


3. 紅血球製造太少了:包含下列三個方向


     a. 營養缺乏:最常見的是缺乏造血原料鐵、葉酸和維他命B12。


     b. 骨髓內製造紅血球細胞減少:如再生不良性貧血,血癌等。好比血液細胞製造的工廠(骨髓) 被流氓霸佔了,工廠當然製造不出產品。


     c. 紅血球製造效率很差:如發炎或腎臟疾病。



一定要看平均紅血球容積,了解紅血球的大小!


臨床上很常見到血液檢驗報告(CBC/DC),大部分人看這個報告的習慣是先看白血球(WBC),再看血色素(Hb)然後跳過中間的數值直接看血小板(platelet)。


在這邊我要強調看完Hb後,一定要看「平均紅血球容積」(MCV),一定要看MCV,一定要看MCV,很重要所以說三次,一定要養成看MCV的習慣!另外白血球分類(DC)也要看。



「平均紅血球容積」有這麼重要嗎?


「平均紅血球容積」很關鍵的線索,可以幫助我們找出病人貧血的原因。


「平均紅血球容積」高,是所謂的大球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


「平均紅血球容積」低,是所謂的小球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


「平均紅血球容積」正常,是所謂的正常大小性紅血球貧血,很多原因會導致,我們會在下集作討論。



哪些原因會造成大球性貧血?


鑑別大球性貧血病因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


會導致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的原因就是葉酸和維他命B12的缺乏。


但是在現在臺灣營養過剩的社會,怎麼會缺乏葉酸和維他命B12 呢?其中原因一定要探討,最常見如下:


1. 以前接受過胃切除手術,患者會缺少胃分泌產生的內生性因子(intrinsic factor),維他命B12 要和內生性因子結合,才能被腸道吸收,缺乏內生性因子,維他命B12 就無法被腸道吸收!


2. 萎縮性胃炎


3. 全素食者


治療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的方法很容易,只要靜脈或肌肉注射維他命B12和口服葉酸即可。


治療這類病人醫生的成就感很高,因為臨床上,一治療下去病人的貧血指數會明顯地改善,就好比車子的結構是好的,汽油一加上去車子就立刻可以發動了!


大球性貧血除了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外,還有哪些其他的原因呢?這個問題的解答是高階者的層次了,其原因還包括


1. 肝病患者


2. 酒精上癮者


3. 甲狀腺功能低下者


4. 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患者


一般而言,1~4 原因的患者,其貧血檢驗數值MCV很少會大於110,MCV大於110之貧血患者就是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了!



哪些原因會造成小球性貧血?



小球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


1. 缺鐵性貧血


2. 地中海貧血(以上1,2原因者佔 80%以上)


3. 慢性病引起之貧血。請注意 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ACD) 是一個病完整的診斷名稱,不是一個敘述!




 除了上述的3個原因以外,若還要高階層次的答案,得考慮:


1. 鉛中毒(小兒科或職業相關者,油漆工… 要考慮)


2. 鐵粒芽紅血球貧血(少見,有家族病史相關)



鐵在人體是一個動態的平衡,缺鐵性貧血病人若其貧血已經造成小球性貧血,其檢驗確定診斷的方法是血中除了鐵濃度低外,病人血中的鐵飽合度小於20%!


**鐵飽和度的算法:serum iron(血清鐵)除以TIBC(總鐵結合能力)**




一定要把缺鐵的原因找出來!


病人診斷缺鐵性貧血後,不要就到這邊結束,要繼續追下去,一定要把病人為甚麼鐵會缺少的原因找出來!


女性病人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月經原因導致的鐵缺乏。


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有腸胃道出血(例如潰瘍出血),腸胃道癌症(例如大腸癌)和非腸胃道癌症這三個方向一定要去探究!

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的病人大部分是正常大小性紅血球貧血,抽血檢驗的數值是:鐵質低,TIBC 低而 ferritin 高。


ACD是個diagnosis of rule out,必須要把其他疾病排除後,才能下這個診斷。


有哪些疾病要和ACD做鑑別診斷呢?最主要要考慮病人是否有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甲狀腺,腎上腺)。另外若病人是小球性貧血的話,就要先把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排除!

至於會造成正常大小紅血球性貧血的疾病很多,這也是臨床最常會診血液科醫師的原因。


歡迎繼續收看貧血原因多,小心問清楚,你就會有更完整的概念!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