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泡沫,該如何判斷?腎臟科醫師教你看

by | 3 月 19, 2017



泡泡尿是腎臟病徵兆之一


「醫師,我最近尿的泡泡很多,想檢查一下腎臟有沒有問題。」


這是不少病人到腎臟科門診求診的主訴之一,台灣腎臟醫學會也宣導:「泡、水、高、貧、倦」是腎臟發生問題的徵兆,而其中的「泡」即是指尿液有泡沫,或是俗稱的泡泡尿。




但是這可能是個假議題,前提是你是不是真的有泡泡尿,即真的腎臟有問題而產生的泡泡尿。




泡泡尿可能暗示有蛋白尿


泡泡尿之所以會是腎臟病的徵兆之一,是因為可能暗示著尿中有蛋白質。腎臟的過濾膜正常會阻擋血液中的蛋白質流失到尿中,一旦尿中出現蛋白質,且真的是從腎臟來的,即代表腎臟本身可能出了問題。




蛋白尿嚴重度與腎功能惡化相關


蛋白尿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不但是腎臟功能受損的結果,一些研究指出,它亦可能是加速腎功能惡化的原因。


臨床觀察到,就診發現時的腎功能越差,最後進展至末期腎疾病的風險越高,這應該可以理解,腎臟經過一段時間的受損,腎元無法再生,功能只會持續下降,因此發現時的立足點越差,本錢越少,之後惡化的機會也越高。






而相同的腎功能範圍下,蛋白尿越嚴重,進展至 末期腎疾病 需要洗腎的風險亦呈現驚人倍數的增加,例如當腎絲球過濾率在60-75 ml/min 之間時,顯著蛋白尿的病人較蛋白尿正常的病人洗腎風險上升至70倍!




而若腎功能原本就不佳(腎絲球過濾率 15-30 ml/min)且又有顯著蛋白尿,洗腎的風險更上昇至2000倍以上 !




腎功能立足點和蛋白尿嚴重度一樣重要


因此我常跟病人打個比方,一台較新的車子和一台較舊的車子跑在路上,舊的車子雖然跑得不怎麼快,可是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新的車子一邊跑,一邊車底卻在漏油,這樣你覺得哪台車會先拋錨呢?




車子的新舊、性能就好比病人現今的腎功能,漏油與否多寡就好像是有無蛋白尿一樣,功能維持,沒有蛋白尿的腎臟才能使用長久。




泡泡尿不等於蛋白尿


雖然泡泡尿可能暗示著病人有蛋白尿,但是尿液有泡沫並不等於就有蛋白尿。因為現今西式的馬桶在一些正常狀況下即可能造成個人誤判,臨床經驗上即有許多求診前擔心不已的病人檢查結果其實是正常的。




搜尋相關的研究,有無泡泡尿(Foamy urine)與蛋白尿的相關性,結果在2012年有一篇韓國的研究,是回顧型研究,回顧病歷,看就診主訴有泡泡尿的病人究竟有多少比例真正有蛋白尿?


結果發現,最後僅22% 的病人真的有蛋白尿 ! 其他近  8 成是正常的。




正常可能造成尿液有泡沫的狀況




尿得快:現今絕大多數的家庭是西式的馬桶,原本就存在一灘水封,而小便時沖入水封的速度越快,就會激盪拌入越多的空氣至水封中。


衝擊大:尿下的高度越高,衝擊水封的力道越大,拌入的空氣越多,就會產生更多的氣泡,因為男生通常是站著小便,所以一般瞬間產生的泡沫也會比女生多些。


水喝少:即水喝得較少的狀況下,尿液會較濃縮,表面張力與水也會相差越大,更容易產生泡沫。


其他較少的原因如馬桶表面有清潔劑附著、等,亦可能在正常的情況下產生泡沬。




真正的泡泡尿要經得起時間考驗


所以總觀以上,現今人不論男女,小便時第一時間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泡沫;尤其在一些情境如經一整夜沒有小便,清晨的第一泡尿;或是因為有事情在忙無法立即上廁所,憋尿憋了一段時間的小便。


此時的瀉洪,伴隨膀胱強力的收縮,通常尿得又急又快,衝擊力也大,又是濃縮的小便,會產生最多的泡沬。


而真正的泡泡尿(指的是尿中有蛋白質造成的蛋白尿)應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留置5分鐘不要沖掉,若是蛋白尿造成的泡沫應該會繼續存在,而一時間因上述原因沖激產生的泡沫則會消失。


甚至蛋白尿產生的泡沫尿在更久的時間(15分鐘後)依然存在。




總結:壞的泡泡尿特徵


所以總結壞的泡泡尿,即真的是尿中蛋白質造成的泡泡尿,因為意味著腎臟實質的損傷,所以每次的小便應該都有蛋白尿,每次都會有泡沫,而這些泡沫是應該持續存在,不會因留置一段時間不沖而消除。


而本身若已有一些慢性疾病就更應提高警覺,因為是造成腎臟損傷,產生蛋白尿的危險因子。


發現小便有泡沫先不要太緊張,先留置5分鐘再觀察,問自已是否憋尿太久了?必要時再找醫師求診檢查確定。


參考資料
1.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ubjective foamy urine, Chonnam Med J 2012;48: 164-168
2. Foamy urine in nephrotic syndrome, Clin Kidney J 2013,6: 341
3. Levey AS, de Jong PE, Coresh J, et al.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prognosi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KDIGO Controversies Conference report. Kidney Int 2010; 80:17.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