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和你想的不一樣

by | 3 月 13, 2017

憂鬱症



「孩子年紀還小,不會知道甚麼是憂鬱啦!」

其實,憂鬱症的好發年齡從青少年開始,但常被家長忽略掉。原因之一是,青少年的憂鬱表現跟成人不太一樣。一般來說,憂鬱症的患者大多吃不下、睡不著,但青少年憂鬱患者卻可能「暴食」(想以食物來平衡低落煩躁的情緒),或是「躺床」(不見得睡著,就是窩著不想起床面對世界),父母就誤以為孩子都吃好睡好,絕對沒有問題。

表象或許騙得了人,但生病的本質最後還是會顯現在「功能」上,學校成績沒有理由地變差了,即使小孩很想努力,卻總是拉不上來。早上起不了床常遲到,無故早退,甚至開始拒絕去上學,覺得自己變差變笨,無法去應付課業或人際關係,喪失自信…等等。直接詢問孩子的情緒狀況,或許會得到防衛的敷衍,但父母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興趣」,例如:原本很愛打遊戲的,竟然不太玩了,喜歡跟朋友出去逛街的,竟然拒絕邀約而躲在房間裡,類似這樣的轉變,請立刻提高警覺。

因為青少年是人生很重要的發展階段,尤其在學習方面相當關鍵,稍微出點狀況就可能無法順利升級,或是影響到高中、大學的入學成績,連帶影響未來的發展。常在診間遇到已經拖一段時間才來就醫的青少年,眼看就要面臨大考了,真讓人感嘆,應該早點來治療啊!


「老人家只是身體退化,總是抱怨疼痛不適,這不可能是精神問題。」

不只青少年,老人的憂鬱表現也跟青壯年的不一樣呢!尤其,東方文化不太講個人感受,認為只要夠努力,「人定勝天」。如果心裡有不舒服,那就是自己不懂得調適,自己想不開。所以,老人家鮮少會抱怨自己情緒差、低落、憂鬱…之類的,反倒是用「身體化」的語彙來表現 — 這裡悶、那裡痠痛、軟弱沒有力氣、吃甚麼都沒有味道、記憶力變差…最後的結論往往是「老了沒用,活著拖累別人,死一死算了」。

如果您確定老人家這樣講,不是企圖「情緒綁架」(要脅家人的關心或逼迫晚輩就範),而是真的整個人看起來活力下降,莫名消沉,變瘦,除非看病就不太出門,成天在家唉聲嘆氣的,請提高警覺,儘速帶長輩就醫。尤其,老年人是自殺的高風險群,稍不注意就可能釀成憾事。


「精神科的藥不能吃啦!會上癮,一輩子都戒不掉。」

關於精神科的用藥,誤會可就大到不行了。精神疾病的範圍相當廣泛,所用到的藥物總類繁多,實在不該不分青紅皂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在憂鬱症方面,常用到的可分為「抗憂鬱劑」、「鎮靜安眠藥」兩大類,前者是主線用藥,後者是輔助用藥,兩者的藥性完全不同。

「抗憂鬱劑」是作用在大腦,調整腦部神經的平衡,改善情緒與相關症狀。這類藥物作用慢,需要服用大半個月才能產生療效,服用初期還常伴隨副作用,吃了會先不太舒服的藥,怎麼可能會成癮呢?等到抗憂鬱劑產生效果,副作用消退,療效也只是讓人不低落,卻無法變high,不會飄飄然…,誰會想嗑這種不會「爽」得藥?所以,抗憂鬱劑根本沒有成為成癮藥物的條件。等到憂鬱症治療結束,抗憂鬱劑通常都停用,病人幾乎都很樂意揮別藥物咧。

因為憂鬱症常合併有失眠,甚至煩躁的狀況,有時就得倂用「鎮靜安眠藥」,幫助睡眠以恢復體力,減緩焦慮以安神。這類的藥物效果快速,讓人平靜放鬆,感覺還蠻舒服的,像這類的藥物特性才算有成癮性。所以,一定要經由醫師的處方才能服用,且要規律返診,讓醫師視病況調整藥物。隨著治療而病況好轉之後,醫師就會幫您逐步減藥,例如: 不煩躁就減鎮定劑,失眠改善就減安眠藥。沒有症狀,就根本不需要藥物,並不會有一旦使用就終生戒不掉問題呀!


「憂鬱症是精神疾病,裝個憂鬱症拿到診斷之後,做甚麼事都可以免責?」

請千萬不要打這種算盤,因為這種迷思根本不合邏輯,很容易被拆穿的。憂鬱症算是將「身」、「心」都抽乾的重大疾患,發病時的腦袋基本上是空的,有想法的話,大概也只剩胡思亂想或負面思考(我是廢物,未來沒有希望…),哪有辦法去詐騙、威脅、傷害他人?再加上身體的症狀是毫無體力,容易疲累,其實不可能趴趴走去騷擾、謾罵,或是對人施暴的。相較於傷人殺人,憂鬱症的患者只可能自傷或自殺。能做到犯罪行為的話,醫師幾乎可斷定那傢伙絕對沒病了。不要以為拿出「身心障礙手冊」,或是嚷著「我有憂鬱症」就是免死金牌,該付的刑責可是一點也少不了的。

同場加映:關於憂鬱症,你以為的可能錯很大!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要活就要動,但長者常常會覺得:「做運動會不會不安全?萬一受傷怎麼辦?」沒錯,運動之前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提供一些簡易牆壁運動的方式,在靠著牆壁做這些運動訓練的時候,可以額外提供支持性和穩定性,對較難維持平衡、活動度不高的長者們是很有幫助的。請跟著影片和圖說練練看吧。 扶牆臀後推 面對牆壁,手伸直在約與肩膀同高度的地方扶著牆壁,接著臀部向後推,直到手臂、身體、臀部呈一直線,感覺整個背部到臀部、後腿的伸展。 直角臂開肩...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先生,請問您有什麼慢性病嗎?」唯男到住家附近新開的皮膚科門診填初診資料時,護理人員詢問著。 唯男回答:「我是有在吃高血壓的藥物,不過,目前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不會高。這樣我算有高血壓嗎?」 「你是吃藥控制後才正常的嘛對不對,」護理人員回答:「這樣當然是有高血壓啊,只是你吃藥之後控制的不錯。萬一不吃藥,血壓一定又高起來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吃藥的話血壓就一定會高?」唯男不開心地說:「說不定我真的不吃藥也沒關係啊,說不定我早就沒病了。」 「不然你就問問你的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停藥喔。」護理人員回答。...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攝護腺癌可能造成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而延誤就醫。裘坤元醫師說,攝護腺癌容易轉移至骨骼、淋巴結,可能造成骨骼疼痛。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以間歇運動的方式訓練心肺功能,不僅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還能讓腦路清晰,減緩腦部退化,是預防失智一定要下的功夫。原地小跑步站姿肘碰膝後點地側點地後點地側點地開合跳左右出拳左右鉤拳快速收腿快速收腿旋轉風車高抬腿跑步側墊步觸地高抬腿跳步原地小跑步...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陳紹緯教授指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原理就是使用病人自體血管繞過狹窄的位置,幫助心肌獲得充足的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