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不濟、體重增加,甲狀腺功能愛注意!

by | 3 月 7, 2025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蔡明劼醫師接受我們的訪談。

蔡明劼醫師:大家好,我是蔡明劼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在邁入中年之後,為什麼許多人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容易發胖?

蔡明劼醫師:第一當然就是從飲食來看,你可能年輕的時候其實也吃不多,因為沒什麼錢,中年之後因為財富比較自由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知不覺就吃多了,就變胖了。第二,運動方面,我們中年之後就沒有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到處趴趴走,所以其實活動量是下降的,有規律運動的人又少之又少。人在40歲之後,肌肉量其實是會逐年下滑,你如果缺乏訓練的話,肌肉量一直下滑,確實身體的代謝就會變差,一吃就容易胖。另外一方面我們要去探討說,荷爾蒙的改變會不會也造成脂肪的重新堆積,或者甚至你已經有一些內分泌疾病的產生,其中甲狀腺疾病又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劉育志醫師:請問甲狀腺對我們身體會有哪些影響?

蔡明劼醫師:甲狀腺它是一個控制代謝速度很重要的器官,甲狀腺如果亢進的時候,我們整個人會覺得很high、心跳很快、身體發熱,然後晚上睡不著覺、怎麼吃都吃不胖,體重還一直下降,這個是甲狀腺亢進的狀況。如果是甲狀腺低下,你會覺得整個人速度都慢下來,整個人沒什麼精神、講話又遲鈍、反應很慢、臉有時候也會水腫,甚至手腳產生水腫的狀況,另外也有可能出現怕冷、掉頭髮、髮質變得粗糙等狀況,最重要的就是說,體重會上升,所以有些人會覺得,怎麼沒什麼吃,體重卻一直增加,也有可能要去檢查看看,是不是甲狀腺已經出問題了。

劉育志醫師:懷疑甲狀腺功能低下時,需要做哪些檢查?

蔡明劼醫師:如果是到門診找醫師看診的話,我們一般會先問診,然後做理學檢查,檢查一下身上有沒有甲狀腺低下的表現,或者是脖子有沒有腫大等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透過抽血檢查,我們去檢查TSH、free T4,或者T3、T4等等,這樣就可以很明確地知道說,到底甲狀腺有沒有出現異常。目前最常見的原因還是橋本氏甲狀腺炎,它是一種自體免疫造成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所以醫師有時候除了TSH、free T4之外,會幫你檢測甲狀腺的自體抗體,去判斷是不是有橋本氏甲狀腺炎。

劉育志醫師:請問TSH和free T4這兩個指標有什麼樣的意義?

蔡明劼醫師:free T4跟T3、T4本身是甲狀腺所製造的,所以當它的指數偏高的時候,表示甲狀腺的功能是過高。TSH剛好相反,TSH是腦垂體去控制甲狀腺的一個激素,所以當你甲狀腺功能過強的時候, free T4、T3、T4過高的時候,TSH反而會下降。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free T4、T3、T4下降,然後TSH很高,就是腦垂體在告訴甲狀腺說,要認真一點,多分泌一點甲狀腺素,這時候甲狀腺功能其實是不足的,我們就會判斷是一個甲狀腺低下的患者。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族群容易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

蔡明劼醫師:甲狀腺疾病最好發於女性,女性的人數是遠遠大過於男性的,尤其是差不多20到40歲,年輕到中年的族群,又是甲狀腺最好發的年紀,所以如果正處在這個年紀,又懷疑自己有上述的症狀,確實是可以找地方做檢查一下。

劉育志醫師:請問甲狀腺功能低下要如何治療?

蔡明劼醫師:最重要的治療就是服用甲狀腺素,因為我們身體沒有辦法製造足夠的甲狀腺素,就用吃藥的方式來補充,一般來說吃藥就可以補充到跟正常人一樣的甲狀腺素濃度。至於說吃藥要吃多久,這個就牽涉到甲狀腺低下的原因,有些人是缺碘造成的甲狀腺低下,在補充足夠的碘之後,也許甲狀腺功能就會恢復正常,但如果是橋本氏甲狀腺炎造成的甲狀腺破壞,它有可能是永久性的,就必須長期吃藥並且追蹤甲狀腺功能,也許有機會可以減量或者停藥,這個都要跟醫生再進一步的做討論。

蔡明劼醫師:有時候我們會遇到病患,他都覺得精神很差,好像每天都沒睡飽那種感覺,然後有時候身體也會出現水腫,以及體重增加的狀況。我們幫他檢查,有時候就會抓到甲狀腺低下的患者,在給予甲狀腺素治療補充之後,通常水腫以及精神不好的狀況,是可以獲得改善的。

蔡明劼醫師:其實甲狀腺疾病的診斷跟治療並 不會很困難,現在的醫療又很方便,所以如果你出現上述的一些症狀,比如說怕冷、精神不好、反應變慢、水腫、體重上升等等,你覺得很擔心的話,確實可以找門診來檢查一下,也許就能解決你目前的問題囉。

劉育志醫師:感謝蔡醫師接受我們的訪談,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蔡明劼醫師:掰掰。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當外面空氣品質不佳,不適合室外運動時,你可以在家做做舒活筋骨的有氧伸展,確保大關節都有適當的活動度。每天練習也非常適合,無論你用此作為一天的開始或結束,都能讓身體感覺更棒!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70多歲女士,因為在家裡昏厥而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有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建議動手術治療。」陳紹緯教授表示,「因為患者有多種慢性病,身體狀況較差,家屬相當擔心手術伴隨的風險。」

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利用導管置放生物組織人工瓣膜取代硬化狹窄的主動脈瓣。陳紹緯教授說,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失血量較少、術後疼痛較少,幫助患者較快恢復,並順利出院,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糖尿病患慎防心臟衰竭,檢測、預防可以這樣做

糖尿病患慎防心臟衰竭,檢測、預防可以這樣做

劉育志醫師:請問糖尿病患者需要留意哪些併發症? 李洮俊醫師: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一型還是二型,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會產生因為高血糖狀態引起的一些併發症,併發症分為急性跟慢性,急性的話可能就是酮酸中毒或者是高血糖昏迷,慢性的話就是因為長期高血糖,我們的器官譬如說眼睛、心臟、腎臟泡在糖水裡面,就會引起的一些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或者是大血管病變,所以糖尿病患者為了要避免這些造成健康危害的問題,平常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好的話,就可以避免這些合併症或是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