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不是青春痘! 一顆顆容易被誤認的小膿包–芽孢菌毛囊炎

by | 2 月 6, 2025

竟然不是青春痘! 一顆顆容易被誤認的小膿包–芽孢菌毛囊炎

阿俊今年十八歲,這幾個月來一直受痘痘困擾著。「我知道我的皮膚很油,可是這些痘痘真的很討厭,在額頭、臉頰下方到下巴、脖子、和後背都有。而且有時候還很癢,我得用個冰水巾冷敷才能降低這些癢感。」為了這些狀況,阿俊每天認真的服用抗生素與擦痘痘藥膏,然而總是不見起色。

經過醫師檢查,阿俊發現自己的狀況是芽孢菌毛囊炎(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也可稱Malassezia Folliculitis),而不是青春痘。經過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後,阿俊終於擺脫了這些一顆顆的小膿包。

芽孢菌毛囊炎

芽孢菌毛囊炎

芽孢菌毛囊炎起源於馬拉色菌(一種真菌)的過度增生。馬拉色菌屬於皮膚的正常菌叢之一,平常與我們相安無事。但若馬拉色菌過度生長並造成毛囊發炎,就會導致癢癢的,像是青春痘般的突起。

芽孢菌毛囊炎的症狀

芽孢菌毛囊炎可能突然出現,長出很像痘痘的狀況,可以是紅紅的毛囊丘疹樣,或一包包膿皰裡面含有黃色小包膿瘍的樣子,每顆丘疹或膿皰的大小與型態都很像,大概1mm到2mm。

芽孢菌毛囊炎的特色

膿皰最常見的分布位置是臉上、胸口、上背部、手臂後側、還有頸部。芽孢菌毛囊炎與青春痘在外觀上並不好區分,然而患者比較容易說芽孢菌毛囊炎的小膿包及丘疹挺癢的,甚至有種燒灼的痛感。因此如果感覺病灶很癢的話,通常比較有機會是真菌的生長

容易長出芽孢菌毛囊炎的狀況

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是一種橢圓形、單極出芽的酵母菌,是皮膚的常見菌叢之一,靠著皮脂維生。因此青少年時期與年輕男性的皮脂腺分泌較為旺盛,等於真菌的食物變多了,會比較容易出現芽孢菌毛囊炎。

居住在炎熱潮濕的氣候會更容易出現芽孢菌毛囊炎,尤其本身很會流汗,常常在工作時汗流浹背的男性,就很可能罹患芽孢菌毛囊炎。

芽孢菌毛囊炎可能會和其他皮膚狀況一起出現,例如脂漏性皮膚炎汗斑也都是與馬拉色菌增生有關的疾病,會與芽孢菌毛囊炎一同出現。芽孢菌毛囊炎也很可能和青春痘(尋常性痤瘡)同時出現,加重診斷與治療的複雜性。

芽孢菌毛囊炎的診斷與治療

治療芽孢菌毛囊炎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口服抗真菌藥物,不過,比較困難的是正確診斷,因為芽孢菌毛囊炎很可能會被誤認為細菌性毛囊炎或尋常性痤瘡,這些病灶不只外觀很像,就算取皮膚病灶來做臨床診斷,有時也不一定準確。畢竟芽孢菌本來就是皮膚的正常菌叢,較難判斷是否為病灶的致病主因。

因此,如果本來診斷為尋常性痤瘡,但患者使用一般治療痘痘的藥一陣子後都不會消失的話,要考慮芽孢菌毛囊炎的可能性。尤其若開始使用口服抗真菌藥物後患者情況大幅度改善,就極有可能是芽孢菌毛囊炎。

避免芽孢菌毛囊炎

即使在成功治療芽孢菌毛囊炎後,患者還是有可能再度出現類似的症狀,所以還是要調整生活習慣。當居住在較炎熱和潮濕的環境裡,要記得穿著寬鬆一點,選擇可以吸汗的衣物材質,尤其在運動或流許多汗之後要趕快用水沖掉汗水,及更換乾爽寬鬆的衣物,才不會容易滋生真菌。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需要長期打針治療,以降低復發的機會。」成大醫院兒童神經科余文豪醫師指出,「由於患者正值青少年,相當在意同儕的眼光,非常不願意在學校打針,所以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也讓病情反反覆覆。」 對青少年患者而言,口服藥物可以提升便利性與治療遵從性,幫助患者把病情控制穩定,減少復發次數,才能避免失能或殘疾!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今天不想練太多,簡單全身動一動,保持血循通暢

今天不想練太多,簡單全身動一動,保持血循通暢

今天來做做讓肌筋膜伸展的基礎有氧,在家簡單動一動,讓我們身體活絡起來,你會覺得舒服多了! 腳踝手腕熱身 臀後推或深蹲 前傾轉體展臂 上背部畫圓 髖畫圓 側弓步→臀後推 側弓步→臀後推 弓步→腿後側伸展 弓步→腿後側伸展 高抬膝→踢腿 最後收操...

釔-90微球放射治療,幫助晚期肝癌降期、改善預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釔-90微球放射治療,幫助晚期肝癌降期、改善預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晚期肝癌患者,發現時腫瘤約 10 公分,而且已經侵犯門靜脈。」余俊彥醫師表示,「經過討論後,決定接受釔-90 治療,從肝動脈注入釔-90 微球進行體內放射治療。」
三個月後的電腦斷層影像顯示,腫瘤縮小到約 4 公分,於是接受手術治療。目前已經過 4 年,患者的狀況穩定,沒有復發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