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OL復胖多次三高找上身 藉無痕胃拉提成功瘦下近半個自己 無痕胃拉提引領內視鏡減重革命 有效控制血壓及血脂效果顯著 減重治療需與專業醫師共同決策 選擇適合自身方式有效甩肉不復胖

by | 12 月 19, 2024

熟齡OL復胖多次三高找上身 藉無痕胃拉提成功瘦下近半個自己 無痕胃拉提引領內視鏡減重革命 有效控制血壓及血脂效果顯著

44歲李小姐BMI高達46.6(124kg;163cm)透過藥物減重成功減重20公斤,但一停藥就面臨復胖,甚至復胖到114公斤。因上班總是容易昏昏沉沉,健康也面臨了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的問題,心想40歲了總不能再這樣下去,讓她下定決心與醫師討論減重手術,目前施作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滿三年,也從原本的114公斤減重至65公斤(BMI 24.4),這樣的改變讓她重拾自信,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也脫離了代謝症候群。

台灣人肥胖過半 當心罹癌風險增加 醫指出減重治療有這些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台灣成人過重與肥胖率已高達50.8%,其中男性為57.1%,女性為43.3%。肥胖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會顯著增加多種健康風險。研究顯示,每增加五單位BMI,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增加40%,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增加35%,而癌症如食道腺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與膽囊癌的風險亦分別增加1.24倍至1.59倍不等。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兼消化醫療中心鄭以勤主任表示,肥胖已不僅僅是一種外型問題,更是攸關全身健康的重大議題。

鄭以勤主任說明,目前常見減重方式包含飲食、運動、藥物或是減重手術。而減重手術是目前用來治療肥胖及相關併發症的一種方法。如同其他治療性手術,減重手術需要符合特定適應症,且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後才能執行。減重手術大致可分成由內科執行的胃鏡手術與由外科執行的腹腔鏡手術。胃鏡手術的作法包括胃內水球術、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等;腹腔鏡手術包括袖狀胃切除術、Y型胃繞道手術、SASI手術(單吻合迴腸雙通道胃繞道)等。

網路溫度計最新調查: 近半數受訪者認為自己減重不成功

為深入了解民眾對於減重手術的認知程度,由網路溫度計發起的「減重手術認認知」調查顯示,近半數(47.9%)受訪者認為自己減重不成功,其中,手術減重成功率54.5%最高、藥物減重成功比例僅34.1%。此外調查發現,減重失敗者過半(55.9%)困擾於衛教資訊大同小異,鄭以勤主任近一步分享,減重治療因人而異,建議透過與醫病共享決策,量身訂製合適自身的減重計畫。

不過根據調查,也發現民眾對於減重手術存在了三大迷思,包含:(1)認為減重手術等於切胃、(2)認為BMI無論多少都可進行減重手術、(3)認為減重手術後不會再胖回來。再進一步觀察,減重手術安全性疑慮(40.9%)與害怕切胃、改變原本腸道結構(36.6%)為阻礙減重手術意願兩大主因,不過調查也發現,若能透過減重手術改善身體健康、減少代謝疾病(56.9%)與安全性高(52.0%)、恢復期短(41.3%),將會提升接受治療之意願,鄭以勤主任也進一步分享,根據臨床文獻,減重幅度達10%有機會減少共病風險。

胃鏡減重無痕胃拉提 有效控制血壓及血脂效果顯著

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減重中心周莒光主任分享近年來,內視鏡減重手術技術快速發展,其中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簡稱「無痕胃拉提」、「胃鏡縫胃」、「ESG」)成為患者的新選擇。此術式採用胃鏡結合微創內視鏡技術,以縫合縮小胃部容量70%達到減重效果,具有恢復期短、手術風險低、無體表傷等優勢。適合以下族群: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反覆復胖者、輕度肥胖合併代謝疾病者(BMI 27以上),以及希望避免或不適合外科手術的中重度肥胖患者。

根據臨床證實,患者術後十年的總體重可平均減輕15%至20%。更在研究中發現,無痕胃拉提對於肥胖引起之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胃食道逆流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良好的緩解治療效果,且術後風險低於1%,充分展現此術式的安全性和長期效果。其中,歐洲內鏡外科協會(EAES)、美國代謝和減重手術學(ASMBS)與國際肥胖和代謝疾病外科聯合會(IFSO)皆在治療指引中納入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

周莒光主任也以一名透過無痕胃拉提減重的35歲個案為例,屬病態性肥胖的謝先生從未正視過自身體重問題,直到三年前因肥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才讓他下定決心透過手術有效減重,不過因顧慮外科減重手術的不可逆與胃食道逆流等副作用,後續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施作副作用較少的無痕胃拉提。術後遵循醫師的照護建議,從原先的135kg(BMI 42.1),到現在的92kg(BMI 28.7),目前也還持續減重中。謝先生也分享術後氣色變好很多,也可以從事他熱愛的羽球活動了。

先前網路上有網友討論,關於無痕胃拉提術後是否線鬆脫而導致復胖?鄭以勤主任說明無痕胃拉提透過縫線系統使漿膜層癒合達到胃容積縮小,雖有少數患者術後會可能遇到縫線鬆脫,但只要搭配術後飲食、運動的調整,在臨床上都有不錯的減重效果。另外,也有民眾擔心術後增加罹癌機率,主任也說明根據臨床與文獻,並無數據說明術式會提升罹癌機率,但在術前須進行胃鏡、超音波等檢查,避免疾病未能於早期發現。

合適的減重目標 由醫病共享決策(SDM)決定

鄭以勤主任說明每個人所適合的減重方案與目標不盡相同,建議個案與醫師共同討論出最適切的減重方式,透過討論讓雙方更了解對疾病及治療的認知,並做出最適合的治療決定。最後,周莒光主任也提醒,肥胖的治療需要多方面配合,不單只是依靠醫師的手術或是藥物來維持,患者也必須在治療期間配合營養師及運動治療師給予的飲食、運動計畫,養成習慣,才能維持不易復胖的健康生活型態!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