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就要多補充鐵?醫師教你如何吃才真正有益!

by | 12 月 13, 2024

「缺鐵性貧血」就要多補充鐵?醫師教你如何吃才真正有益!

記者:黃嫊雰報導

經常感到頭暈、疲倦乏力、呼吸急促、手腳冰冷,都有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症狀!根據國健署調查結果顯示,台灣15至49歲育齡婦女中近兩成有貧血的情形,其中缺鐵性貧血盛行率為13.7%。除了育齡婦女外,青少年、素食者、長期飲食失調者,或是喜愛喝茶、咖啡的人士也是缺鐵性貧血的高危族群。過去會認為患有缺鐵性貧血,就應該多補充鐵劑,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錢政弘指出,缺鐵性貧血患者頻繁補充鐵劑,其實並沒有比較好!

鐵劑一天吃三次和一週吃三次 效果有差異嗎?

錢政弘醫師在fb粉絲專頁《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分享一篇期刊報告,研究人員將64位缺鐵性貧血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一天吃三次鐵劑,另一組則是一週吃三次鐵劑。這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血色素平均是8 g/dL,治療一個月後,一天吃三次的組別血色素上升至10.8 g/dL,略高於一週吃三次組別的9.9 g/dL;不過到了三個月,兩組血色素分別是12.4g/dL和11.9g/dL,沒有顯著差異。

醫師指出,這表示一天吃三次鐵劑與一週吃三次鐵劑相比,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吃三次鐵劑,改善貧血的效果會比較快,但是過了三個月,其實兩者效果差不多。至於副作用方面,一天吃三次組的人較容易出現噁心和上腹不適等症狀。

攝取過量鐵影響多 慢性肝炎、肝硬化、癌症都有關!

為什麼鐵劑一天吃三次和一週吃三次的效果差不多?錢政弘醫師進一步解釋,這與體內鐵平衡主要調節因子「鐵調素」(hepcidin)有關。鐵調素由肝臟分泌,若持續補充鐵,將導致鐵調素在一天中的血液濃度增加。鐵調素會抑制鐵在十二指腸的吸收以及從巨噬細胞的釋放,也會降低運鐵蛋白的飽和度,導致補鐵成效受限。低劑量補充鐵劑則反而不會造成鐵調素的波動,長時間下來一樣可改善貧血問題,同時副作用也較少。

鐵是身體必要營養元素,但醫師強調,過多的鐵其實具有毒性,會堆積在肝臟造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還可能加速腫瘤的生長和癌症的發生,例如大腸癌、肝癌、乳癌、食道癌、胰臟癌和肺癌等,提醒民眾補鐵要適量。

醫:貧血有改善劑量可降低 從食物中補充最安全

錢政弘醫師也提到,嚴重貧血的患者可依照醫囑每天吃兩至三次鐵劑,待一個月後若貧血情況有改善,再改成一天或兩天一次鐵劑。另外,市售或是醫院處方的鐵劑,有些人吃後會有便秘或腸胃不適的副作用,而市面上的鐵劑劑型和劑量種類眾多,醫師建議民眾購買時可先少量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劑型和劑量。

從食物中補充鐵最為安全!錢醫師指出,飲食中的鐵有約 10% 來自血基質鐵(heme iron),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牛、羊、豬、魚、牡蠣及貝類等,優點是相比植物性鐵,人體吸收效率更高。成年人每天建議攝取鐵8毫克,攝取量超標仍有危險,其中「加工紅肉」如香腸含血基質鐵最多,是主要應避免的鐵來源,白肉或植物性的鐵則相對安全。醫師推薦含鐵量高的植物性食物則有葡萄乾、菠菜、紫菜、紅莧菜、黑豆、芝麻等,對需要補充鐵的民眾也是很好的選擇。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