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適逢求職季,社會新鮮人壓力倍增,蕁麻疹發生風險也隨之提升。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皮膚免疫科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陳俊賓醫師指出,國人一生中約有23.3%的機會發生蕁麻疹、平均每四人約一人具風險,除了源於食物、藥物過敏的急性蕁麻疹以外,也有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簡稱CSU)。
「紅、腫、癢」症狀逾六週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警訊
陳俊賓主任說,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好發年齡為20至40歲,女性發病比例約為男性的兩倍,全球約四千萬名患者,我國則有20至25萬名。屬於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與外在過敏原無直接相關,但過敏原、壓力大、焦慮等情緒可能誘發或加重。主要症狀為「紅、腫、癢」三大症狀,提醒民眾若突然且反覆出現三大症狀超過六週,就有可能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務必要到大型醫療院所進行檢查與治療。
陳俊賓主任強調,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衝擊絕非單純的外貌改變、癢感而已。據研究,每五人約兩人因癢而工作表現不彰,生產力也下降兩成以上;不僅如此,有21.9%患者因病而遲到或缺勤,其中更有高達37.5%患者每週請假時間超過一天,工作表現與收入無疑都會受到影響。除了工作表現以外,逾半數患者癢到睡不好,焦慮與憂鬱的風險更是常人的1.79倍與1.61倍。若無法有效控制疾病,患者的人生有如壟罩在紅色警報中,隨時可能陷入「紅、腫、癢症狀發作→ 外貌改變、難以專注 →失眠、壓力、焦慮、憂鬱→ 症狀加劇」的惡性循環。
多元藥物問世 清零病灶已成臨床治療目標 生物製劑有效緩解惱人癢感快速清零症狀
陳怡行教授鼓勵,患者確診後也無須擔心,已有多元藥物可治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從過往至今,第一線與第二線治療均以抗組織胺藥物為主。目前抗組織胺藥物有所突破,除了容易嗜睡、無力的第一代藥物以外,今日也有治療副作用相對較輕的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不過,前線的治療仍有加強空間,在治療三個月以後,僅有半數患者病程無法獲得有效控制,約七成的癢感、紅腫病灶還是不能獲得改善。
陳怡行教授接續說明,前線治療反應不佳別氣餒,今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治療藥物多了生物製劑,在新武器的幫助下,治療戰線已拓展到第三線,也將治療目標設定為「病灶全數清除」。經抗組織胺治療二至四週後仍反應不佳,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透過一段時間的穩定治療,每五位患者就有超過三位擺脫最折磨人的癢感問題,約為前線治療的兩倍之多;更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可快速清零症狀,擺脫症狀帶來的阻礙,奪回自信與人生主導權。
陳俊賓主任也分享診間個案,在沒有生物製劑的年代,一名40多歲的女性護理師,長期飽受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所苦,難以克制的癢感,不僅讓她睡不好,也難以投入在醫療服務上。想要快速止癢的她,甚至不惜裝上化療用的人工血管,以利自行施打止癢針,有時甚至每六小時就要注射一次,才能好好睡覺、專心工作。所幸,隨著生物製劑的問世,讓她終於看見一線曙光,透過生物製劑穩定治療終於擺脫癢感,因病而產生的焦慮感也逐漸消散,最終在醫療團隊的鼓勵下,克服心魔拆除人工血管,目前使用生物製劑穩定控制疾病至今。
陳怡行教授提醒,面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謹記「三要、一不」口訣。首先,「要就醫」莫名發生紅、腫、癢三大症狀超過六週,就建議到大型醫療院檢查與治療;次之,「要持續」的使用藥物,只有透過穩定治療才能及早控制疾病、清零病灶,奪回自在人生;最後,「要回饋」自身對於治療的期待與治療期間的不適,以利主治醫師打造個人化療程,並透過調整劑量、及早投藥幫助患者改善副作用衝擊。此外,「不依賴類固醇」也很重要,若只在發作期間才透過類固醇來緊急控制疾病,不僅無法對症下藥,停藥後可能面臨更嚴重的疾病反撲,甚至引起水牛肩、月亮臉、甚至青光眼、白內障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