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尿=要洗腎?泌尿科醫師破解泡泡尿4大迷思 營養師教如何保護腎臟

by | 8 月 20, 2024

泡泡尿=要洗腎?泌尿科醫師破解泡泡尿4大迷思 營養師教如何保護腎臟

記者:林韋彤報導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泡泡尿現象時,會感到不安,擔心這是否意味著腎功能的惡化。泌尿科呂謹亨醫師指出,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泡泡尿並不需要過度擔心。他在門診中常遇到因為泡泡尿來求診的病患,許多患者焦急地詢問自己是否需要洗腎。然而,呂醫師解釋,只要泡泡在5到10分鐘內自行消失,通常並無大礙。

4種常見泡泡尿原因

  1. 小便速度過快或角度不對:當小便速度過快或角度不對時,尿液打在水面上就容易產生泡泡,就像跳水時從高處跳下,水波衝擊力較大,自然會有泡泡出現。
  2. 喝水量不足:若飲水量不足,尿液中的溶質濃度會增加,導致尿液變濃,出現輕微蛋白尿。這種情況在禁食超過12小時後的健康檢查中也可能出現。
  3. 運動後:激烈運動後,肌肉會釋放肌紅蛋白進入血液,增加尿液中的蛋白質濃度,導致泡泡尿。此外,運動時因流汗導致的脫水也會使尿液變濃。
  4. 過量攝取蛋白質:例如中秋節期間,因烤肉等食物攝取過多蛋白質,導致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上升,形成泡泡尿。

嚴重泡泡尿可能會有的問題

然而,呂謹亨醫師提醒,若泡泡尿現象較為嚴重,則可能需考慮腎功能或泌尿系統的問題,例如糖尿病、腎絲球病變、免疫疾病或結石感染等。此外,泌尿系統的其他問題如攝護腺肥大或尿道狹窄,也會造成類似的泡泡尿現象,但這些情況通常與蛋白尿無關。如果只是單純像清澈的泡泡,沒有油脂或大顆泡泡就不用太擔心。另外如果泌尿系統發炎,例如膀胱炎、尿道炎,由於發炎會釋放一些發炎物質及蛋白質,所以尿中雜質、蛋白質也會上升,就可能會產生蛋白尿、泡泡尿。

慢性病控制不佳是腎功能惡化原因

針對腎功能變差的泡泡尿現象,臺大新竹分院的許純嘉營養師強調,腎臟問題不僅與用藥有關,超過一半的洗腎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這些慢性疾病的控制不佳,是導致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及腎臟病患者在回診時,醫師會通過檢測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來初步評估腎臟功能。

保護腎臟 飲食該怎麼吃

  1. 低鈉飲食:建議選擇新鮮食材而非加工食品,並使用天然辛香料來代替高鈉調味料。例如,用現磨黑胡椒取代胡椒鹽,或選擇煎肉排而非香腸,減少罐頭及醃漬品的使用。對於腎臟病已進展到一定程度的患者,應避免使用鉀含量高的低鈉調味品,並在選用前諮詢營養師。
  2. 適量攝取蛋白質:臺灣目前的飲食習慣,大多數成人並不缺乏蛋白質,反而容易因節慶或外食攝取過量。對於已出現尿蛋白的患者,應控制蛋白質攝取量,盡量不超過衛福部建議的一餐「豆魚蛋肉一掌心」的份量。而腎臟病進展至第三期以上的患者,則需要營養師的個性化建議。
  3. 保持血糖、血壓穩定:尿蛋白只是腎臟健康的表面症狀,真正重要的是控制血糖和血壓。定期監測並遵從醫囑用藥,加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保護腎臟健康。

透過醫師與營養師的專業指導,可以更好理解泡泡尿的成因及與腎功能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採取適當的飲食與健康管理,維護腎臟健康。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HER2基因突變肺癌治療新突破!抗癌標靶藥「魔術子彈」跨界出擊 有望提升腫瘤反應率和存活期

剛診斷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都相當沮喪,但現在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展!林瑛珠醫師指出,以前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6個月,隨著標靶治療的進步,若能找到合適的藥物,便有機會讓病情得到長期穩定控制,患者的存活期便能有望延長。抗癌藥物的進展日新月異,如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漸漸運用於具有HER2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像魔術子彈一般精準攻擊癌細胞,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治療困境!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年近八十歲的陳老先生,某天因胃不適而去做胃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胃部邊緣區淋巴瘤,且蔓延到淋巴結、脾臟,全身都受到影響。王銘崇醫師指出,「由於患者的腎功能與心肺功能較差,所以治療藥物的選擇較有限,使用傳統治療成效也較不理想,遺憾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