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榮民總醫院與百靈佳殷格翰 簽署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 盼加快肺纖維化、癌症與免疫新藥研發進程

by | 8 月 6, 2024

臺中榮民總醫院與百靈佳殷格翰 簽署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 盼加快肺纖維化、癌症與免疫新藥研發進程

臺中榮民總醫院與百靈佳殷格翰藥廠於2024年8月6日簽訂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MOU),由中榮陳適安院長與百靈佳殷格翰邱建誌總經理代表簽署。

陳適安表示,中榮以病人為中心,除了引進高科技醫療設備與技術,更著眼於急、重、罕、難等醫學領域,發展新興治療與研究,幫助患者解決問題,與百靈佳殷格翰的發展不謀而合。中榮2021年成立尖端醫療、智慧醫療、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等委員會,連續兩年獲得認證為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自2024年起,院方大力投入臨床試驗,除了建置臨床試驗病房、優化合約審查與試驗媒合機制,也將資訊化導入臨床試驗,發展分散式臨床試驗,並通過衛福部2024-2027四年卓越臨床試驗中心計畫。

邱建誌指出,過去百靈佳殷格翰在多種適應症及新藥的開發上屢有突破,自2022年起,全球已有3000萬名患者受益於新藥開發與治療。與中榮的臨床試驗合作中,涵蓋Phase I/II早期臨床試驗,疾病領域跨及肺纖維化、癌症與自體免疫等疾病。本次簽署合作協議,透過整合雙方的優勢與資源,加速投入國際早期臨床試驗,提升台灣在新藥開發的影響力。未來將聚焦六大專科領域:胸腔科-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糖心腎共病、腫瘤、思覺失調症、免疫、眼科等。在肺纖維化領域,中榮與百靈佳殷格翰的合作成效亮眼,收案量全國第一,希冀藉由持續與台中榮總的合作,能在全球新藥開發取得領先地位。

「肺纖維化」堪比癌症、急性惡化死亡率逾50%  既有治療僅延緩惡化?!

中榮肺纖維化新藥臨床試驗收案成效亮眼 盼加速新藥研發進程 造福肺纖維化病友

臺中榮民總醫院-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傅彬貴主任指出,肺纖維化是非常棘手的疾病,一旦疾病惡化,死亡率更超過50%。問題是,目前通過FDA的藥物只有兩種,進展性肺纖維化全球也僅有一種藥物可使用,亟須開發新的治療藥物。近年,百靈佳殷格翰在肺纖維化新機轉藥物第二期臨床試驗成效優異,研究顯示治療能抗纖維化,且抗發炎效果,有助延緩肺功能持續退化,亦能維持肺功能。中榮成立全國首創之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照護病人數為全國之冠,提供全方位個案管理與全人照護,也提供加入新藥臨床試驗的評估,更與基層醫療發展早期肺纖維化篩檢與轉介服務,提供病友早期診療,並獲得參加新藥臨床試驗的機會。而在百靈佳殷格翰與中榮合作的肺纖維化新機轉治療第三期臨床試驗收案,中榮收案數更高居全球試驗中心排名前3%。 中榮具備國際卓越的臨床試驗品質,百靈佳殷格翰具創新突破的精神與技術,以雙方合作發展智慧臨床試驗,包括受試者篩選、簽署同意書、居家訪視、遠端生理參數採集、優化臨床試驗流程等基礎下,透過中榮與百靈佳殷格翰強強聯手,相信可合力將創新研發的能量最大化,共同推廣臨床試驗,造福更多病患。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十歲的小豪骨齡竟然高達十三歲!!媽媽好擔心小豪會因而長不高,一進診間就著急地要求邱醫師給小豪性早熟的針劑治療,甚至詢問能不能施打生長激素?
然而,經邱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小豪當時沒有任何第二性徵,根本還沒開始青春期發育! 身高153公分(超過第95百分位),體重卻重達65公斤(BMI超過第99百分位),屬於肥胖體格。近一年來體重也增加了近10公斤!原來,小豪的骨齡超前是因為肥胖與快速增加體重所致。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