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量「超加工食品」增加便秘風險!醫推:每天2顆奇異果 便秘遠離我

by | 7 月 8, 2024

吃過量「超加工食品」增加便秘風險!醫推:每天2顆奇異果 便秘遠離我

記者:林韋彤報導

便秘與腸躁症是不少現代上班族的困擾,而這有可能是「吃」出來的?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醫師表示,根據研究,超加工食品與便秘和腸躁症密切相關,一旦增加攝取量,還有可能增加兩倍以上的便秘機率;而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每天吃2顆綠色奇異果,不但可以改善便秘,每週還能增加1.5次以上的排便數,減少便秘患者腹部不適。

增加超加工食品攝取量 增加2倍以上便秘機率

李柏賢醫師近日在fb粉絲專頁《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指的是經過高度加工和工業化製造的食品,例如常見的泡麵、精緻糕點、手搖飲、餅乾和零食、加熱食品、罐頭菜、培根、熱狗、即溶湯、炸雞塊等;通常含有大量的添加劑、防腐劑、人工色素和其他化學物質,營養價值低,但糖分、脂肪和鹽分卻高得驚人。

李柏賢醫師引用了近期《臨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對於便秘的負面影響。研究找來了12,716名美國成年受試者參與,結果發現超加工食品(UPF)攝入增加,便秘機率會增加兩倍以上,若增加少加工食品(MPF)的攝入,便秘機率則降低近六成。若將飲食中10%的超加工食品換為等量的少加工食品,便秘機率則降低了10%;且無論是少加工食品還是超加工食品的攝入,都與腹瀉風險沒有相關性。

食物的處理和添加物 在便秘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時李醫師也做出結論,超加工食品與便秘具有強烈相關。不論原本食物的本質是蔬菜、肉類還是高纖食材,都顯示出食物處理過程或添加物在便秘的發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李醫師還提到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取增加10%的超加工食品,會明顯提高腸躁症的風險,這進一步凸顯了飲食對腸道健康的重要性。

在對策方面,李醫師指出另一篇發表在《美國消化醫學雜誌》的研究,證實每天2顆綠色奇異果和7.5克的洋車前子相比,不但可以改善便秘,每週還增加1.5次以上的排便量,同時減少便秘患者腹部的不適感,且沒有什麼副作用。李柏賢醫師指出,以前總是說「每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現在應該改成「每天兩顆綠色奇異果,便秘遠離我」。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