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K4/6抑制劑納健保,年輕型轉移性乳癌治療新曙光

by | 2 月 7, 2024


記者:張慈恩報導

45歲的美髮師到義大癌治療醫院就診時,乳癌已經轉移到骨頭及肺部,在門診時就看起來很喘、快要呼吸不過來的樣子。因為是屬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且又已經出現轉移,於是治療團隊建議直接使用新上市的CDK4/6抑制劑搭配抗荷爾蒙療法來延緩疾病惡化。


經過討論後,病人決定施行卵巢切除手術,並使用CDK4/6抑制劑。於治療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而且腫瘤迅速縮小,肺積水也完全不見。從確診、治療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年多,目前病況仍然穩定控制。回診時她告訴主治醫師,多虧了CDK4/6抑制劑,讓她在治療期間仍能返回工作崗位,且客戶完全看不出來自己曾經是因乳癌,在鬼門關前走一回的病人。

義大癌治療醫院癌症醫療副院長饒坤銘提及,在去年之前,停經前晚期賀爾蒙接受器陽性,HER2陰性的乳癌病人若要使用CDK4/6抑制劑,必須將卵巢切除,才能符合健保給付。「而從今年一月開始,健保已擴大給付停經針搭配兩款CDK4/6抑制劑,用於停經前的轉移性乳癌患者,讓這些病人有了治療新契機。」


二款CDK4/6抑制劑獲健保有條件給付,減輕病人負擔

饒坤銘指出,雖然台灣乳癌發生的年齡中位數為57歲,但在每年新診斷的女性乳癌患者中,大約每三名中就有一名為停經前女性,其中又有7.9%是屬於第四期。而年輕的乳癌患者,又有約七成屬於荷爾蒙接受器陽性,「這個年紀的病人,是處於家庭與事業的成長期,一旦是晚期,過去只能接受化學治療,對生活品質與家庭經濟的影響很大。」

「新藥的進步確實能幫助許多年輕的乳癌病人,讓過去認為需要辛苦治療的過程,轉為可順利應付、且又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他指出,以CDK4/6 抑制劑配合抗荷爾蒙治療,能有效延緩疾病惡化達兩年左右,並有五成以上的機會能讓腫瘤縮小,大幅提升生活品質,效果比化療好。

饒坤銘說,目前健保對於停經前轉移性乳癌,在CDK4/6抑制劑的給付條件為:荷爾蒙接受器強陽性,HER2陰性,且腫瘤已經轉移到骨及腦之外的部位,就可搭配停經針使用。


罹患乳癌別沮喪,及早積極治療可獲重生機會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在新藥陸續被研發之際,已有許多治療武器可運用,能有效減少復發,延長存活期,關鍵就在於及早發現、積極治療。

饒坤銘提醒,女性年滿45歲可運用國健署提供的成人健檢,每兩年進行一次乳癌篩檢,若有家族史則要提早到40歲開始;如果家族中有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等病史更要特別留意。他也呼籲一旦發現罹癌,務必配合治療團隊,千萬不要相信民間偏方,以免延誤就醫。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