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晚期泌尿道上皮癌 一線健保「黃金治療組合」趁勝追擊

by | 12 月 6, 2023


記者:鄭宜芬報導

泌尿道上皮癌由於無痛性血尿,早期難以察覺,等出現全身不適症狀恐已是晚期!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癌多專科醫療團隊泌尿部張延驊醫師表示,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患者趁化學治療有反應就接續使用免疫治療,可大幅提升存活期。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內科醫師張牧新分享,曾有患者的腫瘤大到無法開刀,使用此黃金治療組合後腫瘤縮小至幾乎看不到腫瘤,且現有健保給付,對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泌尿道上皮癌和泌尿感染、膀胱癌有何不同?

近年泌尿道上皮癌發生人數不斷攀升,從2017年3782人,到2020年已超過3900人。張延驊醫師表示,國人因抽菸、誤服含馬兜鈴酸草藥或飲用水質問題,發生泌尿道上皮癌的機率大幅超車國外。值得注意的是,泌尿道上皮癌早期症狀常見無痛性血尿,許多癌友誤以為泌尿道感染,等到後續又出現腰痛、疲倦、貧血、體重減輕、頸部淋巴腫大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已是癌症晚期。

其實,同樣是血尿,泌尿道上皮癌較少疼痛感,但病菌感染導致的泌尿道發炎,則會伴隨排尿疼痛、灼熱感。臨床鑑別診斷也會依據個人病史,包括是否抽菸、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或成藥,並進一步以影像檢查、尿細胞學、膀胱鏡等檢查來確認疾病。

上泌尿道上皮癌+下泌尿道上皮癌=泌尿道上皮癌
上泌尿道上皮癌:包括輸尿管癌和腎盂癌
下泌尿道上皮癌:包括膀胱癌和尿道癌


健保免疫治療3種攻略 「黃金治療組合」趁勝追擊

早期泌尿道上皮癌病友的治療,優先以手術切除腫瘤,大多數病友是侷限性的膀胱癌,早期發現,接受手術有望治癒。至於晚期患者無法以手術根治,則建議化療,但僅約5成病人有反應,且有效時間也短,容易復發,患者存活期僅約1年。然而,隨著近年免疫治療陸續問世,健保給付也有3種治療策略:

● 黃金組合:一線對化療有反應後+免疫治療趁勝追擊=維持性治療
● 見好就收:一線化療失效後,接續使用二線免疫治療
● 單打獨鬥:無法使用一線化療患者單用免疫治療

張延驊醫師說明,趁著化療做完反應不錯,趁熱接續用免疫治療,研究顯示可大幅提升整體存活期至2年半左右,是國際治療新趨勢以及優先選項之一。門診曾有患者因症狀嚴重、無法手術,接受黃金治療組合後,腫瘤範圍縮小到僅剩原部位殘留,得以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保留膀胱。近期健保將此黃金組合之免疫治療列為晚期泌尿道上皮癌的第一線治療選項,相信可造福更多患者。

若患者在一線化療失效後才把免疫當二線治療,雖然也可以延長病人的存活,但延命時間相對較短;晚期病人也可以單獨用免疫,但這類病人多因病況更差或不適用化療,人數比例低,整體存活也較低。

張牧新醫師講解,「黃金治療組合」是指晚期患者先接受4-6週含鉑類化學治療,若腫瘤狀況穩定,趁著有反應時轉換免疫治療做維持性治療,腫瘤細胞PD-L1 表現量高者可申請健保給付。接受化療+免疫者的存活期約是只接受化療者的2倍,無惡化存活期延長的話,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

張牧新醫師收治一位70歲阿伯,經常腰痛不適且尿液一片紅,就醫檢查發現上泌尿道上皮癌,腫瘤大到跟腹壁肌肉「黏在一起」!評估已進入晚期,無法開刀,決定先以化學治療控制病情,而後趕快趁熱使用免疫治療,結果腫瘤持續縮小,最後幾乎看不到!這位持續治療至今已將近5年,而且狀況一直都很穩定,生活依然自由活動趴趴走。

張牧新醫師表示,下泌尿道上皮癌因包含膀胱,若有小腫瘤就容易血尿,患者較易警覺;上泌尿道上皮癌因血尿不明顯,確診時常已是晚期,癌細胞侵犯度高,但即使罹病也別放棄希望,及早診斷都有望治癒,晚期患者現也有新型治療可選擇。

張延驊醫師與張牧新醫師也分享,北榮有多專科團隊密切合作,包括泌尿科、腫瘤內科、病理科、放射科醫師定期開會討論,依個案情況擬定適合的治療方式,讓患者得到良好的照顧,呼籲病友勇敢面對,積極治療。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