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心瑩報導
66歲的連先生咳嗽咳了一陣子,一直以為自己是小感冒不容易好,沒想到變得很喘,經2、3個月後,竟咳出血來,體重也開始減輕,就醫以後才發現已經是肺癌第四期。
EGFR基因突變 標靶藥物延緩復發
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孟繁俊分享,連先生於2019年11月確診肺癌,由於合併肋膜轉移,已是第四期,先安排胸腔鏡切除部分腫瘤,並安排基因檢測,發現有EGFR基因突變,且為外顯子19缺失(Exon 19 deletion),因這類型病人使用標靶藥物療效佳,故先服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到2020年4月時,因第三代標靶藥物通過健保給付,而改用第三代標靶藥物。連先生使用將近三年,最近才看到腫瘤有惡化的情形。經全面重新評估後,並未轉移到腦部,而僅轉移到左側大腿,目前正進行後續治療。
晚期肺癌乍聽之下相當絕望,但目前醫療進步,並非無藥可醫。孟繁俊醫師指出,基本上,分期在III B期之後的就算是晚期,大多是無法開刀;而分期在I期到IIIA期的患者,算是早期,大多是可以藉由手術來治療。不過少數的早期肺癌,可能因發病位置或腫瘤大小而無法開刀。有些早期肺癌,即使接受了手術治療,也有一定的比例會復發。即便是第I期,五年內復發率約達45%,第II期約達60%,第III期更高達75%。一旦復發,期別不一定仍維持在早期,因此,患者必須接受全面重新評估。
若有發現遠端轉移的病灶,期別則變成是第四期(Stage IV)。孟繁俊醫師提醒,早期患者即使接受手術後仍需要定期回診,並積極配合醫師所安排之追蹤計劃,將復發風險降至最低。
亞洲人肺癌中,七八成為肺腺癌,其中又有五成為EGFR突變。從文獻上看來,只要有基因突變,復發率及腦轉移機率都比較高。此外,如果有腦轉移,其預後都會比較差,存活率也較低。孟繁俊醫師說明,若癌細胞轉移到腦部,依腫瘤生長位置,可能初期沒有症狀,但若腫瘤壓迫到腦神經或出血,則可能出現癲癇、癱瘓、影響視力、吞嚥能力等宛若中風的症狀。
晚期肺癌武器多 腦轉移不開刀也無妨!
晚期肺癌治療方針以標靶、免疫、化療為主,可單獨使用,也有互相搭配的治療(例如:雙免疫療法或化療合併免疫療法),但主要取決於病患基因檢測及免疫檢測的結果。孟繁俊醫師指出,目前有基因突變者大部分都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使用,治療效果也都不錯,但若無基因突變,則考慮化療、免疫療法。
至於合併腦轉移患者該如何治療,孟繁俊醫師建議須經過醫療團隊評估,但主要取決於病人的年紀、腦轉移病灶大小、數量及有無相關症狀。若無相關症狀且基因突變者,可先以合適的標靶藥物來治療;若有症狀或無基因突變,則依腦轉移病灶的大小及數量,決定是否可以申請健保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來搭配系統性的治療(化療、免疫療法或化療合併免疫療法)。
標靶藥物突破血腦屏障 對付腦轉移病灶
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演變至今已到第三代。第一代標靶藥物效果雖好,但孟繁俊醫師表示,由於腦中有一道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會阻礙物質進入腦中,同時也會阻止藥物進入,而第一代標靶藥物對於血腦屏障的穿透性不佳,對腦轉移病灶治療效果有限。而第二代比第一代稍好,第三代標靶藥物的穿透血腦屏障的能力最好,可有效縮小腦轉移病灶,並降低復發機率。
此外,尚未腦轉移患者也可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降低腦轉移風險,如前述案例連先生,其效果良好,即使疾病惡化也未轉移至腦部。不過,目前第三代標靶藥物健保給付規定僅限於EGFR基因突變為外顯子19缺失(Exon 19 deletion)且有腦轉移之患者,而尚未腦轉移患者則需自費使用此藥物。
臨床上醫師會依照肺癌病人的狀況不同,建議適合的標靶藥物作為治療,雖然標靶藥物副作用傳統化學治療輕微,但治療仍須多注意皮膚、腸胃等方面的副作用,並定期監測療效,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