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非絕症 擺脫血腫科迷思!有「這些」症狀應前往診治

by | 6 月 30, 2023


記者吳儀文、潘昱僑報導

「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SAA)」是一種良性血液疾病,主要是因為「骨髓乾涸」造成種種症狀。義大大昌醫院血液腫瘤科廖浚凱醫師表示,骨髓製造各種血球,一旦乾涸,造血細胞被脂肪細胞取代,就會產生貧血、血小板低下、白血球下降等情況。


民眾若有相關症狀可前往「血液科」或「血液腫瘤科」診斷、治療。不過,千萬別因為科別有「腫瘤」兩個字就認為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是絕症,應先了解疾病症狀、治療方法等,破除血腫科迷思並獲得適當的治療。


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影響血球 產生造血不良症狀

「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 (SAA)」由於骨髓病變,使骨髓裡的造血細胞乾涸、枯竭,影響造血細胞生成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因而導致人體內血紅素、血小板、白血球等數量低下,並產生各種症狀。

廖浚凱醫師指出,血紅素下降,病人可能會產生貧血、臉色蒼白、呼吸喘等症狀;血小板下降,病人可能有容易出血、產生瘀青(紫斑)等情形;白血球下降,病人則容易感染,可能會有發燒等症狀。

病人若有以上情況,前往血液科或血液腫瘤科求診,醫師會透過骨髓切片、抽析加上骨髓細胞染色體或基因檢查,排除其他惡性血液疾病的可能,再進一步診斷、治療。


SAA治療方式有3種 日常生活也要注意「這些」

針對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SAA)的治療,廖浚凱醫師提到,傳統治療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小於40歲以下的年輕人,臨床上會建議做「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第二類,年紀較大或找不到合適的骨髓捐贈者,則會以二種免疫藥物的合併治療為主。

此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現在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SAA)也有另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廖浚凱醫師表示,現在治療已從二種藥物合併治療進展到三種藥物合併治療,讓沒辦法做骨髓移植的患者,可以有新的治療選擇。

廖浚凱醫師指出,最近有國外的文獻顯示,三種藥物合併治療可使治療反應率從3成進步到6-7成,臨床上也遇過一名60多歲嚴重型再生不良性貧血個案,在使用三種藥物合併治療後疾病獲得緩解,擺脫輸血、感染等問題,目前只需規則於門診追蹤。

除了治療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病友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廖浚凱醫師表示,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病人白血球低、抵抗力差,飲食上要避免吃生食或隔夜飯菜,以免食物中毒或感染。

此外,再生不良性貧血的也會有血小板低下的情況,容易出血、產生瘀青、紫斑等。因此,廖浚凱醫師也提醒,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病人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碰撞。


良性血液疾病非絕症 臉色蒼白、易瘀青應前往血腫科

除了再生不良性貧血外,紫斑症、缺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都是常見的良性血液疾病。廖浚凱醫師呼籲,若有臉色蒼白、呼吸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血、瘀青等症狀時,應前往血液科或血液腫瘤科就醫。

不過,許多民眾常覺得前往「血液腫瘤科」看診,好像自己得了癌症、絕症一樣,感覺壓力很大,甚至因此害怕前往診斷、治療。對此,廖浚凱醫師表示,其實血液疾病分為「良性」跟「惡性」,良性的血液疾病其實是可以治癒的,而且病況可以獲得良好地控制。

尤其,目前醫療相當進步,良性血液疾病在經過治療後,大部分的病人其實都可以回歸工作與生活。廖浚凱醫師強調,千萬不要因為得了這些病就覺得自己好像得了絕症、覺得世界末日,只要跟醫師好好的配合、治療,其實還是有痊癒的一天。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贊助提供
TW2306082028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我們常說的「中風」代表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導致腦部沒有氧氣而失能。而一般口語所說的「小中風」,代表著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為TIA),其實原理也是像中風一樣,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只是症狀沒有持續很久,在24小時內,腦部的血液循環自行恢復。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當外面空氣品質不佳,不適合室外運動時,你可以在家做做舒活筋骨的有氧伸展,確保大關節都有適當的活動度。每天練習也非常適合,無論你用此作為一天的開始或結束,都能讓身體感覺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