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演員血糖飆破500 mg/dL,依循控糖4要領遠離併發症危機!

by | 2 月 15, 2023

資深演員血糖飆破500 mg/dL,依循控糖4要領遠離併發症危機。藥吃太多怕交互作用?擔心判斷不準,問醫師就對了

「剛確診是糖尿病的時候,我的血糖超過500mg/dL!」61歲程先生是位資深職業演員,診斷糖尿病已有25年,「當時準備做膽囊切除手術,術前抽血才發現血糖過高。過去並不了解糖尿病,所以沒有特別在意,藥物都是想到才吃,也沒有規律回診的觀念。」


「因為工作長時間待在劇組,常常吃外食,生活作息不是很正常,血糖控制得越來越差,甚至開始陸續出現口渴、頻尿等高血糖症狀,也是那時才深刻明白糖尿病用藥的重要性。」程先生說,「認真了解後,才發現原來糖尿病併發症很多,加上我本身也有高血壓,如果沒有規律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偏方不能信,以免花錢又傷身。

在治療過程,常有親朋好友推薦一些號稱可以根治糖尿病的秘方,程先生說,但我對糖尿病有更充分的認識,也曉得現階段根本沒有可以治癒糖尿病的藥物,所以我都遵從醫師處方使用藥物,將血糖控制得十分穩定,也會提醒其他糖友,千萬別相信來路不明的偏方,以免花錢又傷身。

因為我還另外服用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所以醫師有幫忙調整降血糖藥物,減少每天吃藥的數量與頻次,達到調節血糖的效果,也不會耽誤拍戲。程先生說,「各位糖友若對治療有任何疑問,都要主動與醫師討論喔!」

無論是糖尿病,或高血壓、高血脂,最好都要遵從醫囑使用藥物。中和班廷謝安慈診所院長謝安慈醫師指出,以糖尿病為例,會出現腎臟病變、甚至需要洗腎是因為血糖控制不好所造成,而不是因為使用降血糖藥物。如果按時用藥,把血糖控制得很好,腎臟、眼睛、心血管便比較不會出問題,糖友千萬不能聽信謠言以免耽誤病情,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血糖過高全身器官都受害

現在的訊息量非常大,常常讓糖友困惑,不知道該相信哪一種。為此,糖尿病衛教學會整理了許多對糖友很重要的資訊,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方便糖友發問,獲得正確的答案。

臨床上有些糖友可能遇過低血糖的狀況,所以會自行減量或停藥,還有些糖友則是擔心藥物會有交互作用。謝安慈醫師說,如果有這些問題,其實可以在回診時提出來討論,醫師都能幫忙調整。

會造成低血糖的口服藥主要是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使用這類藥物的糖友要按時用餐、服藥,減少低血糖發生的機會,也可以準備小糖包放在身邊,若出現手抖、心悸、頭暈、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時,便能立刻使用。謝安慈醫師說,糖尿病的藥物一直都在進步,目前已有較不會出現低血糖的藥物,例如DPP4i可延長腸泌素作用時間,幫助血糖穩定;排糖藥物能把糖分從尿液排出去,減少血液中的含糖量,也有助於延緩腎臟功能惡化。醫師開藥時,都會綜合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也會留意可能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正確用藥穩定血糖保護器官

糖尿病的治療就是飲食、運動跟藥物三個重點,謝安慈醫師說,做好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並按時用藥才能讓血糖穩定。糖尿病的藥物種類非常多,醫師會根據糖友的生活型態、身體狀況來挑選合適的藥物組合。每一位病人也要問清楚藥物的特點,然後依照指示服用,按照時間吃藥。過去研究顯示,血糖高容易造成糖尿病的併發症,如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眼睛病變、神經病變等,但是血糖的起伏過大,也是造成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原因,值得糖友注意。


貼心小提醒

血糖超標時,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而讓人輕忽了血糖的危害。謝安慈醫師提醒,血糖超標會傷害全身的大血管、小血管,而造成中風、心肌梗塞、腎臟衰竭、眼睛病變、周邊動脈阻塞等各種嚴重併發症。糖友務必和醫療團隊密切配合,做好飲食管理、規律運動、並按時服藥,以減少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治療的觀念持續進步,除了維持血糖穩定,也希望能夠善用藥物,發揮器官保護的效果,改善糖友的預後。若對糖尿病有任何疑問,請和醫師討論,共同擬定合適的治療方式。切勿道聽塗說、誤信偏方,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切片檢查確定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且腫瘤已經轉移。」

經過團隊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手術切除頸部淋巴結,並利用射頻燒灼術及放射性治療處理肝臟的腫瘤。後續患者持續接受長效型體抑素注射治療,幫助改善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患者已經接受體抑素治療約5年,目前狀況穩定,沒有發現新的腫瘤。陳佳宏醫師說,雖然在發現時已是轉移性第四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的病情還是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走路時和行人稍微碰撞跌倒,結果就痛到站不起來。送急診室後,發現是髖部骨折。」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30多歲的王小姐因為健檢而確診早期乳癌,後續接受手術治療,根據病理報告的結果,醫師建議術後進行HER2雙標靶治療。 「醫師,如果做HER2雙標靶治療,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兩、三個小時呀?」王小姐問,由於平時工作相當忙碌,讓她很擔心後續治療的安排。 「依照妳的狀況,HER2雙標靶治療能夠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因傳統HER2雙標靶治療是透過靜脈輸注給藥,的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現在已經有皮下注射新劑型,每次只要幾分鐘,可大幅縮短治療時間,方便很多!」...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中年患者因為腹部劇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左大腸腫瘤導致腸套疊及腸道缺血,於是安排緊急手術切除腫瘤。」陳周誠醫師表示,「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且惡性度較高容易復發。」

因為腫瘤惡性度較高,患者術後開始接受體抑素類似物治療,至今已超過七年,目前狀況穩定,腫瘤沒有復發的狀況,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 30 多歲的女性患者,平時工作相當忙碌,壓力很大,經常腹瀉。雖然發現排便帶血,但自認為是痔瘡,而沒有放在心上。」王彥博醫師指出,「因為持續解血便,患者經常感到頭暈,才終於就醫檢查。」

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的直腸、結腸有嚴重發炎、潰瘍。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診 為潰瘍性結腸炎,接受傳統藥物治療後,患者的症狀緩解,但 是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於是向健保申請使用生物製劑。至今持續使用生物製劑已經過了三年,患者的狀況穩定下來, 沒有復發的狀況,已回復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期待健保放寬給付標準,生物製劑助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友重拾希望

期待健保放寬給付標準,生物製劑助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友重拾希望

NMOSD(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視神經與脊髓,造成失明、四肢無力,甚至癱瘓。患者中有7至9成為女性,發病年齡集中於40至50歲。由於許多患者依然肩負家庭主要照顧責任及經濟來源,一旦疾病復發,除了對患者本身的健康構成威脅,也對家庭造成極大的壓力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