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疼痛符合3徵兆 恐是不正常血管引起

by | 10 月 21, 2022

頑固性疼痛符合3徵兆 恐是不正常血管引起

30歲的李先生是名職業軍人,卻因網球肘無法正常訓練,當時四處求診卻苦無結果,由於無法跟上訓練,李先生只得先拿免技測(註:免於訓練之證明),先好好療養休息。直到去年,李先生到三總的疼痛治療中心就醫,方知道新型的導管微創治療,與醫師安排於門診時間進行手術後,他順利擺脫網球肘,終於可重拾槍枝操練,也重拾職涯信心。


許一智醫師


保守療法若無效 看見導管微創治療新曙光

許一智醫師長期鑽研骨骼、肌肉、血管的分佈,他說明,長期的頑固性疼痛,很可能是因為不正常的血管增生所引起,這些雲霧狀的血管會為組織帶來發炎細胞而導致疼痛,而導管微創治療是「從根本解決疼痛」的創新療法,當患者不適合或不願意開刀治療,並在試過中西醫各種保守療法都無明顯改善時,可以優先考慮此治療方案。

頑固性疼痛符合3徵兆


患者年齡一大考量 醫師建議盡早治療

導管微創治療需由專科醫師謹慎評估與施作,比起施作部位,「年齡」反倒是能否執行重要的評估點,年齡愈大須考量的面向愈多。許一智醫師建議,正處於青春年華與事業衝刺期的青中年人,千萬別因為頑固疼痛而放棄自己的運動興趣跟職業夢想,應盡早治療陳年舊傷,斬除病根。


深入微血管施打藥劑 從根本抑制不正常血管增生

導管微創治療是由鼠蹊部、手部或足部,將動脈導管的出口放置到疼痛部位周圍,再將細如髮絲的導管深入病灶處的微血管施打顯影劑,當發現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後,再施打栓塞藥劑,阻塞或減少異常增生的血管,使裸露的神經因失去養分而萎縮,根本解決頑固性疼痛,並且手術傷口極小,無須縫合。

許一智醫師表示,有些病人在術後的1-2天即反饋「疼痛感減輕了」,甚至後續確認緩解,就不須再上班請假,反覆回診為復健治療而奔波。最後,許一智醫師也提醒,由於此術式為動脈穿刺,因此穿刺部位可能會有瘀青跟血塊,受傷部位也會有紅斑跟暫時性的肌肉疼痛,通常1個月內會自行消散。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