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痛、髖部痛、走路拐拐–深臀症候群

by | 9 月 16, 2022


呈函度過40歲生日後,他發現自己只要坐久了,就會開始覺得屁股後面好像愈來愈痛。隨著時間推移,連不是坐著的時候好像也會痛,甚至走路都有點一拐一拐的。呈函看醫師時,醫師安排了X光片檢查,也替他做了一系列的檢測,最後告訴他問題不是出在他的脊椎,而是罹患了「深臀症候群」。



深臀症候群與梨狀肌症候群

其實,在認識「深臀症候群」之前,你可能先聽過「梨狀肌症候群」這樣的診斷。在比較早期的時候,醫師注意到若梨狀肌緊繃,會影響到坐骨神經,而產生疼痛。然而,在臀部深處,不只梨狀肌的緊繃會影響路過的神經而引發疼痛,其他臀部深處還有不少肌肉,同樣也可能阻擾了神經的路徑。另外也不只坐骨神經會被緊繃的肌肉影響,陰部神經也會。所以,隔了幾十年後,有醫師認為要以「深臀症候群」取代「梨狀肌症候群」這樣的診斷名稱,也就是說,梨狀肌症候群只是深臀症候群的其中一種,深臀症候群包含的範圍更為廣泛。



深臀症候群不是腰椎出了問題

我們前面一直提到坐骨神經受到壓迫。那坐骨神經是個怎樣的神經呢?坐骨神經是全身最粗最長的周邊神經,它匯集下背部神經分支,經過臀部並往下延伸,沿著大腿後側往下走,在膝蓋處分支,再通道腳底,幾乎提供了整隻腳的皮膚部分、大腿後側肌肉、小腿及腳部肌肉的所有神經連結,控制了下肢的後半部。


你一定常常聽到「坐骨神經痛」這樣的病名,但一般我們說「坐骨神經痛」,代表坐骨神經是在腰椎的部分受到壓迫,像是因為椎間盤突出、骨刺、腰椎狹窄、椎體滑脫等原因而造成的坐骨神經壓迫。

髖部感覺由腰椎第二節神經到薦椎第一節神經支配,在髖部深臀處感到疼痛的人,有些是脊椎壓迫引起的,有些則是在臀部位置,其中大約有三成不具有腰椎處的壓迫。所以,當我們談到「深臀症候群」,雖然這也是坐骨神經受到壓迫,但並非起因於脊柱椎間盤問題引發的坐骨神經痛,而是坐骨神經或陰部神經在骨盆、髖部處受到壓迫,因此導致了臀部、髖部的疼痛與麻木感



深臀症候群的症狀

好的,所以我們再強調一次,深臀症候群是坐骨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的疼痛,但坐骨神經受到壓迫的位置不是在腰椎處,而是發生在臀部。因此,在排除是腰椎產生的問題後,我們還可以看到臀部痛之外,深臀症候群的特色包括了:

◆ 久坐超過 20-30 分鐘後開始感到髖臀處的疼痛
◆ 通常只有單側的髖臀處出現症狀
◆ 若在大步大步走路之際,步行動作到髖部是站直時會比較疼痛
◆ 走路可能出現一拐一拐的跛行模樣
◆ 可能會嚴重到夜間也感到疼痛並伴隨睡眠障礙



深臀症候群的發生原因

我們可以從解剖圖看起,看看坐骨神經經過的路途中,有哪些位置可能會造成壓迫。在這個稱為深臀區域的空間裡,背側是臀大肌,前方是髖關節骨頭,下緣是腿部後側肌群的起點,且這個區塊有六條肌肉會通過,除了梨狀肌之外,還有孖上肌,閉孔內肌,閉孔外肌,孖下肌和股方肌。


因此,當坐骨神經進入這個狹小的空間,若肌肉腫脹、發炎,就可能導致神經受到壓迫。而且,在髖關節活動之際,坐骨神經與其他組織的相對位置也會隨之改變,還可能會更形壓迫。根據特定病因位置的不同,深臀症候群包含了梨狀肌症候群、坐骨股骨夾擠症候群(Ischiofemoral impingement)、大轉子坐骨夾擠症候群(Greater trochanter ischial impingement)、坐骨隧道症候群(Ischial tunnel syndrome)、陰部神經卡陷(Pudendal nerve entrapment)等疾患。



深臀症候群的幾種病狀

● 梨狀肌症候群

在所有深臀症候群的狀況裡,最常見的還是古早被叫做梨狀肌症候群的這個毛病,也就是代表坐骨神經是因為梨狀肌而受到壓迫,大約佔了深臀症候群的六至七成。怎麼確認患者是梨狀肌症候群呢?除了上述的幾個症狀外,醫師可以做些檢查。

坐姿梨狀肌伸展測試


受試者採坐姿,受檢查的腳與軀幹呈90度,膝蓋打直,檢查者的中指放在坐骨外側一公分處,食指放在坐骨切跡,另一手把受試者伸直的腿往內側移動和內轉,會痛代表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

梨狀肌動態測試


受試者側躺,在上方的那隻腳彎曲,腳跟不動,膝蓋往外打開,檢查者則出力對抗受試者腳外展的力量,檢查者的手指放在梨狀肌處,看是否造成疼痛,會痛代表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

假使在兩個檢查都發現會痛,有極高的可能性代表坐骨神經在梨狀肌處受到壓迫。

● 坐骨股骨夾擠症候群
坐骨與股骨小轉子之間的空間很狹窄,股方肌緊繃或發炎都會讓這個空間更加緊縮,導致坐骨神經經過時會受到壓迫。患者會表現下背痛和外側坐骨壓痛,走路一拐一拐的,比較沒辦法跨的太大步,因為在大步大步地走之際,坐骨與股骨小轉子之間的空間會變得更窄,而造成疼痛。這樣的不適可能發生在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後。

● 大轉子坐骨夾擠症候群
代表坐骨神經的壓迫處是在大轉子後部,患者會表現大轉子後部壓痛,走路一拐一拐的,在深度屈曲腳、或腿部作外展和外旋時都會疼痛。

● 坐骨隧道症候群
痛的位置在坐骨的外側,走路一拐一拐的,髖部屈曲與膝蓋打直時特別痛。

● 陰部神經卡陷
前面我們提到的深臀症候群都是坐骨神經受到壓迫造成的狀況,但陰部神經受到壓迫也被歸納為深臀症候群的一種,陰部神經的分布範圍是會陰部、肛門周圍、生殖器周遭,因此,當陰部神經受到壓迫時,痛的位置都是坐骨的內側。

患者於坐姿會更痛,也會有直腸肛門處的疼痛,但如果是蹲馬桶,坐在甜甜圈軟墊上就比較不會痛,因為這樣子反而陰部神經沒有受到壓迫。除了痛之外,可能會有性功能障礙,糞便失禁、或尿失禁。因此,雖然通常陰部神經卡陷不會讓人痛到半夜醒過來,但已經非常干擾生活品質。



認識深臀症候群

雖然我們說明了深臀症候群幾個不同的狀況,但並不是要大家自行診斷。可以先了解坐骨神經路徑很長,可能在脊椎處或在深臀區域受到壓迫,在脊椎處的壓迫即為一般的坐骨神經痛,在深臀區域的壓迫稱為深臀症候群,其中最多是來自梨狀肌的壓迫,但其它位置也會造成類似的症狀,導致髖部臀部疼痛和一些行走上的困難

若我們可以想要改善疼痛,就要先找出問題,了解究竟是哪個位置導致了坐骨神經受到壓迫,病利用局部注射麻醉劑與類固醇來緩解這樣的不舒服。當注射消炎藥物無法帶來有效的治療結果,可以考慮用內視鏡手術或開刀來做局部減壓。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傳統的做法是利用開心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謝炯昭醫師說,「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必須先要開胸,接上心肺機,並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對於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高。」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已成為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利器。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七十多歲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患者,接受第一線治療後一年多又復發,二線治療的效果也不佳。淋巴結腫大到壓迫靜脈,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兩隻腳腫得非常嚴重,偏偏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又已無法承受更高強度的化療,情況十分不樂觀。」蕭惠樺醫師回憶,「當時剛好有一款突破性機轉的新藥問世,與患者討論後決定試試,結果才打第一個療程,腫瘤就縮小一半,第二個療程後更是幾乎全消,很快速就將淋巴癌控制住!」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