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胸悶、心悸 心房顫動未及時診治恐引發心衰竭!

by | 9 月 8, 2022


記者:賴欣平報導

年過六旬的莊先生(化名),職業為一名遠洋船員,每次出航往往要兩三年才能返台。近幾年他工作時,常出現心悸、氣促及胸悶等現象,趁某次回台就醫後,才發現自己患有「心房顫動」。不幸地是,使用藥物控制並無法有效改善他的症狀,一旦發作,常要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能緩解,因此,在與醫師討論之後,改以冷凍消融導管治療,術後狀況相當穩定。經醫師評估後,不僅無須再服用原先的藥物,工作時的不適感也大獲改善,令莊先生直呼:「太感動!」


而心房顫動除了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之外,最怕的即因心房血液不規則流動,造成血栓及腦中風的風險大幅提升;另外,也會因心臟長期不規則收縮導致心臟衰竭。高雄榮總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江承鴻表示,心衰竭有「心臟癌症」之稱,挾帶高危險性,患者五年死亡率高達50%,因此,積極控制心房顫動非常重要。


每分鐘心跳飆破300 心房顫動主因為心臟不正常放電

一個人的心跳正常值,在休息狀況下約為每分鐘60至80下,而心房顫動發作時,患者心房的跳動則可能高達每分鐘300-600下。江承鴻醫師指出,其因為人體心房老化或病變,造成左心房與肺靜脈交界地方的肌肉,產生不正常放電,進而影響到心律,故發生率也會隨年齡上升而增高,根據研究數據統計,75歲以上族群高達10%有心房顫動問題。除此之外,患有甲狀腺亢進、高血壓、糖尿病或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平時作息不穩定,有抽菸、酗酒習慣者,也都是心房顫動的高風險族群。

江承鴻醫師提醒,即便已被診斷為心房顫動,若發現相關症狀發作頻率及次數增加、時間越拉越長或是難以耐受藥物的副作用,皆需及時回診檢查,考慮是否進行進一步的介入治療。


冷凍消融大幅縮短手術時間 協助降低手術風險

現今臨床上用以治療心房顫動的介入治療主要有兩種,一為射頻消融,也就是俗稱的「熱電燒」;另一種則為「冷凍消融」,透過微創切口,自鼠蹊部沿著下腔靜脈,伸入一條頭部有冷凍球囊的導管至左心房,進行冷凍治療,讓產生不正常電流的局部肌肉壞死,進而改善心房顫動的問題。江承鴻醫師表示,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施作時間」,冷凍消融執行速度較快,不像射頻消融需一點一點慢慢燒,可大幅減少手術時間,進而降低術後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另外,國外也有大型研究結果顯示,相較射頻消融,冷凍消融導管治療可減少約1/3再次進行消融治療的機率,同時也能降低患者術後的住院率。

事實上,有些患者會因消融治療目的為破壞局部心臟肌肉,進而對其安全性產生疑慮,江承鴻醫師表示,不論是射頻消融還是冷凍治療,發生併發症或後遺症的比例都相當低,若患者實在擔心,臨床上會建議選擇治療時間相對短的冷凍消融,使其更能安心接受治療。然而每位患者的情況不同,在手術前應與醫師討論,經專業評估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我們常說的「中風」代表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導致腦部沒有氧氣而失能。而一般口語所說的「小中風」,代表著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為TIA),其實原理也是像中風一樣,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只是症狀沒有持續很久,在24小時內,腦部的血液循環自行恢復。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當外面空氣品質不佳,不適合室外運動時,你可以在家做做舒活筋骨的有氧伸展,確保大關節都有適當的活動度。每天練習也非常適合,無論你用此作為一天的開始或結束,都能讓身體感覺更棒!